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张PPT)
历史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时间:中共_________________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2.开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
兴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__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3.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___________________,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深圳
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本节小结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4.进程:
(1)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____沿海城市。
(2)1985年,把____三角洲、______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_____半岛、____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14个
长江
珠江
辽东
山东
(3)1988年,_________`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到____、_____等沿江城市,
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_____、_________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海南岛
浦东
重庆
武汉
昆明
乌鲁木齐
5.格局:形成了“________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时间:________12月
7.作用:为我国参与经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经济特区
2001年
全球化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初步提出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符合中国国情
2.发展完善
(1)中共十三大——基本形成
?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
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它是中国社会主义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开始于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中共十三大——基本形成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材料一:关广梅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书中写到:“租赁坐收渔利,带有剥削性质”她一个人租赁8个店,在本市形成了一个商业垄断集团,把市场的商品和物价都垄断住了,她干的是社会主义吗?
材料二:关广梅曾说,我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过去微利、亏损,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的企业是社会主义,现在有了利润的企业,反而是资本主义,真是怪事!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了什么问题?
改革开放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
(1)中共十三大——基本形成
(2)南方谈话(1992年)——充实发展
?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于1992年初到南方视察。
(2)南方谈话(1992年)——充实发展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中得出社会主义是什么?
材料四: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如何判断姓“资”还是姓“社”?
三个“有利于”
(1)中共十三大——基本形成
(2)南方谈话(1992年)——充实发展
?内容:
a.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b.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d.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敢于试验;
e.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f.发展才是硬道理。
(不管白猫还是黑猫,能捉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摸着石头过河)
邓小平和广东省委书记谢非交谈
邓小平南巡期间视察深圳
邓小平考察上海
“南方谈话”
(1992年)
(1)中共十三大——基本形成
(2)南方谈话(1992年)——充实发展
?意义: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改革重心的转移。1992年以前,改革经济体制中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1992年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材料研读: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结合材料,谈谈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的影响。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
这一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的贡献: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最终确立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2)1997年中共十五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链接: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出现的两条总路线的名称、制度时间及影响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制定,在其引导下,我国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987年,中共十三大制定并通过。这条路线是在科学分析国情、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我国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目前正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
◆易错警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包括: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一国两制”构想等等。
◆释疑解难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在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奋斗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一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说出在中共十六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的内容,意义是什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内容
意义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思维延伸: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顶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入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
大会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说出在中共十七大上,哪一观点被提出,它的内涵是什么?并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哪些事例体现这个观点,哪些违背这个观点?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内涵: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意义: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讲话
大会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相关史事:
中共十七大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高度,指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部将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会议内容:
(1)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3)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4)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
(5)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大会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近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阅读材料,说出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九大召开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联系中共八大与十九大召开的背景,思考回答为什么主要矛盾变化了。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名列前茅。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但是我国在地域上、程度上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需要国家调整国家政策,促使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实现共同富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中共八大
中共十九大
原因: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
十九大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2)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3)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什么,并说出其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意义
课后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课文,谈谈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可以说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搜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易混辨析
◆知识拓展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意义。
党的基本路线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和根本,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制定其他一切具体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都把党的基本路线写入党章,这不仅为维护党的基本路线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了有力保证,而且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提供了重要准则。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指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4)党中央作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6)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
1.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道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B
2.1990年初,邓小平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下列邓小平的著名诊断中,最能体现这一思路的是(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C.“摸着石头过河”
D.“胆子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D
3.“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
A.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南方讲话使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C.建立经济特区
D.实施改革开放
B
4.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外电评论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C
5.1980年1月,邓小平说:“现在,特别是青年当中,有人怀疑社会主义制度,说什么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这种思想一定要大力纠正。”他说这段话的意图是( )
A.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B.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D.要求清除“文革”思想的流毒
B
6.胡锦涛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舞和祝福深圳人民。1992年,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的是( )
A.“一五”计划的执行
B.“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南方谈话”的发表
D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你知道上面的两则材料出自谁之口吗?
邓小平。
(2)材料一中,他肯定了深圳的改革中的哪些做法?
敢闯、敢试。
(3)材料二解决了改革开放中的什么问题?
解决了人们对改革开放会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思想障碍。
(4)他为我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5)他在哪一年党的哪一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党的十二大。
(6)材料一、二中他的这些“谈话”有何意义?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就提出实行__________。
2.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又提出要坚持__________原则。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
3.中共十二大: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
有中国特色
本节小结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中共十三大:
(1)1987年,邓小平为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_________理论。
(2)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____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初级阶段
经济建设
5.邓小平南方讲话:
(1)重要观点:强调党的_________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2)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本路线
6.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十四大: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__________。
(2)中共十五大: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_____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指导地位
邓小平理论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7.时间、领导人:2002年,_________。
8.重要思想:“__________”。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9.时间、领导人:2007年,___________。
10.重要思想:____________。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江泽民
三个代表
先进生产力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1.时间、领导人:2012年,_______。
12.重要思想:建设_________________,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____。
习近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复兴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3.时间、领导人:2017年,_______
习近平
14.重要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