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和生物圈复习导学案1(第一章认识生物)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导学案1(第一章认识生物)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3-15 18: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复习课导学案1(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复习目标
1、理解并准确记忆生物的共同特征(“六”)
2、掌握认识生物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收集与分析资料法、实验法等等)
3、明确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六”):
二、网络构建
三、考点聚焦:
(一)判断是否是生物
1.以下属于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机器人 B.植物人 C.生物课本 D.珊瑚 E. 细菌 F.珊瑚虫 G.病毒
2、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二)考查对生物特征的理解
1.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 )A.生长 B.新陈代谢 C.应激性 D.发育
2.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生命特征的表现( )
A.蜻蜓点水 B.种子萌发 C.森林着火 D.人的呼吸
3.一般说来,生 物 种 类 不 会 由 于 一 个 个 体 死 亡 而 导 致 该物种的绝灭。这是因为生物体具有(  )A.遗传特性 B.生殖现象 C.生长现象D.应激性
4.草履虫在阳 光 下 向 暗 处 移 动,在 光 线 弱 时 向 光 源 处 移动,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A.应激性 B.遗传性 C.适应性D.能发育
6.5. 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含羞草受到刺激后作出反应与下列哪一个生理现象相同(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手被针刺后缩回 C.人出汗和排尿 D.母鸡下蛋
(三)科学探究的考查(方法与步骤)
9.1.对观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观察只能用眼睛,因为“眼见为实”
B.需要较长时间观察时,要有计划、有耐心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C.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
2. 动物学家用望远镜观察鸟类在树上筑巢,并将鸟的行为作详细的记录。这种研究生物行为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描写记录法
3.有一同学把两条鲜活的鲫鱼中的一条的尾鳍剪掉,放入水中,观察两条鱼的运动状况。从中分析鱼的尾鳍的作用。这种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探究实验法 D.反证法
4.科学探究出实验题:首先要明确探究的目的;提问题、作假设、设计对照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四)生物分类的考查:
2下面的记录卡是刘刚、李明、张琳同学在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时的记录。请根据卡片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他们将调查的生物分成A、B两类,A类是 ,
B类是 。
(2)他们将B分成三类,他们的分类标准是什么?______
B1、B2、B3各指哪些动物?
B1________________;B2___________;B3____________
第 周 第 课时 累计 课时
认识生物
判断 依据
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
2、生物能进行
______
鲸喷水柱
3、生物能排出______
植物落叶
4、生物能____
______
含羞草
5、生物能____和____
6、除__外,生物都是由___构成
其他:
有一定寿命;
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能传递信息等
科学观察的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
有时还需要____。
要有明确的____,观察时要___ ___和__________,并及时__________;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____,有
______;观察时要______________。
在观察的基础上,要同别人______,进行________。
观察法
生物分类
1、按形态结构:
__________
_________
细菌、真菌、病毒
2、按生活环境:
________、________
3、按用途:

本步骤
调查法
常用方法
科学 探究
收集和分析资料法
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 _
6______________
如:土壤湿度(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
实验法
原则:
要设计_____实验;
要求_____个变量。
通常变量就是探究的条件
(1)调查要有明确__ ___和________,(2)制订合理的___。如果调查范围很大需要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要如实___。(3)对调查结果要进行___和___,有时要进行_____。
途径:_____、_____、____
资料形式: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等
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_______
A1.油松 落叶松 刺松
A2.杜鹃 刺梅 一品红
B1.蜻蜓 蝗虫 麻雀 蝴蝶
B2.老鼠 蚯蚓 蜘蛛
B3.金鱼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