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案[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孔乙己》教案[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12-18 21: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孔乙己》教学设计
课题 孔乙己 课时 1
学校 松岗中英文实验学校 授课人 邢宏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理解故事情节,体会小说揭示的主题;通过品读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我,了解他鲜明的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和精巧的布局,进一步加深对小说有关知识的掌握。
情感价值观 理解社会环境的描写,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认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的冷漠无情。
教学重点 了解孔乙己鲜明的性格特征体会小说揭示的主题
教学难点 体会小说揭示的社会现实
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学科合作教学
教学步骤 学习过程 助学过程 设计意图
问题导入 聆听,关注,明白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学生分组。根据探究内容,分享相关资源,推举发言人。 1、出示《呐喊》一书,教师说明要与鲁迅、与《孔乙己》、与同学们一起“对话”。2、内容定位:⑴ 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⑵ 孔乙己旁边有怎样的一群人?3、语言表述方式定位:孔乙己(或其旁边的人)是 的人,从文中描写的 等动作、语言、神态中可以看出。我们参看了 资料,我们赞同(或反对)其 分析,因为 。 激发兴趣,聚焦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提出问题,将学习内容具体化,明确化。提示学生关注文本,学习和运用语言及相关资料,将文本资料“居为己有”,凸现语言学习本位。
问题讨论 ⑴ 讨论: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分析)。⑵ 讨论:孔乙己旁边有怎样的一群人? ⑶讨论:孔乙己的经历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学生讨论展示自己讨论后的答案,并进行分析、辩论。学生在讨论中根据自己的文本阅读感悟,根据其网上资料引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自然形成、丰富、矫正自己的语言和思想看法。 教师始终注意学生对语言的感知、体验的准确性,肯定学生的探究精神。并引导学生思文悟道。有一个重点不要忽视,那就是对课文的体验式朗读。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板书孔乙己及其旁观者的描述语句(用动词或形容词),以提纲挈领。 《语文课程标准》有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讨论中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也是此环节设计的意图。
明确答案,归纳总结。 学生出示答案:1,很穷,很懒,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善良的性格2,他们麻木不仁、自私冷漠,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一样同样受着统治阶级的奴役,所以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科举的不幸失败者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相反只有无情的嘲弄,以求得他们劳累而苦闷的劳动生涯中片刻的快乐。这种麻木的笑使孔乙己的悲剧更添悲凉之感3,本文批判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批判了冷漠、麻木的旧中国国民和病态的旧社会以及在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 学生出示答案,学生相互交流,师进行最后明确。 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正确引导理解不准确的地方,以使学生对本文有全面、深刻、正确的理解,以完成本文的教学目标。
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以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为主要内容,能过对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的品析分析人物性格。由人物性格揭示一定的社会现实。
作业 展开自己的想象,以《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以后》为题,为本文继写一段文字,两百字左右。
执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