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课件练习(打包9套)新人教版选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课件练习(打包9套)新人教版选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6 17:23:02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

第1课 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课前自主学案
课堂名师导悟
(共22张PPT)
课下提升演练






6.1 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课下提升演练
[达标检测]
1.有人说《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强有力的防止战争的机构”。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B.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C.联合国大会上每个会员国都拥有一票表决权
D.联合国秘书处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
答案 B
解析 A项是原则不是机构;C项是最主要的审议机构;D项表述的秘书处及秘书长是行政和常务办事机构而非决策防止战争的机构;只有B项中的“大国一致”原则才能对维护世界和平有实效。故选B项。
2.下列关于联合国成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世界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
B.是反法西斯同盟合作的结晶
C.是国联的发展与扩大
D.是错综复杂的国际力量对比的产物
答案 C
解析 战胜国特别是苏美两国,力图在战后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以保持既得利益并巩固其地位,因此,联合国的建立反映了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力量对比关系。联合国是在反法西斯胜利基础上成立的一个新的国际组织,并不是国联的发展与扩大。故选C项。
3.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联合国大会由世界各国代表组成
B.安理会理事国均拥有“否决权”
C.安理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D.联合国秘书长由安理会任命
答案 C
解析 联合国大会由会员国组成,A项错误;只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才拥有“否决权”,B项错误;联合国秘书长由安理会推荐,并非任命,D项错误;安理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C项正确。
4.“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见解,享有同等的权利和自由。”这段材料选自(  )
A.《人权宣言》
B.《儿童权利宣言》
C.《世界人权宣言》
D.《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答案 C
解析 A项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B、D两项涉及对儿童、妇女权益的保护;题干主要体现了联合国对人权的关注,是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的内容,故选C项。
5.进入21世纪,人们希望联合国(  )
①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②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③成为真正公正的全球性组织 ④以促进发展和维护人权为工作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促进发展和维护人权是联合国的工作内容,但不是中心工作,排除④,故选A项。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 

请回答:
(1)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
(2)据图二说明为实现联合国的宗旨,安理会拥有哪些权力?实行什么原则?
(3)据图二、三说明联合国“维和行动”有何影响。
答案 (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类福利性质的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构成一个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2)权力:有权调查引起国际争端或摩擦的任何情况,可以提出解决这些争端的方式或方法,采取强制行动直至使用武力维护和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原则:“五大国一致”原则。
(3)影响:联合国维和行动有助于控制局部冲突升级,推动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争端。被认为是维持和平、解决争端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但是,维和行动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对立各方的意愿与合作。它既不能消除局部冲突,也无力阻止战争的爆发。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关于联合国的基础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作出了让步,但实际上美国有“隐蔽”,几乎所有拉美二十多个国家政府一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反对却归于无效。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1965年,根据第三世界国家的建议,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就使得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力量逐渐占据上风。
——王春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
材料三 海湾国家伊拉克与科威特围绕主权和边界问题一直存在争端。1990年8月,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突然袭击,不到一天就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战争爆发的当天,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但伊拉克对联合国的决议置之不理。1990年11月,安理会通过的678号决议规定,如果伊拉克不在1991年1月15日以前执行联合国决议,安理会成员国将“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地区安全。”
——《当代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美国对建立之初的联合国有何影响?它是通过什么方式施加这种影响的?
(2)材料三体现了联合国的什么作用?请说明材料二中的变化与这种作用之间的关系。
答案 (1)影响:美国控制和操纵联合国。方式:通过控制联合国大多数选票得以施加影响。
(2)作用:以集体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关系:联合国由于摆脱了个别大国的操纵,因而也就能更好地体现联合国的宗旨,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几乎所有拉美二十多个国家政府一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中可知,联合国在建立初期受大国操纵;第二小问,从材料“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反对却归于无效”可知,票数多少在重大决议中有决定权,据此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可知,联合国已摆脱大国操纵,对于二者的关系,从更好地发挥其职能这个角度来作答。






PAGE



- 1 -



(共24张PPT)

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

第2课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课前自主学案
课堂名师导悟
(共19张PPT)
课下提升演练






6.2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课下提升演练
[达标检测]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是(  )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 ②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 ③美苏冷战的威胁 ④局部战争的存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美苏“冷战”时期,双方疯狂扩军备战,展开核军备竞赛,使世界处在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局部战争的存在直接威胁了世界和平。这些都是导致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①②③④均正确,A项符合题意。
2.火能温暖人也能烧伤人。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C.不把科学成就用于战争目的
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答案 C
解析 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竞相采用先进科技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给人类带来巨大伤害。这篇宣言反思了这一教训,其目的是敦促各国政府承诺不把科学成就用于战争目的,C项正确。
3.名画《和平鸽》出自著名画家毕加索之手,和平鸽成为爱好和平的人们心目中的美好象征,《和平鸽》是献给(  )
A.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B.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C.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D.国际和平年
答案 C
解析 1952年12月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毕加索为大会献上了这幅佳作,成为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美好象征。C项正确。
4.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专门创办“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对发动越南战争的罪犯罪证进行调查,并将美国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列入战犯名单的是(  )
A.联合国安理会 B.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C.海牙国际法庭 D.罗素和平基金会
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符合题干材料之意的是D项“罗素和平基金会”。
5.200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这一天应该作为全球停火及非暴力的日子加以纪念,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这一天”是每年的(  )
A.5月8日 B.9月2日
C.9月21日 D.10月24日
答案 C
解析 2001年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故C项符合题意。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其后期,西方世界在经历战后20多年的发展和繁荣之后,普遍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动荡和发展迟缓。美国的侵越战争激起了全世界和平正义力量日益高涨的反战、反帝运动。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反传统运动愈演愈烈。《法国1968:终结与开端》一书中写道:“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人权、青年学生运动的同义语。”此后学生、工人运动席卷多数发达国家,主要发达国家出现一片激烈的造反之声。
请回答: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有何特点?
答案 (1)原因:越南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受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影响。
意义:美国反对越战浪潮的持续高涨推动了越南战争的结束。
(2)特点:广泛性,社会各阶层人民积极参加;民主性,反战运动以游行示威等合法斗争为主;规模大,1967年10月,华盛顿20万人举行了向五角大楼的抗议进军;持续高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反对越战的浪潮不断高涨。
解析 第(1)问,战争的非正义性以及随着美军在战争中的暴行被披露,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运动的持续高涨成为越战结束的助力。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即可。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人类的生存,我们号召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号召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
材料二 “要独自走过多少的远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安息?炮弹还要呼啸几时,才能真正销声匿迹?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
——《随风而逝》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个文献?材料二的歌曲是为哪件事情而作?
(2)列举在二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文化界人士。(至少两位)
(3)简述二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有哪些表现?
答案 (1)文献:《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事情: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
(2)文化界人士:爱因斯坦、罗素、郭沫若、马寅初、约翰·列侬等。
(3)表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80年代和平运动高涨;198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和平年宣言》;1986年被定为“国际和平年”;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以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两个知识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PAGE



- 1 -



(共25张PPT)

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

第3课 和平与发展:
当今世界的主题
课前自主学案
课堂名师导悟
(共21张PPT)
课下提升演练






6.3 和平与发展 当今世界的主题
课下提升演练
[达标检测]
1.20世纪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本质上反映了(  )
A.和平力量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
B.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
C.局部战争仍然频繁发生
D.时代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发生变化
答案 D
解析 A项说法片面,没有涉及经济发展;B项只涉及经济发展,不符合题干含义;C项符合史实,但与题干不相符;D项符合题意。
2.邓小平说:“如果世界和平的力量发展起来,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来,可以避免世界大战。”这句话最能说明(  )
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B.新的世界大战是不会爆发的
C.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D.第三世界的落后和贫困是潜在的战争威胁
答案 C
解析 邓小平讲话中前两句话指发展,后一句话是指发展的结果,这充分说明发展是和平的保障。C项正确。
3.中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基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推行
B.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优势
C.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
D.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
答案 D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D项正确。
4.“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中国外交活动中,能有力地印证这句话的是(  )
①首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在解决朝核问题等地区争端和紧张局势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③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④积极倡导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注意题中的时间限定词“改革开放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是1953年,故①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正确。
5.观察下图,抵御和消除图片中现象的根本途径是(  )


A.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B.消除贫富差距
C.走和平与发展之路 D.消灭霸权主义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这是20世纪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和平与发展是抵御和消除这些威胁的根本途径。故选C项。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0年,联合国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关系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会议发表的宣言提出了和平、安全与裁军,以及发展及消除贫困等目标,体现了人类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材料二 “9·11”爆炸案现场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来看,世界各国为什么关心世界和平?今天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2)从材料二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答案 (1)原因:和平是发展的前提。问题:和平、安全与裁军、发展与消除贫困等问题。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2)信息:恐怖主义活动猖獗,制造恐怖袭击事件,使和平的道路艰难曲折。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消除贫困、求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会议发表的宣言提出了和平、安全与裁军,以及发展及消除贫困等目标”作答即可;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第(2)问,由图片信息可知,恐怖主义也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一大毒瘤。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统计,最近五年中,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2亿,目前仍以每年2500万人的速度增加。在发展中国家,现有1/3的人处于赤贫之中。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口比例,已从25年前的38%上升到目前的43%,更为严重的是,巨额债务压得许多非洲国家喘不过气来。
材料二 当代经济实力对比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南北国家实力相差十分悬殊,全球人口不到1/5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3/4,而占全球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拥有不到1/5的世界生产总值。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对解决材料一、二中的问题是否有帮助?解决材料一、二中的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 (1)贫困人口增加,债务沉重。
(2)反映的问题:世界的发展很不平衡,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
影响:富国与穷国的悬殊差别,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是危害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
(3)有帮助,南北对话有利于解决世界发展不平衡性问题。关键: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解析 第(1)问,由材料“贫困人口”“赤贫”“绝对贫困”“巨额债务”等信息可知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贫困人口增加、债务沉重的问题。第(2)问,根据材料可知是关于世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加强南北对话交流与合作是解决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其关键所在进行概括分析。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