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
姓名:
杨进凤
工作单位:
双望镇中学
学科年级:
生物 七年级
教材版本:
冀少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选自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学生们掌握了合理膳食平衡营养之后的又一个关于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重要内容(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让学生充分掌握血液的构成和功能,了解与血液相关的一些疾病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能识别人血永久涂片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2.能力目标:
(1)通过让学生分析血常规化验单,培养其应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观察人血涂片,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列表比较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
(1)体验血液对人的健康和生命的重要作用,初步认同无偿献血。
(2)养成用心观察的习惯。
4.教学重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5教学难点:自主学习教材,自主列表比较几种血细胞。
6.课前准备:
(1)人血永久涂片和显微镜。
(2) 相关多媒体课件。
(3)血液化验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对于血液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前者易引起兴趣,后者易激发好奇心。教师应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化验单及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加深学生对血液成分及功能的进一步认识。
四、教学过程
流动的组织——血液
??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我们生病时医生为什么要检验血液呢?观察这份验血报告,大家能看懂吗?想看懂吗?我相信经过这节课的研究,大家就会看懂自己的验血报告了
观察并思考
让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亲身感受血液与人体生命活动紧密相关
以小组为单位快速初读手中化验单,回答屏幕上第一题(观察你手中的化验单,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英文缩写分别是什么?)
刚才学到了,问: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什么?
那么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一下:
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找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比较各种血细胞的数量,观察各种血细胞形态。小组讨论5分钟。
请组长代表起来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复述一下,请坐,其他组有补充的吗?或者是跟第三组有不一样的吗?好,第一组有人要发言了,跃跃欲试啊。
5、大家已经很好的将红、白细胞区分开来,那么接着阅读课本第25—27页结合老师播放的视频,刚才有人对红细胞的颜色存在疑虑,是红色还是粉红色?带着这个疑问,对照自己刚才得出的结果,拿出一张纸,写下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形态、有无细胞核、功能,设计知识点的归纳方式,提示一下,可以是总分式,也可以是列表式等等,自己写完后再小组之间核对一下。(5分钟)下台巡视
6、好,时间到。谁愿意将自己写的成果拿出来跟我们分享一下,来第四组有人举手了,请你来说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以及归纳的结果。
就像老师黑板上写的那样
有人是用其他形式进行归纳的吗?
这两个就是刚才提示的那两种形式,都可以,不过一般列表式比较常用,直观明了。
补充:红细胞为什么是红色的?
血液为什么会有一种味道?
引出红细胞有“劫富济贫”的功能,对学生的总结进行一定的改进。
血细胞还差一种是不是还没提到,有人已经说出来了,是血小板。刚才在显微镜下的血细胞中有发现血小板吗?
你能说出血小板的功能吗?
观看多媒体视频。
加入抗凝剂(加入抗凝剂为了防止血液凝固)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呢?
补充:我们比较常用的抗凝剂是柠檬酸钠。
大屏幕上出示血液分层实验视频,讲解血液的分层现象。
3、请小组把刚才讨论的结果组织一下,回答两道讨论题:
?为什么会出现分层?
?分成几层?根据血常规化验单分析每层的成分有哪些?
出示血液分层图,分析总结:上层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下层是深红色部分是红细胞;而中间是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介绍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1、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RBC红细胞
WBC白细胞
Hb血红蛋白
PLT血小板
2齐声回答: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3认真观察,小组讨论,思考问题。
4、数量最多且呈红色的是红细胞;数量较少呈蓝紫色的是白细胞。
补充:白细胞比较大,红细胞有的是粉红色的。
5、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形态、结构、功能的归纳与比较。
红细胞 数量多,两面凹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无核,运输氧的功能。
白细胞 数量较少,形态多样,有核,吞噬细菌。
回:将红细胞和白细胞进行列表的形式进行比较
数量
形态
有无细胞核
功能
红细胞
白细胞
回:
红细胞 -------------
白细胞 -------------
回:红细胞里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有铁。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使红细胞将氧气从多的地方运输到氧气少的地方。
7、回:没有看到,
有看到几个小小点。
8、回:血小板最小,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具有止血和凝血的
认真观察
讨论回答
2、回:血液的成分,比重不同,所以分层;分为三层,但中间一层比较薄。
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习
自然科学的成功和乐趣,加深对现象的记忆和理解
得出结果的能力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学会将学到的知识用 自己的语言复述。
适当的运用视频,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通过为学生创设了研究情境,启发教学与讨论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研究与发现过程。
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分析资料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出示血浆成分示意图,结合书本从图中分析血浆的成分及其功能。
研究图片,思考
回:成分有水约90%,血浆蛋白约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约3%;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培养识图能力和段落分析能力,学会总结重点
再读化验单小组合作 完成屏幕上2、3 题,并继续完善手中表格。(5分钟)
结合所学完成练习册25页17题。
课外知识扩展(阅读开眼界)
1、小组讨论回答
培养观察化验单得出结果的能力
学会自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知识点学习
教育学生关爱生命
六、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成分
血浆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物质和废物
血液 数量 形态 有无细胞核 功能
红细胞 多 小、两面凹 (成熟)无 运输氧
圆盘状
白细胞 较少 较大、多样 有 吞噬细菌
血小板 最少 最小、不规则 无 止血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