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05 15:3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检测题

一、单选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鬼城”。“鬼城”现象,是指新城、新区的规划面积远远超出人口的入住情况,从而导致城市空置率过高,甚至城市被废弃,夜晚漆黑一片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鬼城”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自然环境恶劣,矿产资源储量少 B.城区人口数量少,增长较慢
C.盲目建设,城市配套建设跟不上 D.地理位置偏远,经济不发达
2.为缓解“鬼城”危机,可行的做法是(  )
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一产业 B.变卖土地,缩小城区规模
C.增加资金投入,吸引外来人员 D.合理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3年提出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为了一个家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
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3.“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
A.人口密度 B.城市等级 C.城市面积 D.服务范围
4.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
A.保护城市边缘农田 B.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C.提高城市化水平 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规划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功能区分别为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6.④区域被规划为高级住宅区,其理由不包括
A.靠近高等院校,人口素质较高 B.位于常年盛行风的上风向
C.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 D.距离商业区较近,生活方便
7.该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教育压力增大 B.环境污染严重
C.失业率增高 D.交通拥堵,住房条件差

8.下列关于地域文化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B.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
C.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D.地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市的人口容量。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了估算的人口容量。

读“上海市人口容量(万人)的估算表”,回答下面小题。
9.表中显示,从2010年至2030年,上海市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暖,降水增加 B.平原地区,人口容量大
C.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D.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10.根据表中信息,今后提升上海市的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外来人口数量 ②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
③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④限制高消费,适当降低消费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1.若在图中布局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布局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12.下列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
A.提高建筑物高度 B.增加市区道路密度
C.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D.扩大中心城区面积
13.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节流”措施包括(  )
①修筑水库 ②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③人工增雨 ④增强公民的节水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自2019年7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表明,推行20多年后“垃圾分类”正式纳入法治柜架。不仅如此北京广州深圳等其他一线城市也纷纷立法,垃圾分类时代已经到来根据《条例》,上海市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分为四大类。传统垃极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和焚烧两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确定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可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15.按照上海生活垃圾的四种分类,矿泉水瓶属于( )
A.有害垃圾 B.湿垃圾 C.干垃圾 D.可回收物

下表为中国、巴西、印度和德国四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水平,完成下面小题。

16.表中序号代表巴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20世纪90年代,③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①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 ②周边小城镇房价上涨 ③城郊之间交通压力增大
④周边小城镇环境改善 ⑤城市中心区产业调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下左图中,在南澳大利亚极其干旱的沙漠地带,兀自生长着一座小城--库伯佩地(Coober Pedy)。该镇始建于 20 世纪 10 年代,地表荒芜而地下颇为热闹,生活着约 3500 居民,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地下城。
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8.该小镇兴建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气候 B.地形 C.政策 D.矿产
19.图中“烟囱”的主要作用是
A.排放废气 B.通风 C.采光 D.收集雨水

20.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是( )
A.增加建筑密度,积极发展特大城市
B.将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市的上风向
C.植树种花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D.大量兴建化工厂,解决就业问题
21.某城市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建设了一条卫生防护带,为充分利用空间,在防护带内可以建设( )
A.小学和幼儿园 B.停车场和仓库 C.石化企业 D.服装厂和印刷厂
22.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下图表示某城市局部区域剖面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指数越大表示发展水平越高)。读图,下列有关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域——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B.乙区域——内部人文发展比较均匀
C.丙区域——内部基础设施空间差异大
D.丁区域——只需在人口素质提高方面开展工作
23.关于城市的功能分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
B.行政区、文化区和工业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区
二、综合题
24.某地理兴趣小组对该城市的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及选址进行了探究。该城市某住宅区城市中的区位及其内部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_____。简要分析其区位优势。
(2)该城市工业分布有何特点_____。
25.阅读下列关于京津冀都市群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区域内城市与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往往影响着这个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在地理研究中,往往采用经济联系指数作为衡量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的指标,它既能反映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也能反映周围地区对经济中心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区域内城市经济联系指数E值与诸要素的数量关系为:,其中,Pi、Pj代表i、j两城市的非农业人口,Di、Dj代表i、j两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r为两城市实际最短交通距离。

(1)区域内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最高的是天津,请参考E值与其他要素的数量关系分析其原因。
(2)京津冀都市群内经济差异明显,说出津冀两地分别对应的字母,并对比分析两地产业结构的异同点。
(3)结合图文资料对加强京津冀都市圈内部经济联系提出建议。
26.下图为我国南方沿海某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哪个区域最适合建设高级住宅区?请说明理由。
(2)若该市计划在乙地建一大型钢铁厂,分析其区位优势。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B 6.D 7.B 8.C 9.D 10.B 11.C 12.C 13.D 14.C 15.D 16.A 17.C 18.D 19.B 20.C 21.B 22.C 23.A
24.(1)商业区 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位于城市边缘;多沿交通线分布; 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位于河流下游沿岸。
25.(1)天津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海河入海口,是北京的进出口门户;与北京距离较近,两地高速路网发达,交通便利;天津开发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任答3点)
(2)B、A
共同:产业结构排序为“二、三、一”;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
差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差异明显,河北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天津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较高;天津的第三产业比重显著高于河北省;河北省的第一产业比重显著高于天津。
(3)建议:推进相关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要提高城市非农业人口数量;同时,在保持原有第二产业传统工业部门优势外,需要注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GDP;发挥互补优势,分工协作,注意避免城市产业雷同化;加快城市间高速路网建设,缩短城市间的经济距离,加强城市间的经济交往。(任答3点)
26.(1)丁 靠近湖泊、绿地,环境优美;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2)有利条件:临江、临海,由主要交通干线经过,海陆交通便利;我国南方钢铁市场需求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