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安塞腰鼓教学评一致性备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安塞腰鼓教学评一致性备课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5 11:28:1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安塞腰鼓》教学评一致性备课教案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文章,也是一篇自读课文。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民俗风情”,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安塞腰鼓》是一篇新时期的经典抒情散文,它写陕北高原,写高原腰鼓,写打腰鼓的人,展示高原的民俗民风,以及高原人奔放雄健的精神气质。文章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西北地区黄土高原人们生活艰苦,但是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因生活的贫苦和封闭而丧失希望,反倒是具有奇伟磅礴的能量。
《安塞腰鼓》是一篇抒情散文,又像一首抒情诗,文章运用大量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且长短句结合,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包括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真实描写和想象描写,表现了西北汉子挣脱保守,冲破落后,撞开一切阻碍安塞发展的那股劲。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感受西北高原的风土人情,并进一步体会西北人蓬勃的生命力。
课程标准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学情分析
? 已知:学生已经接触过多种抒情散文,且熟悉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
? 提升:本文重点感受铿锵有力且富有节奏性的语言,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面对重难点的突破,主要采取多种方式朗读,老师结合具体例子点拨和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为主。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识记,能正确读写“瞳仁、晦暗、束缚、羁绊、闭塞、磅礴、辐射、渺远”等字,理解并识记“大彻大悟、叹为观止、戛然而止”等词的意思。
2.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能读出文中高亢、热烈的情调,想象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西北人形象。
3.通过品析具体语句,体会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效果。
4.通过主题探究,体会作者对西北高原、西北人的深情歌颂。
重难点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能读出文中高亢、热烈的情调,想象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西北人形象。(重点)
2.通过品析具体语句,体会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效果。(重点)
3.通过主题探究,体会作者对西北高原、西北人的深情歌颂。(难点)
预习任务
一、识记重点字词
1.?字音字形:
t?ng( ?)仁 恬( ?)静 亢( ?)奋 ???晦( ?)暗
束fù( ?) ?jī( ?)绊 ?闭塞( ?) 严jùn( ?) ?辐( ?)射
2.?字义: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二、内容初步感知
1.?根据以往所学,为下列句子标记出重音和停连。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2)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3)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4)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2.?朗读课文,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横线处可填词、短语、句子,可选用文中的内容)
3.找出全文中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三、文章写法初探
1.?体会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2)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2.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1)比较以下两个句子在写法上的不同。
A: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B: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2)比较以下两个句子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A: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B:好一个安塞腰鼓!
四、主题探究
写作背景:文章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比较贫穷,人们生活艰苦,但是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因生活的贫苦和封闭而丧失希望,人们认为幸福生活并不遥远,所以安塞人民居然能有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1.?“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是一股什么劲,什么力量?
2.?中国西北相对地贫穷落后,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五、感受、质疑、发现
写出你的感受与疑惑,写下你的收获与反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西北汉子在黄土高原上打安塞腰鼓的视频片段,并介绍:有人说,这裸着青筋,露着傲骨的黄土高原是一条好汉,而激荡了它血液的安塞腰鼓正是它个性的喷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黄土高原之魂——安塞腰鼓!
二、?预习课文
出示“自主学习卡”。
生根据要求自己预习课文,完成自主学习卡的任务。
师在学生预习过程中了解学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当你置身于黄土高原,置身于雄壮的鼓乐队,亲耳聆听这种澎湃的震撼,你的感受如何呢?想不想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读给大家?
(评价任务:带着想象的第一感受朗读课文段落,朗读时注意之前学过的朗读技巧。)
教师提示:朗读的时候注意把握重音和停连,还有朗读的语调和语势,有些词语需要降调,有些则需要升调;有的需要高亢,有的则较为平缓。整体语速不宜过快。
教师示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读出加点字的重音,前面的排比朗读的语调要一个比一个重,读出渐次高昂的气势。后半部分读得慢些,显出腰鼓开始的震撼力。)
(二)听范读,全文朗读下来有没有节奏变化?
(评价任务:听范读时划分文章结构层次,整体感知主要内容,把握情感基调。)
预设:1—4段语速较慢,因为展现打鼓前安静的场面,要读得沉稳有力。5—27段语速较快,显出打鼓时的雄伟,要读得高昂激越。28—30段是腰鼓结束后的寂静,要读得慢,读得轻,最后在轻声中结束。
(三)比赛朗读,想象自己就是正在黄土高原打腰鼓的后生。老师播放激昂的背景乐,把学生带入情境。
(评价任务:在大声朗读中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和西北汉子的蓬勃生命力。)
每组派出一个代表朗读,以全班评价的方式选出朗读优胜组。
(四)反复朗读过后,安塞腰鼓带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评价任务:能用原文中的词或自己的话,对安塞腰鼓进行准确的评价)
预设:壮阔、豪放、火烈、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旺盛的生命力等。
四、?合作探究
作者是如何让文字与腰鼓表演浑然一体,读起来如此地激越豪放的?
(评价任务:总结出本文的修辞手法、多种表达方式和句式上的特点,并结合具体句子进行赏析。)
预设:1.铿锵的短句——营造了激越的气氛。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2.排比、反复的运用——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在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
1.?虚实结合:引发读者无尽的遐想。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2.?动静结合:突出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五、?总结提升
(一)1.找出揭示安塞腰鼓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的一句话。
预设:“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1.?这是一股什么劲?
预设:这是自由奔放的力量,是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人挣脱保守,冲破落后,撞开一切阻碍安塞发展、阻碍黄土高原发展的因素。
(二)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主题?
预设: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歌颂阳刚之美。
(三)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预设:因为他们并没有因生活的贫苦和封闭而丧失希望,这里的人们是有希望的,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
六、?拓展延伸??????
文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人们打腰鼓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200字左右)
(评价任务:能根据示例自选场景进行仿写,仿写的格式和手法要准确。)
示例:苍鹰一样,是矫健的身姿;珍珠一样,是晶莹的汗水;飞箭一样,是冲刺的速度;虎啸一样,是爆发的呐喊;龙吟一样,是胜利的欢呼。(运动会场景)
作业布置
巩固性作业:写完“拓展延伸”中的仿写训练。
拓展性作业:推荐阅读刘成章散文《黄土写意》,贾平凹散文《秦腔》,体会文章中共同的地域特点、文化特色,以及西北人民质朴、开朗的性格,比较不同文章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