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人的呼吸 呼吸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人的呼吸 呼吸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5 12:2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呼吸系统的组成
廊坊市第十中学 吴辉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介绍,理解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本节在内容上与前两章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各个组织、器官、系统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
二、学情分析:
我校生源主要来自城市和农村,他们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且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及空气污染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但由于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在讲究呼吸卫生、关注他人健康方面做得并不是太好,因此还需用心帮他们纠正一些不良的呼吸卫生习惯,培养他们关注环境、关注他人健康的情感。初一学生思想活跃,学习热情高,参与意识强,也是本节课顺利进行的条件保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
  (1)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各部分及其对吸入空气的处理作用。
  (3)理解肺部适于气体交换的形态结构特点。
2.能力:[来源
   通过尝试和观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作用,倡导学生讲究个人呼吸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健康,关注环境质量的情感。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理解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点拨
五、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我在实际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观察力,理解能力,对本节课进行了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指导→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果→小结本节课内容→巩固练习。
教 师 活 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 计 意 图
激趣引题
通过步步追问的形式引入新知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光。”那么人类要生存,离不开什么呢?
据测定,一个人不进食不饮水最多能活7天,不进食但饮水能活10天。那么不呼吸呢?
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大家先深吸一口气再屏住呼吸,试试能坚持多久。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回答”。
吸气屏息,很快就坚持不住了。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引出课题。(问题的引入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与本节内容息息相关,并蕴含了价值观教育。)
感受知识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
目标引导
出示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理解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3、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高度注意,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树立参与意识和达标意识。
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仔细阅读52页—54页第一框题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
(要求:边读边勾画,时间:5分钟)
1、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在呼吸系统的结构中最主要的器官是什么?
巡视,适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出示呼吸系统结构图
边看书边勾画
学生小结
学生根据课文信息,按要求填图
速记图中内容
指导学生自己去自学、去探索,最后分析结出结论
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搭建平台。
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速记能力
合作学习
呼吸道:

1、鼻作为呼吸道的起始部分,
有哪些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2、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
3、鼻是气体进入体内的唯一通道吗?为什么最好用鼻子呼吸?

1通常情况下,为什么吞咽时,食物不会进入气管?(出示图片)
2、俗话说:“吃不言,睡不语”你能解释吗?
3、吞咽和呼吸能同时进行吗?

喉由什么组成?它有什么作用?
气管和支气管
1、为什么气管能保证气体的畅通?
2、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出示图片)

位置、形状(出示图片)
小组讨论完成
积极思考,相互讨论、争论,纷纷举手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根据课文信息看图回答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为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质疑点拨
教师质疑:肺有哪些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出示图片)
2、精讲点拨:抓住重点、难点、关键点、易错点、易忽略点等进行剖析、点拨。
积极思考,相互讨论、争论,纷纷举手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认真聆听,频频点头,快速记录。
通过质疑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理解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并可满足学生“好为人师”的愿望。
进一步启迪学生思维,使其朝着学习目标的方向发展。
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总结)
(七)知识总汇
1、出示习题(选择、填空、读图)
2、你知道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
怎样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读题
做题。
讨论完成
在学生已获得比较系统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解题技能。这是对学习误差的“诊断”。
巩固深化知识并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
六、板书设计: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 气管 功能;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支气管
呼吸系统 功能: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 肺泡数量多,面积大
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步步追问的形式引入新知又通过学生亲自尝试联系实际的比较紧密,学生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对鼻子里鼻毛的作用,痰的形成,尘肺病的讲解,学生很感兴趣。对于一些自主学习的题目,不能让学生生硬的进行记忆,而应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联系,帮助学生进行理解,领会。在互助释疑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释疑和讨论,让死的知识真正活起来,真正的融到学生的脑子里,知识也就很自然的沉淀了下来,而不能用填鸭的方式,否则,学生的学习变得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知识也只是短暂的储存,也享受不到学习过程的乐趣,长久以来,只会产生厌学情绪。这种情绪堆积的多了,学生课堂上开始违反纪律,个别学生甚至逐渐落后,慢慢变成“差生”。除了个别学生天生真正智力上有问题,个别差生的形成不能不说与一部分的老师的授课方式有关。
?? 在学习本节课时,可以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不随地吐痰,雾霾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提醒学生关爱身边的环境,绿色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