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复习课导学案2(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复习目标
1、明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会判断生活的一些生物现象:
2、掌握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二、知识梳理
三、考点聚焦:
(一)、选择题
1、在我国的北方,第一次霜冻几乎使所有的成蚊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D.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
2、蚯蚓能松土,增加土壤的肥力;植物能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秃鹫是自然界的清洁工等等。这些事例都体现了( )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3、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春风又绿江南岸
4、北极熊的皮下脂肪、麝牛厚重的外皮足以抵御北极刺骨的寒风;河马的“血汙”起到了很好的防晒和避免脏水浸染的屏障作用;变色龙则有一身保护色,能随着生活环境而改变。这些现象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5、下列生物之间属于合作关系的是( )
A.草原上的狼和兔 B.生活在豆科植物上的菟丝子 C.稻田中的水稻和杂草D.蜜蜂和苹果花
6、樟树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可说明:( ) A.环境能适应生物. B. 环境不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不能影响生物
(二)分析题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请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回答问题:
1、在炎热的夏季,鸟类主要在清晨和黄昏较凉爽的时候活动,中午就隐伏不动了。湿度降低到24℃以下时,蚱蝉(俗称“知了”)就停止了鸣叫。冬天到来时,很多变温动物就要进入冬眠,如蛇、蜥蜴等。这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调节气候等。这个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3、仙人掌有肥厚粗壮的茎储水,叶子很小,甚至特化为刺,它适于在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有一种哺乳动物,其体型都比较大,但是尾、耳朵、鼻端都较为短小,适于在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鱼类靠鳍游泳,适于在______中生活;家兔必须通过四肢来支撑身体和运动以______陆地环境。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桂花一般在秋天开花。影响桂花开放的生态因素是什么?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桂花是否开花与日照长短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实验:取八盆大小、长势都差不多且未开放的桂花,放在其他环境条件都适宜且相同的地方,其中四盆放在日照时间短的地方,另四盆放在日照时间长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开花情况。该实验的主要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他们的假设成立,观察到的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探究活动,运用了对照实验。请问:
(1)在此实验时,我们设计的实验变量应该是___________,给黄粉虫提供的环境应该是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2)实验用的黄粉虫的数目不能是______只(一般为______只),因为单一的实验具有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每分钟应该统计一次不环境中的黄粉虫的数目,统计10次,最后计算出全班各组这10次数据的_________值。
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会对其生活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山青水秀”“山上多载树胜过修水库”
蚯蚓会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等
有限的
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方面都与其环境相适应
如骆驼刺、北极熊、变色龙等
任何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如:鱼儿离不开水;
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1、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4、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等
生物
环境
影响
依赖、适应、影响
1.阳光:植物分布(水下150米无植物)
“春兰秋菊”
2.空气:草履虫在培养液表层;种稼中耕松地;
3.水分:草原一般无高大植物;荒漠生物稀少等
4.温度: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苹果树—北方,桔子树---南方
5.生存空间等
1.捕食关系
(吃与被吃)
2.竞争关系
3.合作关系
4.寄生关系等
如病毒与其寄主
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