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3)通过分析资料,进行语言表达,学会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 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不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进一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来认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形成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学会画、找,写食物链。
★教学难点
(1)食物链、食物网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2)正确书写并分析食物链,食物链数法。
★教具准备
图片资料、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复习提问
1)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什么?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它的范围有多大?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为哪两部分?它们各自包括了哪些?
学生认真思考,回答提问:
1)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其生活的环境。
2)生态系统由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部分组成。
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分、空气、温度、土壤等等。
2、引入
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具有各自的生态功能,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它们之间的关系将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讨论的问题:
【新课学习】
食物链和食物网
【活动探究】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关系(课本P74页活动)
多媒体展示草原生态系统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讨论有关这个生态系统的几个问题,将讨论的问题提出,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课本P74页活动)
1)草原上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什么作用?
2)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物与草原的植被有什么关系?
3)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尝试将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
【回答】
1)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为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2)各种动物与植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捕食”的关系。
3)各种动物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或竞争关系。
4)巡视学生完成情况,请学生到黑板上尝试将所了解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
【提问】
通过上面几个问题,你认识了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吗?能否举例加以说明?尝试探究其他不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展示】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图例,引导学生探究其他不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探究并回答】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淤泥”等。
【引出概念】
挑选出食物链的连接较全面,表达正确的一张图加以展示说明。
什么叫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
【知识点拨】
写食物链注意的事项:
完整的食物链:从左往右写起,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一级的动物。
食物链画法:箭头由被捕食的生物指向捕食生物。即由生产者指向消费者,由低级消费者指向高级消费者。
【知识链接】
营养级:食物链中的每一个环节称营养级,它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思考应用】
应用所学知识,连接食物链(出示草原生态系统图P75图23-5)
请同学们将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表示出来,并观察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否是孤立的?
【回答】
连接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食物链,各种食物链之间是有联系的。
【比较分析】
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它们相互交叉而形成网状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所画的食物网,多媒体显示复杂的食物网。
【引出概念】
食物网的概念: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构成的网状联系。
【总结】
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和能量就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
【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6的小资料,认识生态系统中的其他食物链。
【课堂练习】
大屏幕显示习题,学生思考回答:
1、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__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___________
2、食物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
4、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植物遗体→真菌→动物 B、草→兔子→狐狸→狼
C、猫头鹰→老鼠→种子 D、老鼠→蛇→鹰→黄鼠狼
5、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相互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 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
6、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A、起点是任何一中生物、终点是任何一中生物
B、起点是绿色植物,终点是分解者
C、起点是绿色植物,终点是最高一级的动物
D、起点是无机环境,终点是分解者
7、森林里生长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等植物;有许多鸟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一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然而鼠类又是狐和猫头鹰的食物。猫头鹰也捕食鸟类。
(1)请你在下面写出上面的“食物网”。
(2)这个食物网中有几条食物链?
(3)写出狐体内物质与能量的来源。
【答案】
1、食物关系,食物链
2、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构成的网状联系
3、营养结构基础
4、B 5、B 6、C
7、(1)
(2)5条
(3)植物→鼠→狐
★连接中考
1、(2007广安市中考)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食物链是通过( )形成的。
A.亲缘关系 B.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 C.吃与被吃的关系 D.大小关系
【解释】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
【答案】C
2、(2008年滨海县中考)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草→ 兔→羊→狼 B.草→狐狸→狼
C.阳光→草→兔→狐狸 D.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解释】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其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一级的动物,A中羊是植食性动物,并不吃兔,B中狐狸是肉食性动物,不吃草,C中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故只有D正确。
【答案】D
3、(2009年揭阳中考)下列食物链可以正确反映生物之间关系的是( )
A.狐→兔→草 B.草→兔→狐
C.阳光→草→兔→狐 D.阳光→草→兔→鹰
【解释】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A中的各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错乱,并且食物链的写法也不正确,C、D中的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故B正确。
【答案】B
★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
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链条式联系
2.写食物链注意的事项:
(1)不同食物链长短不同,短的食物链由2~3个环节构成,也有的食物链由4~5个环节组成。
(2)完整的食物链:从左往右写起,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一级的动物。
(3)食物链画法:箭头由被捕食的生物指向捕食生物。即由生产者指向消费者,由低级消费者指向高级消费者。
3.食物网: 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构成的网状联系
★设计思路与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习了食物链和食物网,要求同学们能够熟记它们的概念,能够连接食物链和食物网。知道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基础,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联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讨论,以问题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一般到特殊,由简单到复杂,逐层深入揭示问题的内在本质,使学生能步步深入理解概念、掌握知识。
同时在教学设计时我也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氛围,充分让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感知效果,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注重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生物课堂中都有收获。在整节课的教学中,紧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联系,体现生态系统的统一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