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在认识食物营养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营养和人体生命活动关系,激发学生探究食物营养的兴趣,培养学生合理搭配饮食、均衡营养的意识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
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五、教学难点:
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六、教学准备:
碘酒、棉签、、镊子
小组实验:花生、肉、馒头、白菜、土豆、黄瓜、食用油、面包片、白纸,实验记录表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请同学们观察后,拿出魔力药水喷洒,观看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齐读课题。揭题:食物中的营养。
师:那我们每天吃这么多的食物,到底能从中获得什么营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食物中的营养》。
二、探究过程
活动一: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1、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教师朗读目标1: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学生看课本44页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食物所含义的营养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学生齐读学习目标2:哪些食物含有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明确学习任务,教师把学生蛋白质组、糖类组、脂肪组、维生素组、矿物质组和水类组,小组合作学习课本44-45页内容。
3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教师补充讲解。
小结:我们知道了食物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都是必不可少的。
4、讨论:
我们吃的食物中,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 所有的营养成分?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举例说明)
5、教师小结:
没有哪一种食物包含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运恒膳食不挑食。
6、怎样才能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呢?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辨别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三、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活动一:检测脂肪:
1、大屏幕出示实验方法,请一名学生朗读
脂肪的辨别方法
(1)用棉签蘸一点食用油,涂在白纸上.
(2)分别用肥肉、花生米等在白纸上挤压、滑动。
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活动二:淀粉的辨别方法
1、分别在白菜、馒头、土豆、面包片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介绍实验器材“滴管”,实验注意事项,滴管必须离开食物一段距离。)
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2、分组实验
3、小组汇报
4.我们除了查资料和做实验来辨别食物中的营养,其实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就是看食物的标签。(图示)通过百度搜索食物标签图片。
四、我们的饮食要注意什么?
生回答后教师补充
五、拓展延伸:
每年的五月二十日是全国学生营养日
《食物中的营养》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中的第二课《食物中的营养》。
一、教学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是在前一课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是让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的基础。因此,是承上启下的一课。要让学生认识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其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及其作用。
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对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对一天的食物已经有了丰富的认识,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我们是通过食物获取营养的,这是我们能顺利进入并完成本课的知识基础。2、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半科学课的学习,已能较为熟练的运用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是学习本课的能力基础。3、在生活中,学生们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的认识还相当有限,部分学生甚至一无所知,这是学习本课的障碍,同时也说明了学习本课的必要性。三、教学目标科学目标: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性,学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的不同对一天中的食物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情感目标:通过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了解,让学生意识到养成不挑食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养成乐于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与同伴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知道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成分。【教学难点】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四、教学方法:?? (一)说教法1、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多层次的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对话,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交互”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2、开放式教学法:在教学中运用收集资料,创设情境,提供材料等教学手段,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地、自主地和创造性的学习。3、多媒体演示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二)说学法:本节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合作学习交流探究的方法:本节课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便于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精神。2、发现法:通过查找资料、分组讨论,加深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处理信息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3、质疑讨论法:如食物中含有这么多的营养,那么我们没天只吃一种食物行吗?让学生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营造平等、和谐、互相组中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趣揭题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开课时我就选择吸引学生的眼球提出那些被困几天在废墟中幸存的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食物。从而揭示课题。?(二)、初步感知,激发探究1、通过自学,熟悉六大营养成分。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完善食物中哪些食物中含有这些营养成分。????? 2、查资料?? 解营养作用(食物中营养对身体的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资料、图书等途径获得的资料自主学习,利用演示文稿介绍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主要作用。直观、形象地展示人体营养,为学生的形象思维提供依据,将丰富的食物与丰富的营养之间的关系,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视觉之中。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很感兴趣,成为更加主动,自主的学习者。???? 3、填表格,丰一天食谱(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使学生通过对“一天中的食物”的重新分类后发现: 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因此不能只吃一种食物。学生经历记录、分析、整理、归纳、总结的过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力,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三)、自主探究,实践新知? 做实验,辨营养成分(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1、寻找脂肪 2、寻找淀粉 3、寻找蛋白质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了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因此创设动感探究式教学模式:讨论猜想—实验研究—互动交流—总结归纳四步骤,努力营造一个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和谐平等互助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感知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资料:
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成年人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6000^7000,少年儿童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8000。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不能离开水。例如:营养成分经过消化后分解成的各种物质,都需要溶解在水里才能够被吸收;绝大部分废物都要溶解在水里,才能够被排出体外。水一方面不断地随着食物和饮料进人人体,一方面又不断地随着废物排出体外,身体里的水常常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如果失去平衡,各种生理活动就会发生障碍,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