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历史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
第9课 对外开放
1.首创: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_____________,
自负盈亏的____________责任制。随后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2.作用: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_______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深化: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农村____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分田包产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
生产力
乡镇企业
复习巩固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政策推广: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___________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5.改革形式: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______________经济;
国有企业实行___________,实行经营责任制;
实行以___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
多种所有制
政企分开
按劳分配
6.中心环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___。
7.成果:198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______________。
增强企业活力
翻了一番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_____经济体制。
9.政策推广:199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0.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__________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社会主义市场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协调发展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
邓小平参观参观美国福特公司汽车制造厂,这家公司每天生产1200辆小汽车,当时中国的汽车年产量大约是1.3万辆
一、为何开放
1979年 2月5日《邓来了》
在1978年,
中国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的领导人先后20次访问51个国家
既有周边邻国
也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还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无往来的西方国家
邓小平说:“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改革迫在眉睫
一、为何开放
新加坡“取经”
邓小平十分赞赏新加坡引进外资的成功经验
他了解到其三大好处:
一是外资企业要交税,这一部分国家得了
二是劳务收入
三是带动了相关的服务行业
邓小平决心把新加坡这个“经”取走
——《邓小平的最后20年》
经济特区的建立
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窗口:深圳
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经济特区“ 特 ”在哪里?
材料一: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二: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 ??????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特
为何选择深圳,选择广东、福建?
杨尚昆(右)
习仲勋(左)
1979年4月的中央工作会议,广东省的主要领导习仲勋、杨尚昆提出要求:“广东邻近港澳,华侨众多,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这方面,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易错警示
1.厦门既是我国古代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南京条约),又是现代第一批主动开放的经济特区。
2.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经济特区特殊在什么地方?
经济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特区的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2、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1984年:
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材料阅读:(在沿海开放城市)可以划出一个有明确地域界限的区域,兴办新的经济开发区,实行类似特区的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项目,开发新产品,兴办新企业。同时,促进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各自腹地经济的发展……
--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一样吗?
地域范围:局部
政策:权限小
发展重点:招商引资
(2)1985年:
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地区
后又拓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2、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3)1988年:
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1988年,海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1个省,同时作为中国最大的一个经济特区终于出现。
2、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4)1990年:
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上海浦东,东方明珠旁的邓小平画像。
在80年代,“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黄浦江把上海分成了两个世界。
1990年后进入“开发浦东”的阶段。截至去年底,共有24137家外资企业在浦东投资,注册资本达到3174.08亿美元,281家跨国公司在浦东设立了地区总部,占上海全市的44.96%。
产业发展上,浦东着力打造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
现在转化为“拥挤在浦西,不如宽敞在浦东”。
(5)1992年:
地域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内地
2、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6)随后几年:
陆续开放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岛
上海
南通
大连
秦皇岛
烟台
天津
连云港
青岛
宁波
温州
广州
福州
北海
湛江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地区
重庆
武汉
岳阳
芜湖
九江
塔城
伊宁
瑞丽
河口
满洲里
黑河
东兴
珲春
3、对外开放格局: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经济特区
点
线
面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带—内陆”的格局
多层次
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全方位
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
宽领域
世贸组织成员(深绿、浅绿色)
世界贸易组织(英语: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简称“世贸”,1994年4月15日,成立的全球性贸易组织 ,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是现今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一起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背景:
对外开放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001年
2、时间:
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召开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并表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成为WTO的第143个正式成员。
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在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意义:
改革开放40年间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易混辨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与鸦片战争后的开放的不同
1.党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是什么?
(1)这些地区因比邻香港、澳门、台湾,又处于祖国大陆连接世界市场的前沿地带,这种地理优势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2)这些地区有出海谋生的传统,散布在海外的华侨、华裔众多,在这里建立经济特区能吸引更多海外华侨、华裔回乡投资办厂。
2.近代中国“开放”与当今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区别。
(1)从背景来看:旧中国“开放”是实行闭关自守而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主动开放的。
(2)从内容来看: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
(3)从影响来看: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今中国的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降低关税等;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1.《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
课堂练习
2.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在这之后,我国( )
A.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迅速建立了珠海经济特区
C.在内地各城市建立了经济特区
D.逐渐扩大对外开放的地区
D
3.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A
4.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②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④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利于中国走向世界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B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深圳这个昔日的小渔村,在短暂的时间里人口从只有2.5万,发展到已经超过1000万,城区面积也从最初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了700多平方公里,GDP也从1979年的1.79亿元增长到了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1.75万亿元,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深圳这个昔日的小渔村能在短短三十多年间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1980年国家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
(2)从材料二中这幅我国《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当时开放的主要区域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位于沿海地区。
(3)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对外开放,我国现在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现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时间:中共_________________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2.开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
兴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__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3.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___________________,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深圳
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本节小结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4.进程:
(1)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____沿海城市。
(2)1985年,把____三角洲、______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_____半岛、____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14个
长江
珠江
辽东
山东
(3)1988年,_________`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到____、_____等沿江城市,
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_____、_________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海南岛
浦东
重庆
武汉
昆明
乌鲁木齐
5.格局:形成了“________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时间:________12月
7.作用:为我国参与经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经济特区
2001年
全球化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