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5观察、描述矿物(二)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5观察、描述矿物(二)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05 22:4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察、描述矿物(二)
一、教学内容:观察、描述矿物(二)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是矿物的重要特性;不同的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是不同的。
2、 能力目标:通过老师的指导能用简单的方法来观察、描述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并养成及时记录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矿物的观察和研究兴趣;能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和描述。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
难点:观察、描述矿物的光泽。
四、教学准备:石英、云母、黄铜矿等矿物标本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这里分别有标着1、2、3号的三张纸,透过这三张纸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们后面的纸上的内容。
生:透过1号纸看不见,透过2、3号纸看到的是:透明度。
师:为什么同样是纸却有不同的效果呢?
生:因为1号纸是不透明的,2、3号纸是透明的。它们的透明度是不一样的。
师:说的太好了,她们的透明度是不一样的。1、2、3号纸分别是不透明、半透明、透明。纸有不同的透明度,那我们前几节课研究的那些矿物呢?它们的透明度又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想不想一起来研究研究这些矿物的透明度呢?
生:想。
师:好,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描述矿物(二)》
2、揭题:《观察、描述矿物(二)》(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探究活动一:观察几种矿物的透明度
(1)明确科学概念:透明度:光线能不能穿过矿物的程度,称为透明度。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2)小组合作,自由探究。
提示:用矿物碎片的边缘来观察其透明度。
A. 用类似观察纸的透明度的方法来观察矿物的透明度;
B.小组内交流并完成记录表;
C.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D.小结:不同的矿物透明度是不一样的。
2、探究活动二:观察、描述矿物的反光程度
(1)师:刚才在观察矿物时有同学说:“老师,我发现了黄铜矿是不透明的,而且它里面有金光闪闪的物质。”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那就是矿物的光泽了,因为里面有大量的铜,所以会反射出金黄金黄的光泽。那到底什么是矿物的光泽?你见过哪些物体有光泽?
生:教室窗户上的玻璃;玻璃边框有光泽;墙上那个科学家的那个画框有光泽。
师: 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 请你观察它们的反光情况,并按反光强弱排列。
A.学生观察图片并动手排列。
B.交流反馈,可以用一些词语来描述:强烈、耀眼、很亮、暗淡…
(2)观察、描述矿物的光泽
A.明确科学概念:光泽: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观察矿物的光泽就是观察矿物表面的反光情况。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
B.观察、欣赏图片来区分不同物质的不同光泽。
C.观察云母、石英的光泽,看看云母的光泽跟图片什么光泽比较接 近,石英的光泽跟哪个物体的光泽相似?小组内交流并完成记录表。
D.小组汇报描述云母、石英的光泽。(生:云母的光泽最像玻璃的光泽;石英 的光泽有点像蜡烛;石英的光泽也有点像玻璃瓶的光泽;云母也有点像金属的光泽...)
E.小结:我们说了这么多像这个,像那个,其实这就是描述矿物光泽的一种方法,是什么方法?(生:用对比的方法描述)对了,当我们无法用很准确的语言描述时,可以找一个与它接近的东西作为参考。
3、观察、描述矿物的形状
(1)投影图片:辉锑矿、石盐、石膏、石英、方解石
(2)学生观察形状,并小组内描述。
(3)交流描述这些矿物的形状。
(4)连一连(练习巩固)
(5)小结:不同的矿物会有不同的形状,同一种矿物也会有不同的形状。
(三) 知识回顾,拓展提升。
1、阅读课本82-83页的有关矿物特征卡的知识。
2、总结:我们可以从矿物的 、 和 来观察和描述矿物。(透明度、光泽、形状)
(四) 课外延伸,提升能力。
1、阅读单元资料库《怎样采集制作岩石、矿物标本》。
2、试着收集和制作岩石矿物标本。
六、板书设计:
5、观察、描述矿物(二)
一、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二、光泽: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
三、形状
七、教学反思:
1、由于学校已有的矿物标本有限,学生人数较多,故分1、2、3小组观察页岩、石英、黄铜矿;4、5、6小组观察方铅矿 、方解石、萤石;7、8小组观察大理岩、石膏、黄铜矿。所以在小组间交流汇报时产生的共鸣较低。另因观察的矿物只有云母是薄片,其他都不是薄片,所以对观察透明度时有影响,需要老师不断提醒学生:如果把这些矿物变成薄片,它们的透明度是怎样的。
2、观察矿物光泽环节,有些矿物表现的特征并不是特别明显,对学生而言要准确的描述出它们属于哪类光泽有难度,所以教师可以降低难度,只要学生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即可。
3、总的来说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良好,学生对研究矿物充满兴趣,虽然不能非常专业的描述,但也学会了用对比的方法来研究,课后很多学生还会说找到老师很兴奋的说:“以前自己见过什么矿物,它们有什么光泽,有些是透明的,有些是不透明的。”还有的同学会拿着自己的“宝贝”来问老师:“这是什么矿物,它有玻璃光泽,是透明的,我猜测是石英”...从课后孩子们的反应来看,他们很乐于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继续观察和研究,这正是新课标里提到的:培养孩子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八、观察记录表设计:
观察、描述矿物(二)
第( )组
反光能力的比较
根据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表面反光情况,把它们按反光强弱排列起来。
( )>( ) > ( )>( ) > ( )
二、矿物观察记录表
矿物名称
矿物特征
透明度
反光情况
形 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