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第11章 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
教师:杨文霞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2.说出肾的结构和特点。
3.描述尿液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懂得更加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肾脏的结构,尿液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肾单位的结构,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和指导读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引入
出示卖肾换苹果手机漫画
问:是否值得?
学生纷纷表示坚决不换,肾脏是人体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泌尿系统的组成
出示“泌尿系统的组成”动画
对照课件“泌尿系统的组成”图片,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器官的功能。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肾脏的位置和外形
出示肾脏图片,认识肾脏的结构。
2.肾脏的微观结构:肾单位——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
3.教师用肢体动作表示肾单位的组成左手握拳表示肾小球,右手掌弯曲表示肾小囊,右手臂表示肾小管。
4.教师板画肾单位的结构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肾脏的结构:皮质、髓质、肾盂。
让学生看课件中的图片,并回答肾单位的结构名称: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组织活动:学生跟着一起做。
学生记忆理解。
尿液的形成过程
1.出示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
引导学生分析:三种成分的不同点及形成原因。
2. 观看尿液的形成过程动画,整体感知。
3.教师出示自制的肾单位的模型,再一次讲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4.角色扮演。
5.小结:尿液的形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学生分析思考、回答
学生观察尿液的形成过程动画
学生抽取角色: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教师扮演肾小球和肾小管,各种成分通过情况。
知识反馈
1.我来诊断:出示异常尿液数据,学生分析原因。
2.课堂检测
学生分析资料、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尿液的排出及意义
尿液在膀胱中暂存后由尿道的排出。
适量饮水和适时排尿有利健康。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出示尿毒症和肾透析有关资料。
激发学生关爱尿毒症患者,关爱自身生命和健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