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案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从人文和自然两个角度归纳成因,并运用综合思维,寻找解决途径。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通过实例分析,感悟人地关系,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
地理实践力:通过读图分析学会判断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的方法。对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培养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表现和类型。
教学难点: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为导入,同时明确会议的目的从而更明确会议召开背景,从而进入本课新课内容。
新课讲授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通过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进行讲解)人类社会生存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得能量、物质,输出废弃物,这影响着环境,而环境具有自净能力,能够实现循环往复,但这个关系一旦失去平衡,又会造成环境很大的影响。(关系模式讲完进入第一个知识点)
人类与环境关系
(通过图片进行解说,使学生更明白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不爱护环境的行为和植树种树的爱护环境行为图片→人类对环境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
占用环境空间进行房子建造的图片→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以此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
废水废气排放→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又被排放到环境中。
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一方面维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人类社会的行为会作用于环境,环境是不是只要有人类就会出现问题呢?我们接下来分析一下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
(2)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
(河流水是流动的,具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所以当河流收到的污染能够净化,水体环境不会被破坏,但当超过净化能力,则会带来严重的污染,比如石油泄漏事件,会造成海洋生物的死亡,污染随之产生)从自然环境具有恢复能力、容纳、分解和清除等能力分析,一旦超过环境的承受或自净能力,环境问题随之产生。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再次表明环境问题的概念: 一般是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结合课本“八大环境公害事件”案例,展示部分事件的图片,初步了解环境污染有哪些?
[活动探究] 课本“思考”,观察图片中环境污染有哪些且思考原因可能有哪些?
图中所示的环境污染可能有哪些?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2、你周围有哪些环境污染?造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即可。一般有生活垃圾造成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交通带来的噪音污染、大气污染;光化学污染等是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产生污染的原因有自然和人为两大方面。(让学生开放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顺其过渡到下一个内容,环境问题的原因)
(3)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利用环境问题的图片,从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原因,随着经济发展,人为原因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所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应该是是考虑环境问题,不能片面,而要追求可持续发展。
[活动探究] 过度开垦带来的危害
对过度开垦的恶性循环关系图进行一定的阐述。
推测驱使人们垦荒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人口增长、粮食不足、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提高、政策指导等。
2、图示垦荒方式有哪些?分别对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看图即可解决)
3、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了,但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吃饭问题,反而越垦越穷。请讲讲其中的道理。
A.不注意耕作的科学性,无节制地连续耕作使土壤破坏
B.农药化肥等大量使用,破坏了土壤
C.不适宜开垦的地方进行开垦,追求短期的效益,带来诸多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表现
(1)主要环境问题
自然环境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后阐述具体表现。
(点击“自然环境枯竭”可链接到相应内容)
由于人类的大规模的开采与破坏,资源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由“世界部分矿物耗竭年限预测”柱状图,更直观看出资源衰竭的现状;
由俄罗斯图片和大量树木被砍伐的图片,得出森林面积减少;
(右下角图标返回PPT19,点击“生态破坏”可链接到相应内容)
人类不恰当开发带来生态破坏,进而阐述生态破坏的主要表现,通过图片、案例学会判断是何环境问题。
(右下角图标返回PPT19,点击“环境污染”可链接到相应内容)
由于人类生产、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
[活动探究] 海洋沙漠?痛痛病?
通过材料感受生活受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带来的严重的环境问题,能够感悟应如何做才能保证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有其表现,同时其表现有地域的差异,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方面的差异)
(2)环境问题表现形式的地域差异
城市和乡村的差异
(通过表格更明确主要城市和乡村的主要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国家的差异
(通过活动探究得出我国环境问题严重,并思考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进入下一张PPT,进行详细阐述。)
环境问题日趋全球化
(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了全球化的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等正逐渐蔓延,呈现日趋全球化的趋势)
[活动探究]
选择图示案例,思考其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例:欧洲东部的核泄漏事件原因:人为原因→核事故,核电站的泄漏、反应堆爆炸;影响:由原子炉熔毁而漏出的辐射尘飘过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飘过欧洲的部份地区,例如:土耳其、希腊、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立陶宛、芬兰、丹麦、挪威、瑞典、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兰、瑞士、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法国(包含科西嘉)和英国。
2、图示哪些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酸雨、荒漠化、水污染。
课堂练习
详细解析见PPT。
课堂总结
让学生通过树枝状结构进行回忆,回顾本节重要知识。
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100页的活动。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知识,在课后自主合作探究讨论得出答案。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