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与预防》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的概念;
2.阐释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3、尝试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5、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传染病的传染的三个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
三、学习方法:自主探讨,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在上课前1-2分钟播放《健康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放的歌叫什么吗?叫《健康歌》!
我们的财富除了健康还有事业家庭金钱以及友谊, 只有健康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了健康,其他的财富都将为零。
所以人人都希望健康快乐,但疾病却给人类带来许多痛苦和灾难。
比如中世纪欧洲爆发的鼠疫毁掉了欧洲四分之一的人口,埃博拉的死亡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艾滋病的感染者总数已经达到了四千两百万之多等等这些传染病已经传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如何战胜这些可怕的恶魔成为了我们这节课的目标。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传染病的预防》。(屏幕显示课题)(板书)
要想预防传染病,我们就得先解决两个问题,一、什么是传染病?二、传染病传染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板书)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才能解决预防传染病这个终极问题。
(二)了解目标:学生通过课本了解本节课的目标及重难点。
(三)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先试着在书上找一下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并做好标记,三分钟时间。
对教材内容进行初步感知,要求学生在教材文本中做好标记。(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三分钟时间。
(四)合作探究:
1.讨论交流活动,什么是传染病?
好了,同学们,三分钟时间已经到了,现在我来做一个小小的调查,
同学们,你从小到大,你或者你身边的人得过些什么病呢?
一系列的病,作好板书,数量有几个就够了
2、同学们所知道的这些疾病是否都是传染病呢?
他们回答的时候自己圈出来
3、那么,由什么引起的病才算是传染病?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以两种常见的眼睛疾病为例,来进行分析讲解。
近视眼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都是眼睛的疾病,通过研究发现,近视眼是由于患者自身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是不具有传染性的,所以叫做非传染病。而结膜炎是由外来的细菌引起的,是具有传染性的,叫做传染病。由此可知,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就叫做传染病。那么传染性的概念是什么呢?首先,它必须有外来的致病因子,不一定是细菌,有可能是真菌或者病毒,我们把它叫病原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必须会传染,所以通过这样的分析就可以得出传染病的概念就是:由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我们再来仔细的剖析这个概念可以得出只要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传播的疾病就是传染病,换句话说,只要不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就是非传染病。
因为不同的传染病的病原体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又可以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将传染病分为四类。即寄生虫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真菌性传染病。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常见的疾病中哪些是传染病。
表格呈现。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练习,请做出你明智的判断,并说说为什么?
1.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所以它是传染病。
毫无疑问这是对的,这里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就是病原体。
2.酒精性心脏病是由于酒精对心脏造成的损害而引发的心脏病,所以酒精是病原体。
肯定不是病原体,我们说病原体要么是寄生虫要么是微生物,说酒精是病原体就错的太离谱了,毕竟酒精压根就不是生物。。
3.有不良习惯的学生在厕所偷偷的抽烟,有同学看见了之后也跟着抽烟,因为可以传染,所以抽烟是传染病。
很显然不是传染病,这里它把香烟或者把香烟中的某些成分当成了病原体,是不是跟第二个一样,错的简直不要太离谱。
好了,通过这个三个小小的测试,看来同学们对什么是传染病掌握的可以了,也就是说我们第一个关顺利过关了,下面我们进入到第二关。
2.传染病是如何传染的?
请同学们根据资料进行分析,小组讨论。
资料1.
流行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有大量的流感病毒。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接触过流感患者及其用品可能传染上流感。与青壮年相比,老人、孩子更容易患流感。
流感传播需要的环节?
资料2.
肝炎患者用过的碗筷要同家人的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肝炎。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容易使顾客感染上肝炎、流感、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肝炎在人群中传播需要哪些环节?
两种传染病传播时的共同点,来做一个对比。
一、都必须有一位患者,也就是散播病原体者。
二、都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比如空气,餐具。
三、必须有容易患此病的人。
这是肝炎和流感在传播时所必需的三个环节,那么我们推广到所有的传染病,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传染病的传播都需要这三个基本环节,
也就是说必须要有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我们把它叫做传染源,
必须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从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我们把这个途径叫做传播途径,
还必须要有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这就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缺一不可,不管缺少哪一步,传染病都不会流行起来。
所以现在知道第二关的问题该怎么回答了吗?
传染病是怎样传染的?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染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其中常见的传染源包括,传染病患者(如感冒患者,这里可以抽学生起来举例),病原体携带者(如艾滋病携带者,同上),受感染的动物(如患疯牛病的牲畜,同上)。
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第一幅图片,让学生起来回答:
第一幅:空气、飞沫传播
第二幅:饮水、食物传播
第三幅:生物、媒介传播
第四幅:土壤、接触传播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则资料,相互讨论,看你们的答案是什么?
请你来分析:一同学得了流感,但他仍坚持带病上学。在教室里,他不停地咳嗽、打喷嚏,使空气里充满了带有病毒的飞沫,几天后,他所在班级中一些体质较弱的同学都患上了流感。
此流感为什么能在班级中流行?
“一同学 ”“体质较弱的同学” “充满了带有病毒的飞沫”各充当了什么角色?
此流感能在班级中流行是因为具备了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一同学”充当了传染源,“体质弱的同学”充当了易感人群,“充满了带有病毒的飞沫”是传播途径。
由于有这一次经历,他们班通过制定了一些措施,在下一次流感来临的时候,很明显他们班患流感的同学少了许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他们所采取的措施,并小组讨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1.如果患了特严重的感冒,建议在家里养病,不要到教室里来
使教室里没有传染源,所以就不会有三个基本环节,也就没有流感流行了。
2.流感患者在打喷嚏的时候注意用纸巾包住 ,不随地吐痰
对传播途径进行了阻隔,这样就少去了传播途径这一环节,所以就避免了流感的传播
3.在感冒流行的季节,在教室经常消毒,勤打扫卫生
使传播途径受到了阻断,所以也构不成三个基本环节,流感也就无法传播了
4.不与感冒患者近距离接触
避免了与传染源接触的机会,也少了一个环节,流感也难以流行
5.加强体育锻炼,打疫苗以抵抗流感
提高了免疫力,易感人群少了,所以患感冒的就少了
这样做对我们预防传染病,也就是我们这节课的终极目标——如何预防传染病有什么样的启发?
我们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启发,预防传染病就得从这三个基本环节出发,
一、控制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卫生,不吃未洗净的蔬菜水果,饭前便后要洗手
保护易感人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接种疫苗
下面小组讨论下列预防措施哪些属于控制传染源,哪些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哪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第一幅属于控制传染源还是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病死的动物要深埋和传染病人要及时隔离
哪些图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
消灭蚊虫、不随地吐痰,生吃的瓜果要洗净是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除了要注意环境卫生之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剩下的一幅属于保护易感人群,通过个人防护和预防接种提高抵抗力。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可以有多种方法来预防,但传染病的预防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不懈,反复进行,对于暂时消灭的传染病,也不能放松警惕,
如:艾滋病,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有理有据的分析一下艾滋病的预防方法?
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学们,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哪些东西呢?
、、、、、
(五)畅谈收获,课堂总结。
(六)反馈练习。
课后反思:
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新课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情感、态度培养目标。本节在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点:
1.构建“对话”、“沟通”、“交往”的教学新理念,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将课堂教学看作是教师和学生生命活力和生命价值的体现,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播过程是知识的生成和生长过程,教师要激活和播种活的知识,学生要生成和生长新的知识。这样会真正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设计教学活动
生物新课标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及协作精神。教师给学生提供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师是建构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3.开放的课堂,带来学生思维的开放。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而是向整个外界环境开放。通过信息网络,通过扑克牌获取信息资料。
4. 懂得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例如甲流、手足口病和艾滋病的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己的生命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