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 课件(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 课件(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5 13:2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语文园地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那么这位益友会给你带来哪些收获呢?换言之,你读这本书时有哪些收获让你受益呢?今天我们就来交流有关读书心得的问题。就同读一本书而言,不同的读者收获也是不一样的。
二、新课。
1.讨论你将围绕哪些话题进行交流心得体会。
总结出:
①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主要内容)
②你怎样评价主人公?
③有没有地方让你感觉困惑,或是奇怪,有没有完全出乎意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
④读这本书时,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⑤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
⑥故事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你借鉴学习的?……
2.强调交流时的注意事项:
①上面的话题在我们交流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两个,不用面面俱到,因此在阅读书时,你要针对你选的话题进行全面的思考。
②可以借助批注梳理自己思路,从而深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③表达观点时要以所读书的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到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样有说服力。
④倾听别人的发言,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第二课时
新课
1.明确什么是“梗概”。
“梗概”就是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简略的主要内容 (或者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2.回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梗概,你发现了什么?讨论后得出结论。
作品主要在讲什么。一般有文章的头尾,然后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去除掉外貌描写,比喻,拟人的句子,比喻的去掉像后面的,保留前面的。拟人的去掉拟的对象和修饰对象的词语,其它保留。不重要的段落去掉,有时要加上一句过渡句才会通顺,能用一句话带过的就带过,总之最重要的是中心段。
3.写作技巧。
(1)读。
读懂内容,把握脉络。通过对原文每个章节的精读,尽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原文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一两遍读不明确就多读几遍,不到胸有成竹绝不“善罢甘休”。
(2)抽。
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抽取出原文每个章节的各段的段落大意。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些描写具体或是富含情感的关键段落要注意适当保留原句;对一些简短的、不影响文章表达的次要段落则大胆地取舍。
(3)连。
将抽取出来的每个章节的各段大意连接起来。就是每个章节的梗概。
(4)理。
将连接好的语句梳理通顺:删去重复的文字,做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使每个章节成为一段通顺的话,就成了这个章节的梗概。最后将全书各个章节的梗概整理在一起,就是全书的梗概。
4.写梗概的要求:

(1)章节中心不变。
(2)章节顺序不变。
(3)章节人称不变。
(4)语言精练。
(5)保留主干。
第三课时

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如,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他又很有趣,还有点儿虚荣心。从小说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他的这些特点。

我会特别留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之前学习《穷人》,读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我想,她是多么温柔善良而又勇敢啊!
一、交流平台。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如,很多人觉得尼尔斯太淘气、太顽皮,但是当我读到他心里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我觉得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好孩子。
我们评价人物的角度是多面的,不能太单一,多读、多思考、多方面去考虑。相信你一定能对作者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正确、恰当的评价。
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夸张句。
◇村里的人排着队来到萨契尔法官家里,大家搂着那两个得救的孩子,和他们亲吻……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1)夸张地写法,体现了人们对两个得救的小孩子回来后那种激动、兴奋、高兴的情绪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2)加点部分也是使用夸张的手法,这极言新年来得快。
(3)夸张地写法,体现八儿今天能吃到腊八粥时高兴的样子。
2.用夸张的修辞方法选词造句。
示例:(1)安静:安静的教室里连掉在地上的一
根针都能听得见。
(2)我太饿了,恨不得吃掉一口吃掉桌上
所有饭菜。
(二)感悟夸张写法。
1.出示不同译者笔下的作品。
2.比较不同译者笔下的作品。
3.喜欢谁的作品,说出理由。
示例:我喜欢张友松的,因为他把“说话”“落泪”两个情形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来,达到一定的渲染程度,效果良好。而其他的作者只选一种情况做了夸张。
三、日积月累。
1.明确年龄称谓。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2.年龄称谓:
13岁:豆蔻
15岁及笄之年
20岁:弱冠之年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50岁
30岁:而立之年
60岁:花甲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100岁:期颐之年
拓展:
鲐背——指长寿老人。
黄发:指长寿老人。
四、快乐读书吧。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1.读名著的好处。
欣赏名著就像欣赏每一朵独一无二的美丽的花儿一样,会让你的身心有美的享受!
2.怎样读名著。
①在空白处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
②看到喜欢的句子、段落可将页码标注在笔记本中。
③可在笔记中画人物图谱,一方面清楚书中人物关系,另一方面方面以后阅读。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