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3 长方体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3 长方体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06 08:5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 )。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和( ),可以分别写成( )、( )和( ) 。
体积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cm3
dm3
m3
复习导入
回顾






























苹果醋饮料箱:长、宽、高分别是70厘米、50厘米、60厘米;
芒果汁饮料箱:长、宽、高分别是80厘米、60厘米、40厘米;
它们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要求饮料箱的体积,我们就要知道体积的计算方法,那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呢?


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
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大;
长、高相等的时候,越宽,体积越大;
宽、高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越大;
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都有关系。
实验观察
用12个体积为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

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用12个体积为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




























长 宽 高 小正方体的数量 长方体的体积




将摆法不同的长方体的相关数据填入下表。




长 宽 高 小正方体的数量 长方体的体积
12 1 1 12 12
6 2 1 12 12
4 3 1 12 12
3 2 2 12 12
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
将摆法不同的长方体的相关数据填入下表。


































1.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
2.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长×宽×高的积。
发现: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 b h
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你能想出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吗?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 a · a
a·a·a也可以写作“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般写成: V=a3
V=a b h
=7×3×4
=84(cm3)
V=a3
=63
=6×6×6
=216(dm3)
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生活中的数学◎
乘飞机的行李规定
机场行李托运一般不超过此规格。
手提行李的三边之和一般不得超过115cm。








90cm
65cm
50cm
40cm
55cm
10cm






























1.选择题。
(1)一个文具盒的体积约280( )。
A.cm B.cm2 C.cm3
(2)一台电冰箱的体积约( )dm3。
A.2 B.25 C.1000
(3)用一团泥捏成不同形状的物体,( )不变。
A.长度 B.表面积 C.体积
C
C
C
达标检测
2.填一填。
(1)长方体的体积=( ),一般用字母表示为( )。
(2)正方体的体积=( ),一般用字母表示为( )。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5cm,它的体积是( )。
(4)一个长方体纸盒,长6dm,宽5dm,高7cm,它的体积是( )dm3。
长×宽×高
V=abh
棱长×棱长×棱长
V=a3
125cm3
210






























3.有一个长60cm,宽50cm的长方体水缸,李阿姨把买的西瓜完全浸在水里,水面上升了3cm,这个西瓜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60×50×3=9000(cm3)
9000cm3=9dm3
答:这个西瓜的体积是9dm3。
1.下面哪堆体积大?为什么?
下面那堆体积大,因为下面有23根钢管,上面有21根钢管,所以下面那堆占的空间大,体积就大。
巩固提高






























2.下面各图是用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哪个图形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在横线上标注出来。
最小
最大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 b 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 a · a
课堂小结






























1. 课本练习七,第8题、第9题、第11题;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