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6 15:1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概述遣唐使的含义,分析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叙述鉴真东渡的具体历史史实,探究鉴真东渡的影响。
3.概述玄奘西行的时间和贡献,分析唐朝时中外文化频繁交往的主要原因。
复习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背景;
2.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
3.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实质和特点。
学习目标
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段会做,后半段不会做。
——毛泽东
材料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飘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白居易《长恨歌》
材料二:(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

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唐玄宗统治后期的统治情况。

追求享乐
任人唯亲
朝政腐败
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
4.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背景
节度使



严重的统治危机
一、安史之乱

“安”:安禄山
“史”:史思明

安史之乱是755--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起发动的叛乱。
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材料一: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郭子仪传》
人民流离失所
生产遭到破坏
社会凋敝

唐朝由盛转衰
影响:
材料二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被任命)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新唐书》

藩镇割据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二、黄巢起义: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唐朝灭亡
你认为唐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畅所预言
1.朝政腐败;
2.社会矛盾尖锐;
3.边疆形势严峻;
4.藩镇割据,节度使权力过大。
后梁帝国 朱温 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帝国 李存勖 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帝国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帝国 刘知远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帝国 郭威 邺都留守




相继建立
并存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巧助记

五代有更替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分南北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天下乱。

“兵火烧文缺,江云触藓滋。
那堪望黎庶,匝地是疮痍。”
——齐己
“九土尽荒墟,干戈杀害馀。”
——齐己
北方
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田家三首
——李建勋
不识城中路,熙熙乐有年。
木盘擎社酒,瓦鼓送神钱。
霜落牛归屋,禾收雀满田。
遥陂过秋水,闲阁钓鱼船。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南方
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统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以史为鉴
第一,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第二,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第三,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第四,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
……
结合唐玄宗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课堂小结
唐朝的兴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