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6.1 自然特征和农业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6.1 自然特征和农业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05 16:2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学 设 计


课题 6.1 自然特征和农业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重点 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难点 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填空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山脉)、 (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2.判断 (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3)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1.北方地区大体位于( )、( )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 ) 一线以北,东临( )海和( )海。 2.地形:以( )和( )为主。东部有广阔的( )平原和( )平原 ;西部有( )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 )和( ),大部分地区属于( )(干湿区)。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 ) ”。 小组交流 1、同样是深秋季节,北京和哈尔滨的自然景观有什么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2、说一说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劣势。 3、分析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以及解决措施。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走进北方地区 我们在上学期学习中国地理时,认识了中国的自然环境,那么北方地区在哪,都包括哪些范围,具有什么样的自然特征呢?今天我们将从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来认识北方地区。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全班交流展示,找代表指图讲述,教师点拔提升: 由于北方地区的这种自然特征深刻地影响了北方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北方地区农业的特点。 目标导学二:认识北方地区农业特征 由于北方地区的这种自然特征深刻的影响了北方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例如北方地区的农业就形成了明显得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特点。 作物类型名 称分布地区粮食作物冬小麦、玉米华北平原冬小麦、谷子、高粱黄土高原春小麦、玉米东北平原糖料作物甜菜东北平原油料作物大豆东北平原花生华北平原纤维作物棉花华北平原
北方地区是所有的地形区都春旱严重吗?春旱主要发生在什么地区? 教师总结: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目前,国家采取了跨流域调水调节降水的空间变化、修建水库调节降水的时间变化等措施解决华北平原的春旱,但是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华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也明确了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可以看出确实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经历的就是一个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以及人地和谐发展的过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填空 (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 mm等降水量线一致。 (2)秦岭—淮河一线是 温度带与 温度带、典型植被 林与 林的分界线。 (3)北方河流冬季普遍 (结冰、不结冰),南方河流一般没有此现象。 (4)北方河流流量较 ,南方河流流量较 。 2.判断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间差异性较大,区域内部特征完全相同。 (2)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是由气温这一要素引起的。 (3)北方地区最冷月的气温都低于0℃。 (4)下雪天不可能在南方出现。 参考答案: 1.(1)800 (2)暖温带 亚热带 温带落叶阔叶 亚热带常绿阔叶 (3)结冰 (4)小 大 2.(1)× (2)× (3)× (4)×
板 书 设 计 6.1 自然特征和农业 走进北方地区 二、认识北方地区农业特征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