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课时训练(word版)3份打包(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课时训练(word版)3份打包(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3-07 10:11:29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8.1牛顿第一定律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 A 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 B 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 )

A.匀速直线运动 B.立即停止运动
C.速度越来越快 D.速度越来越慢
2.在图中所描述的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B.正在环岛上行驶的汽车
C.正在加速升空的火箭
D.正在草坪上自由滚动的足球
3.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
A.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B.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C.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D.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4.如图所示,轮船在海上匀速航行,小明在甲板中央竖直向上跳起下落时,则小明(???)

A.仍在起跳点 B.在起跳点前 C.在起跳点后 D.可能在船后部落水
5.小宇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其中途经一段“S”形弯道时,如图。他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6.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7.为防止因惯性可能造成的伤害,许多汽车上都配置安全带,但火车上却没有配置.主要原因是
A.人在火车上惯性消失了
B.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
C.火车极少急刹和突然加速
D.人在火车上所受重力比在汽车上所受重力大
8.在图中,关于车辆行驶警示,不是针对惯性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
A.开车必须系好安全带
B.过桥车辆不许超过限制重量
C.禁止行车抛洒物品
D.前方弯道,减速慢行
9.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牛顿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
B.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C.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还能继续向前行驶
D.地球上物体有惯性,到了太空没有惯性
10.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行驶时具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
B.汽车变速时具有惯性,匀速行驶时没有惯性
C.汽车转弯时须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乘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乘员的惯性


二、填空题
11.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一跃,利用自身的________在空中继续前进以提高成绩。运动员最终落回地面,是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12.如图所示,用尺子快速水平击打盖在杯口的硬纸片,鸡蛋由于具有_______并未随纸片一起飞出。假设纸片飞出后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纸片将保持___________状态。

13.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其中一个小球为参照物,则另一个小球是 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后,则两小球 _____ (选填“会”或“不会”)相碰(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14.2018年10月歼20以编队飞行亮相珠海航展,完成各种高难度战术机动,体现优越气动特性。在飞行中,飞行员相对于他驾驶的飞机是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完成表演,飞机返场,着陆后由于____飞机还要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


参考答案
1.A2.A3.A4.A5.B6.D7.C8.B9.C10.C
11.惯性 重 地球
12.惯性 匀速直线运动
13.静止 不会
14.静止 惯性
答案第1页,总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8.2二力平衡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不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杠铃的支持力和杠铃对人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杠铃对人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2018年1月30日,景驰在广州生物岛进行无人驾驶常态化试运营.如图所示,若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汽车的牵引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B.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C.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D.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和汽车所受摩擦力
3.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它对桌面压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重力的大小
C.因为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没有惯性
D.它不会自动沿桌面滑动,是因为受到摩擦力
4.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下列哪一对力是平衡力( )
A.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
C.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
D.汽车受到的摩擦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
5.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一对力是书受到的平衡力
A.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6.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装满图书的木箱。小浩用沿着竖直方向100N的拉力向上提木箱,但木箱没有被提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箱受到的重力可能等于100N
B.木箱受到的支持力和拉力的合力可能为零
C.木箱受到的支持力和对地面的压力可能平衡
D.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可能小于100N
7.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 B.腾空而起加速上升的火箭
C.减速进站的火车 D.正在匀速上升的电梯
8.某同学骑着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加速前进时,它的惯性变大
B.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停止蹬车,车的速度会减小,此过程中车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如果自行车在行驶中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那么车会慢慢停下来
9.如图所示,用细线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手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时,甲物体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B.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
D.一个物体受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二、填空题
11.重为G的杯子静止在书桌上,桌面对杯子有支持力F支,杯子对桌面有压力F压,与支持力F支平衡的力是_____,与支持力F支是相互作用力的是_____。(选填G、F支、F压)
12.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13.电灯通过电线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志,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______,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__________力。
1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状态时进行研究。在图中,符合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图(选填“a”或“b")。

三、实验题
15.如图甲所示,是小婕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婕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 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两个拉力的方向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婕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婕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俊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婕的实验优于小俊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
A.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16.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丙组同学听后,又进行了改进设计如图丙所示,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选填“考虑”或“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3)实验中保持F1与F2相等,进行如下操作: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4)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A3.B4.A5.B6.A7.D8.C9.C10.C
11.G F压
12.加速 不是
13.相互作用 平衡
14.匀速直线运动 b
15.相反 钩码个数 不能 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剪断小卡片 A
16.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不考虑 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读数误差
答案第1页,总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8.3摩擦力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涉及了许多有关摩擦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蹬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为了减小摩擦
C.在自行车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
D.用力捏刹车把是为了减小摩擦
2.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却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箱子所受推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此时箱子所受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雪天轮胎绕上链条
B.给车轴加润滑油
C.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D.旱冰鞋装有滑轮
4.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动木板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左运动,物体A静止不动,下列关于木板对A的摩擦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情况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 )

A.木板对A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板对A的摩擦力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木板对A的摩擦力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木板对A的摩擦力
5.如图是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情景,若不计空气对汽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加速行驶,所受到的地面摩擦力增大
B.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汽车急刹车时不能立即停止,是由于速度大,惯性大
D.坐在汽车里的人应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
6.如图所示,有一木块重5N,现在对木块施加一水平力F=10N,将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且木块在竖直墙壁上匀速下滑,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A.5N竖直向上 B.5N竖直向下 C.10N竖直向上 D.10N竖直向下
7.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块b放在木块a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B.b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C.a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匀速竖直向上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B.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是有利的
C.推讲台推不动时,是因为推力小于地面作用在讲台上的摩擦力
D.人走路时,受到地面对人向后的滑动摩擦力
9.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各个部分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A.车胎 B.车把
C.车轴 D.脚踏板面
10.如图所示,手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瓶子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惯性
B.手的握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大
C.瓶子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D.瓶子受到手的握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
11.一个箱子重为100 N,放在水平面上,受6 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 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 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
12.小宇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5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 N.若小明将推力增大到30N时,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N.
13.海南省正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 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为了_____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
14.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点滑至b点(如图甲),是因为木块具有________;木块能停在b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________(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大小是________N.


三、作图题
15.如图所示一倾斜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上放置一个物体A,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在物体A随传送带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16.请在图中画出沿斜面向上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和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17.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
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为了验证这三个猜想,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实验中,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小明应该用测力计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_____运动;
(2)由图_____和图_____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由图甲和图丙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有关;
(4)为了验证猜想C是否正确,小明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木块运动速度(m/s) 测力计示数(N)
1 0.05 0.6
2 0.10 0.6
3 0.15 0.6



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C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小明同学本实验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写出实验名称)_____。
18.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
第2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记下相应的示数;
第3次:把两块相同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记下相应的示数。
(1)若已知每个木块的质量为2kg,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
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______ 4.0 _________
2 _________- 4.0 __________
3 ___________ 8.0 __________

(2)比较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3)比较第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小华所在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上图所示实验方案:将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木块,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板,使木板在木块下面滑动。
小明看了小华的实验后,认为她的方案优于自己的设计方案。你认为
① 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小华实验方案的好处有______。
② 从实验误差方面考虑,小华实验方案的好处有_____。

参考答案
1.D2.A3.A4.B5.D6.A7.B8.B9.C10.C
11.6 10
12.20 10
13. 惯性 增大
14.惯性 左 左 2.6
15.
16.
17.匀速直线 甲 乙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错误 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8.19.6 4.0 19.6 4.0 39.2 8.0 第1、2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正压力有关 不用匀速拉动木板 木块是静止的,方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读数时能够减小误差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