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惊险的户外活动,就好比是向死亡之神的挑战。
蹦极所用的绳索具有很大的弹性,你知道这种绳索的弹力是怎么产生的吗?
一、新课导入
人教版·物理选修3-3·分子动理论
第3节 分子间的作用力
1、实验现象 气体压缩
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很大的空隙
2实验现象 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化
说明:液体分子间存在空隙
3、实验现象 固体扩散
铅块与金片压在一起,会发生相互渗透。
说明:固体分子间存在空隙
4.碳原子结构图:
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正是由于物体分子间的空隙增大或缩小而造成的,这是气体、液体和固体所共有的现象.
压缩物体要用力.
斥力作用
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很难被压缩
引力作用
分子间有空隙,但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和液体
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两块铅就合在一起(实验)
二、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拉伸物体需要用力.
结论: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力).
研究表明:
三、引力、斥力的大小跟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
(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
合作探究:总结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
在左图中,作出分子间作
用力(合力)随分子间距
离变化的图象,例如:当
r=OP时,分子受斥力大小
用线段PC表示,引力大小
用线段PD表示,从C点向
下作CQ=PD,于是线段
PQ的长度就代表合力F的
大小。
再作出r其他10位置合力的
点,连成平滑曲线。
四、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
1.分子间合力 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
2.分子合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规律
(2)当r>r0时,随r的增加,F引、F斥都减小,F斥比F引减小得快,F斥<F引,分子力表现引力,先增大后减小。
(4)当r>10r0时,分子力接近于0.
(3)当r<r0时,随r的减小,F引、F斥都增大,F斥比F引增大得快,F斥>F引,分子合力增大.
压缩气体也需要力,不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作用,压缩气体时需要的力是用来反抗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壁(活塞)时对容器壁(活塞)产生的压力.
压缩气体也需要力,能否说明分子间存在斥
力 作用?
当 r=r0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
平衡,F引=F斥
当 r< r0 时, F引< F斥,对外表现的
分子合力F为斥力
3.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的形象理解
当 r>r0 时, F引> F斥
对外表现的分子合力F
为引力
特别提醒:
(1)分子间距为r0时,引力等于斥力,并不是无引力和斥力,且此时分子并不是静止不动。
(2)“小球—弹簧”模型用类比方法近似反映了分子合力的情景,它不能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更不能表示分子位置变化时斥力、引力及合力的复杂变化情况。
4.引起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原因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由原子内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问题(1):两块纯净的铅稍用压力就能合在一起;而打碎的玻璃用再大的力也不能合在一起,破镜难重圆?
五、学以致用
铅块切口很平时,稍用压力就能使两断面分子间达到分子引力作用的距离,从而使两个铅块重新结合在一起;
玻璃断面凹凸不平,即使用再大的力也不能使两断面距离接近分子引力作用的范围,所以不能重新接合.
再如:高温铸造、电焊、和面、胶粘物块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要能应用分子动理论对其物理本质作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2: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橡
皮筋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接触
水面,如果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向上
拉橡皮筋的力必须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实验器材:弹簧秤、浅盘、玻璃板、清水
解释:由于玻璃板与水面接触,使得
玻璃板分子与水分子距离达到r0,向上
拉玻璃板时,玻璃板分子和水分子间
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拉力要
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干衣服穿在身上很舒服,是因为衣服与皮肤之间凹凸不平,不能使较多的分子接近10-10m的数量级,分子力无法起作用,因此衣服不会粘在身上,所以感觉很舒服.
当衣服湿了以后,由于水的流动性,会填补凹凸不平的空隙,使之有较多的部分与皮肤间的距离接近10-10m的数量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使衣服粘在身上.
问题3:晒干的衣服穿在身上很舒服,当衣服湿了的时候,会粘在身上,这是为什么?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惊险的户外活动,就好比是向死亡之神的挑战。
蹦极所用的绳索具有很大的弹性,你知道这种绳索的弹力是怎么产生的吗?
问题4:
绳索拉伸时,绳索内部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力为引力,宏观表现为弹力。
2.从总体来看,大量分子的运动却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叫做统计规律.
1.内容
六、分子动理论
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其合力
B.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加,但斥力比引力增加得快
C.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
D.当分子间距的数量级大于10-9 m时,分子力已微弱到可以忽略
课堂巩固
C
解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分子力指的是它们的合力,A正确;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有关,当分子间距减小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比引力快,故B正确,C错误;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r0时,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很小,可忽略不计,D正确.
答案:C
点评:紧紧抓住分子力随分子间距变化的特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掌握分子力大小与分子间距的关系.
例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则( )
A.F引和F斥是同时存在的
B.F引总是大于F斥,其合力总表现为引力
C.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小,F斥越大
D.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大,F斥越小
解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得更快一些.当r<r0时,合力表现为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当r>r0时,合力表现为引力,引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正确选项是A.
A
例3.当钢丝被拉伸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只有引力作用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C.分子间引力比斥力减小得慢
D.分子力为零时,引力和斥力同时为零
解析:钢丝拉伸,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减小,但引力比斥力减小的慢,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所以B、C正确,A、D不正确.
BC
例4.利用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规律可以解释许多现象,下列的几个实例中利用分子力知识对现象进行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锯条弯到一定程度就会断裂是因为断裂处分子之间的
斥力起了作用
B.给自行车打气时越打越费力,是因为胎内气体分子多
了以后互相排斥造成的
C.从水中拿出的一小块玻璃表面上有许多水,是因为玻
璃分子吸引了水分子
D.用胶水把两张纸粘在一起,是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分子
之间有较强的吸引力
CD
解析:锯条弯到一定程度就会断裂是因为断裂处分子之间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时,分子力不能发挥作用而断裂.给自行车打气时越打越费力,是因为胎内气体分子多了以后气体的压强增大,而不是分子之间斥力起作用.选项A和选项B的解释是错误的,选项C和选项D的解释正确.
答案:CD
例5、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两块铁经过高温将连成一整块,这说明铁块
分子间有吸引力
B.高压密闭的钢筒中的油从筒壁渗出,说明分
子间有空隙
C.电焊能把二块金属连接成一整块是分子间的
引力起作用
D.破碎的玻璃不能把它们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其
分子间斥力作用的结果
ABC
(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快.
(3)当物体不被压缩和拉伸时,分子间距离r=r0=10-10m;当物体被压缩时r<r0,表现为斥力;当物体被拉伸时r>r0,表现为引力.
(4)当物体被拉伸,当r≥10r0时,F引和F斥都几乎减为零.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