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22.1生物的分类(一)
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对生物进行分类是人类认识生物,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教材中首先安排活动,让学生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初步体会对生物分类的意义。然后,学习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方法,并举例说明生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一年多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虽然,知道了生物有动物、植物、微生物这些种类,但具体对生物如何进行科学分类,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可是学生每天都要多次寻找教材、资料、作业本、文具等,为了便于使用,他们会对学习用品进行分类放置。所以,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类知识。教学中活动的展开应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引导他们了解对生物进行一般分类的方法,以及生物分类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明确生物分类的依据、等级和基本单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尝试根据生物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初步体会对生物分类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生物分类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
2、生物分类的依据、等级单位和意义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观察、阅读、分析、讨论、归纳等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大约出现在距今35亿年前。经过漫长的逐渐演变,发展到今天,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生物世界。生物的多样性使整个世界生机勃勃,丰富多彩。
播放视频----生物的多样性及意义
然后,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那么,现在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生物?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他们哪?(这个问题,并非要求学生回答,只是要引起学生思考,积极参与学习中去,进入探究知识的殿堂。)
(继续引导)当你走进一个不熟悉的超级市场,在种类繁多的商品中,你为什么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呢?超市里商品的摆放有什么特点?
播放超市商品摆放的视频和图片
再展示图书馆图书摆放的图片
继续提出问题:在你的书包、课桌或书架上,怎样摆放不同的学习用品,才便于更好的寻找和使用哪? (学生自然会答出:把它们分类摆放。)
认识生物也采用类似商品分类的方法,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它们分门别类,这就是生物分类。
导出课题
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第一节 生物的分类
【探究新知,拨开云雾】:
一、【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
(此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观察书中提供的图片,在观察的基础上归纳生物之间的共性,找出它们的差异,制定出分类的依据;然后,根据分类依据对12种生物进行分类。)
下列是一些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尝试对他们进行分类。
展示图片
要求:
1、观察图片提供的各种生物的有关信息,尝试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类群
2、从不同的角度,描述每个生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探讨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完成下列工作
1、讨论和制定对上述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
2、根据分类依据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
3、推荐好交流发言人 ,进行交流
4、指出那一小组分类的方法比较合理
(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从生活环境,形态特征等方面入手,但不做过多干涉。对学生交流的结果不做评价,让学生通过下面知识的学习,自己去体会。)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出科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和方法。
二、科学分类的方法
1、分类的依据: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
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对生物进行分门别类,就是生物分类。
2、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为------界 门纲目科属 种
科是最重要的单位,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是指有一定的自然区域分布、在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相似的生物类群。)
把各个分类等级按其高低和从属关系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了生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然后,课件拓展-----物种和品种的区别等(开阔学生视野)
1、物种是指有一定的自然区域分布、在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相似的生物类群。品种只是这个物种的一个分支(如马:有野马和家马之分,家养马还有多种品种的马,那么,它们都同属一个物种.)。
2、每一匹马是一个动物个体,但所有的马都属于马的同一个物种--------马种(其中又分多个品种)。
3、斑马(斑马长花纹的原因是:在非洲大陆有一种可怕的昆虫--舌绳.动物一但被舌绳叮咬就会染上可怕的病叫“昏睡病”,这种病可以让人或动物发烧、疼痛、神经紊乱,直至死亡。舌绳的视觉很特别,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对于斑马,舌绳往往是视而不见的。)除全身的毛是黑色和白色条纹相间外,其他特征如身形、头、尾巴与马都不相同,而且斑马是生活在非洲,马在世界各地都有。所以它们虽然长的很像,却属不同物种。列为同一个属。——马属。 4、驴是另外一个属的动物,体型比马和斑马都小,但与马属有不少共同特征: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它们被划分到同一个科──马科。
然后,以犬为例,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了解动物在分类中的等级地位(为下面的拓展做铺垫,在界、门、纲中比书上多插入了人)
引导学生思考:
同学们从狗在动物分类中的等级地位,有没有发现分类的单位大小与生物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展开思考、讨论)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
3、分类单位的大小与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
分类等级越高, 分类等级越低,
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多, 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少,
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 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少; 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多。
然后,展示-----知识拓展:
1、狐、狗不同属是因为遗传物质染色体不同,存在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
狼、狗同属是因为遗传物质染色体基本相同,狗就是由狼训化而来的。
2、在学生观察了解了狗在生物分类阶层系统的等级地位之后,提出---------那么人在生物的分类中的等级地位又如何哪?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交流一下。
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图表):
生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食肉目 灵长目
犬科 人科
犬属 人属
犬 犬种 智人种 人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内容:
1、生物分类的依据及生物分类的概念
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
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将生物分门别类,就是生物分类。
2、生物分类的单位(等级、阶层)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种是指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的生物类群。
3、分类单位的大小与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
生物分类等级越高,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少;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多。
板书设计 22.1生物的分类(一)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科学分类的方法
【彰显自我,试身手】
一、选择题
1、生物分类的生物从小到大依次是
A、门、纲、目、种、属、科
B、种、属、科、门、纲、目
C、种、属、科、目、纲、门
D、科、种、属、目、纲、门
2、下列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单位是
A、门 B、纲 C、科 D、种
3、对生物分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B、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了解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D、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种类
二、填空
1、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生物分门别类,就是
2、根据生物性状 和 远近为依据,将生物依次分
为 7个等级。 其中 是重要单位, 是主要单位。
教学反思:本着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启人心智的宗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生物学素养的教育理念,在本节课教学中,不仅注重情景的创设和新课的导入,还努力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已有知识出发,由浅入深,步步引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情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并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引导培养了学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表述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