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8章平行四边形全章合作课堂优质问题设计(表格式 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8章平行四边形全章合作课堂优质问题设计(表格式 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05 18:42:20

文档简介

合作课堂优质问题设计
课题名称
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
课型
新课
课标要求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学习目标
1、学会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学会平行线间距离的概念.
3、能够学会平行四边形的边、角性质,并能应用。
问题
主题探究活动
评价




能够掌握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并能应用。
问题链
1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概念有哪些?如何用几何语言理解平行四边形 ?
学生通过自学,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概念。 引入平行四边形对边、邻边、对角、邻角、对角线等概念.
平行四边形的表示:通过演示使学生学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来描述。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 ,
◆根据定义画出平行四边形,得到图形语言
◆还可以用符号语言来描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AB//CD
AD//BC
组内互评
2
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如何用几何语言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学生通过组内探究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③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
师评
3
例1:如图,在 ABCD中,DE⊥AB,BF ⊥CD,垂足分别为E,F。求证:AE=CF
学生组内交流解决,教师重点讲解。
师评
4
什么是平行线间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合作课堂优质问题设计
课题名称
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课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学习目标
1、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理解结论;
2、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问题
主题探究活动
评价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
问题链
1
(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什么?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什么?
学生组内交流互考
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生生互评
2
探究:
请学生在纸上画两个全等的ABCD和EFGH,并连接对角线AC、BD和EG、HF,设它们分别交于点O.把这两个平行四边形落在一起,在点O处钉一个图钉,将ABCD绕点O旋转,观察它还和EFGH重合吗?你能从子中看出前面所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关系吗?进一步,你还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吗?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1)平行四边形是 对称图形, 是对称中心;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几何表述: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OA=OC OB=OD
师评
3
课本P44页例2:
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10cm,AD=8cm,AC⊥BC,求BC、CD、AC、OA的长以及ABCD的面积.
根据已探究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独立完成例2。
4
合作课堂优质问题设计
课题名称
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课型
新课
课标要求
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学习目标
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角及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3.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
4.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定条件的探索过程,发展合情的推理意识和表述能力。
问题
主题探究活动
评价




探索并掌握用边、角及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问题链
1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反过来,对边相等,或对角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也就是说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成立吗?
你能够证明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小组讨论,交换思路后
教师板演,规范书写
2
你能够证明出,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
师评
3
你能证明出,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提问学生口述
生生互评
4
教材P46例3: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
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F.
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欲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可以根据判定方法2来证明.
学生根据已探究的判定定理独立完成例3,教师重点讲解。
合作课堂优质问题设计
课题名称
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课型
新课
课标要求
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学习目标
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来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3.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
问题
主题探究活动
评价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问题链
1
你能不能证明这个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学生独立证明在练习本上,并板演。
师评
2
教材P47例4在 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
应用判定定理,独立解决例4,并板演。
师评
3
4
合作课堂优质问题设计
课题名称
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
课型
新课
课标要求
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学习目标
1.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2.能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3.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感悟几何学的推理方法。
问题
主题探究活动
评价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问题链
1
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
2
如图,点D、E、分别为△ABC边AB、AC的中点,求证:DE∥BC且DE=BC.
(两种方法)
学生先独立思考本题解法,再小组内交流,交换思路,然后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通过对这道题的探究,推导出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师评
3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本P49页练习第1、2题
4
合作课堂优质问题设计
课题名称
18.2.1矩形(1)
课型
新课
课标要求
探索并证明矩形的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
学习目标
1.学会矩形的概念和性质及推论,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3.经历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及推论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意识;掌握几何思维方法。
4.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自主合的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
问题
主题探究活动
评价




学会矩形的概念和性质及推论,并能简单应用。
问题链
1
(1)平行四边形有哪此性质?(动态课件演示)
学生跟着动态课件一起回顾: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对角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对称性:中心对称图形
2
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学生观察并回答。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3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仿照对平行四边形的探究,从边、角和对角线等方面进行研究,你发现矩形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并证明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4
如图,通过以上对矩形性质的探究,你能进一步发现图中有多少个直角三角形吗?有多少个等腰三角形吗?你能发现线段AO、CO、BO、DO之间的大小关系吗?这四条线段与AC、BD又是什么关系呢?如果只看直角三角形ABC, BO是什么边上的什么线?你能说说这个结论吗?
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得到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5
例1
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分析: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质,根据矩形的这个特性和已知,可得△OAB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
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并找两名同学板演。
合作课堂优质问题设计
课题名称
18.2.1矩形(2)
课型
新课
课标要求
探索并证明矩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学习目标
1.学会矩形的判定方法.
2.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问题
主题探究活动
评价




学会矩形的判定方法,并能够进行应用。
问题链
1
李芳同学用四步画出了一个四边形,她的画法是“边——直角、边——直角、边——直角、边”这样,她说这就是一个矩形,她的判断对吗?为什么?
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C=900,
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方法指导:有一个角是90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学生仿照李芳同学的步骤画出直角三角形,总结判定定理,并加以证明。
得出矩形的一个判定定理: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小组间学生互评
2
工人师傅为了检验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窗框是否成矩形,一种方法是量一量这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度,如果对角线长相等,则窗框一定是矩形,你知道为什么吗?
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DB,
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
(方法指导: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同时三角形全等,邻角相等)
学生小组内讨论,完成这一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
师评
3
例2 在 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A=OD,
∠OAD=500 求∠ OAB的度数
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由一名同学板演。
4
合作课堂优质问题设计
课题名称
18.2.2菱形(1)
课型
新课
课标要求
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的性质定理: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定理;会用这些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3.经历探索菱形的性质和基本概念的过程,在操作、观察、分析过程中发展思维意识,体会几何说理的基本方法。
问题
主题探究活动
评价
核心
问题
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定理;会用这些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问题链
1
复习回顾: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
(2)什么叫矩形? 矩形有哪些性质?判定方法是什么?
(3)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小组合作答疑解惑
2
什么是菱形?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请看演示:(可将事先按如图做成的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概念.
学生通过模型的变化,总结菱形的定义。
【强调】 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3
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再打开,你发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发现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这两条对称轴是菱形的对角线,所以两条对称轴互相垂直.
从而学生得到菱形的两个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
菱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提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学生独立推导在练习本上。
让学生知道:菱形ABCD被对角线AC、BD分成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在计算或证明时常用这个结论.
菱形的面积公式是 :
(其中a、b是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的长)
即:“菱形的面积等于它的两条对角线长的积的一半”.
5
例1(课本P56页例3):
如图是菱形花坛ABCD,它的边长为20m,∠ABC=60°,沿
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分别精确到0.01m和0.01m2).
学生先小组讨论,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思路,然后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师评
合作课堂优质问题设计
课题名称
18.2.2菱形(2)
课型
新课
课标要求
探索并证明菱形的判定定理: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学习目标
了解菱形的判定定理并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问题
主题探究活动
评价
核心
问题
了解菱形的判定定理并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问题链
1
什么是菱形?
菱形具备什么性质?
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口答。
2
运用菱形的定义进行菱形的判定,应具备几个条件?
学生根据自身对定义的理解回答问题
3
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除根据定义判定外,还有其它的判定方法吗?
菱形判定方法1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注意此方法包括两个条件:
⑴是一个平行四边形;⑵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已知:在ABCD 中,AC ⊥ BD
求证: ABCD 是菱形
菱形判定方法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已知:AB=BC=CD=DA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猜想结果,并加以证明。
4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例4:(P57页)如图,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5,AO=4,BO=3
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
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5
合作课堂优质问题设计
课题名称
18.2.3正方形
课型
新课
课标要求
探索并证明正方形的性质定理: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正方形的概念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关系。
2、探索并证明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并利用它们进行推理与计算。
问题
主题探究活动
评价
核心
问题
探索并证明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并利用他们进行推理计算。
问题链
1
在我们生活中除了矩形、菱形外,还有什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回答并举例,教师适当引导。
2
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什么叫做菱形?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有什么联系?
追问:刚才说的还有一类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它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让学生想一想从四边形到平行四边形,从平行四边形到矩形,从平行四边形到菱形各需要添加怎样的条件。
3
在小学学习中,什么样的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正方形与矩形和菱形分别有什么关系?
追问1:给你一张矩形的纸片,能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说说折出的四边形是正方形的依据。
追问2:什么样的矩形是正方形?什么样的菱形是正方形?
追问3:现在你对正方形有哪些新看法?
学生动手折纸做实验,发现并总结正方形的性质。知道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完善各种平行四边形关系结构图。
4
我们知道,正方形既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那么正方形有哪些性质?
学生在回顾矩形、菱形性质的基础上,探究正方形的性质;然后让学生代表发言,再由其他同学补充直至完整;最后教师从边、角、对角线这三要素来总结它们的性质在黑板上。
边的性质:四边相等。
角的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5
怎样判定一个矩形是正方形?怎样判定一个菱形是正方形?怎样判定一个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这三个出发点来探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然后让学生代表发言,再由其他同学补充直至完整。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就是要证明它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6
教科书第59页练习第1、2题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评价。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