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单元检测与简答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如图为我国邻国示意图,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国家是( )
A.苏联、印度、韩国 B.俄罗斯、印度、韩国
C.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韩国 D.苏联、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
2.关于东北三省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黑土面积广大
B.东北三省气候冷湿,长冬无夏
C.在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概况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3.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与海洋性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与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与灾害性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
4.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壮族 B.回族 C.汉族 D.藏族
5.同学们都听过“黔驴技穷”这个故事吧,故事中的驴是哪里的?( )
A.陕西省 B.江西省 C.贵州省 D.甘肃省
6.诗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以下哪个地形区的景色(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7.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
A.以重工业为主 B.以轻工业为主
C.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 D.轻、重工业高度发达
8.哈尔滨经常举行的重大活动是( )
A.泼水节 B.赛龙舟 C.冰雪节 D.那达慕
9.东北三省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冬寒漫长 ②雨热同期 ③地形平坦 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关于我国北方缺水的原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降水少,径流量小 B.某些河流污染严重
C.植被多,吸收水量大 D.人口稠密,用水量大
11.从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描述中,可推断当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为( )
A.耕地 B.林地 C.建筑用地 D.草地
12.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地地区,其主要林区为( )
A.东北、西北和南方三大林区 B.东北、华北和西南三大林区
C.华北、西南和南方三大林区 D.东北、西南和南方三大林区
13.下列属于农业节水方式的是( )
A.自流灌溉 B.种植耗水量大的植物
C.喷灌技术 D.大水漫灌
14.我国北方地区的耕地以什么为主( )
A.水田 B.旱田 C.草地 D.梯田
15.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人口密度较低,人均占有耕地多
C.光照条件好,单位面积产量高 D.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
16.在某地美食一条街上,来自湖南的小悦看到挂着“鲁菜”、“川菜”、“湘菜”、“粤菜”等招牌的餐饮店。如果他想吃家乡菜,他应该进哪种招牌的餐饮店( )
A.鲁菜 B.川菜 C.湘菜 D.粤菜
17.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分布在( )
A.横断山区 B.东南丘陵
C.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D.昆仑山、祁连山
18.我国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地区 B.华北和东南部地区
C.西北和华北的边远山区 D.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
19.下列不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A.河流冬季结冰 B.植被类型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D.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20.“北大仓”的发展方向应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开垦耕地
C.大力发展工业 D.农业现代化
21.下列省区中,适宜生产热带经济作物的是( )
A. B. C. D.
22.我国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
A.有广阔的天然牧场 B.水源充足
C.气候温暖湿润 D.海拔500米以下
2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铁路网西部地区稀疏,东部地区密集
B.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均分布在南方地区
C.东北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南地区工业中心较少
D.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24.东北平原东北部的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C.地势低平,黑土广布 D.日出最早,光照充足
二.填空题(共1小题,8分)
25.读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山脉) ② (山脉)
③ (地形区) ④ (海)
⑤ (平原) ⑥ (山脉);
(2)平原⑤地区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4分,其中26题14分,27题20分,28题10分)
26.我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国,东西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在寻求地域经济发展过中,因地制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读甲、乙两地区图及气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①、②两河流的名称:① ② 。
(2)①、②两河流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主要原因有什么不同?
①河流是因为 ;②河流是因为 。
(3)甲、乙两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各不相同。请根据它们的自然条件差异,说出各自主要的农业类型(农业部门):甲以 为主;乙以 为主。
试分析甲地发展种植业有利的自然条件: 。
27.读“中国山河图”,完成问题。
(1)图中山脉①为 ,其东侧的地形区为 ,西侧的地形区为 。
(2)图中山脉②为 ,其东侧的地形区为 ,西侧的地形区为 。
(3)图中山脉⑤为 ,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超
过 毫米。
(4)图中山脉⑥为 ,⑦为 。
(5)盆地A为 ,D为 。
(6)图中C为 高原,我国最大的岛屿④是 。
(7)山脉③是 ,地处第 阶梯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8)我国东部地区海域分别是:E F G H 。
28.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央政府制定了重要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根据如图信息,完成以下各题。
(1)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黑龙江省、A 省和辽宁省。
(2)图中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著名的 (重、轻)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南临黄海和我国最大的内海B 海,地处 (低、中、高)纬度地区,作物熟制是 。
(3)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优越,海上运输发达,铁路网密集,资源丰富。C城市 是本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城市,其优势能源是 。
(4)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但多年的发展也使本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图中所示,辽中南地区大部分生态情况属 区。请举例说明该区域生态恶化的原因 。
(5)对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靠海地区可发展造船业
B.大力开采矿产资源,为后续发展储备充足的资金
C.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
湘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单元检测参考简答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如图为我国邻国示意图,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国家是( )
A.苏联、印度、韩国 B.俄罗斯、印度、韩国
C.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韩国 D.苏联、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
【答案】:B。
2.关于东北三省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黑土面积广大
B.东北三省气候冷湿,长冬无夏
C.在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概况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答案】:B。
3.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与海洋性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与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与灾害性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
【答案】:B。
4.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壮族 B.回族 C.汉族 D.藏族
【答案】:C。
5.同学们都听过“黔驴技穷”这个故事吧,故事中的驴是哪里的?( )
A.陕西省 B.江西省 C.贵州省 D.甘肃省
【答案】:C。
6.诗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以下哪个地形区的景色(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答案】:C。
7.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
A.以重工业为主 B.以轻工业为主
C.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 D.轻、重工业高度发达
【答案】:A。
8.哈尔滨经常举行的重大活动是( )
A.泼水节 B.赛龙舟 C.冰雪节 D.那达慕
【答案】:C。
9.东北三省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冬寒漫长 ②雨热同期 ③地形平坦 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10.关于我国北方缺水的原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降水少,径流量小 B.某些河流污染严重
C.植被多,吸收水量大 D.人口稠密,用水量大
【答案】:C。
11.从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描述中,可推断当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为( )
A.耕地 B.林地 C.建筑用地 D.草地
【答案】:A。
12.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地地区,其主要林区为( )
A.东北、西北和南方三大林区 B.东北、华北和西南三大林区
C.华北、西南和南方三大林区 D.东北、西南和南方三大林区
【答案】:D。
13.下列属于农业节水方式的是( )
A.自流灌溉 B.种植耗水量大的植物
C.喷灌技术 D.大水漫灌
【答案】:C。
14.我国北方地区的耕地以什么为主( )
A.水田 B.旱田 C.草地 D.梯田
【答案】:B。
15.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人口密度较低,人均占有耕地多
C.光照条件好,单位面积产量高 D.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
【答案】:A。
16.在某地美食一条街上,来自湖南的小悦看到挂着“鲁菜”、“川菜”、“湘菜”、“粤菜”等招牌的餐饮店。如果他想吃家乡菜,他应该进哪种招牌的餐饮店( )
A.鲁菜 B.川菜 C.湘菜 D.粤菜
【答案】:C。
17.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分布在( )
A.横断山区 B.东南丘陵
C.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D.昆仑山、祁连山
【答案】:C。
18.我国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地区 B.华北和东南部地区
C.西北和华北的边远山区 D.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
【答案】: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等边缘山区。而东南部为人工林区。
故选:D。
19.下列不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A.河流冬季结冰 B.植被类型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D.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答案】:B。
20.“北大仓”的发展方向应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开垦耕地
C.大力发展工业 D.农业现代化
【答案】:A。
21.下列省区中,适宜生产热带经济作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C。
22.我国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
A.有广阔的天然牧场 B.水源充足
C.气候温暖湿润 D.海拔500米以下
【答案】:A。
2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铁路网西部地区稀疏,东部地区密集
B.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均分布在南方地区
C.东北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南地区工业中心较少
D.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答案】:B。
24.东北平原东北部的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C.地势低平,黑土广布 D.日出最早,光照充足
【答案】:B。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5.读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长白山 (山脉) ② 秦岭 (山脉) ③ 内蒙古平原 (地形区)
④ 黄海 (海) ⑤ 华北平原 (平原) ⑥ 大兴安岭 (山脉);
(2)平原⑤地区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春旱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跨流域调水 。
【答案】:(1)写出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长白山,②秦岭,③内蒙古平原,④黄海,⑤华北平原,⑥大兴安岭;
(2)华北平原地区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春旱,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6.我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国,东西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在寻求地域经济发展过中,因地制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读甲、乙两地区图及气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①、②两河流的名称:① 塔里木河 ② 松花江 。
(2)①、②两河流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主要原因有什么不同?
①河流是因为 夏季气温高,高山的冰雪融水多 ;②河流是因为 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多 。
(3)甲、乙两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各不相同。请根据它们的自然条件差异,说出各自主要的农业类型(农业部门):甲以 畜牧业 为主;乙以 种植业 为主。
试分析甲地发展种植业有利的自然条件: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高山的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 。
【答案】:(1)塔里木河;松花江;(2)夏季气温高,高山的冰雪融水多;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多;(3)畜牧业;种植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高山的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
27.读“中国山河图”,完成问题。
(1)图中山脉①为 大兴安岭 ,其东侧的地形区为 东北平原 ,西侧的地形区为 内蒙古高原 。
(2)图中山脉②为 太行山 ,其东侧的地形区为 华北平原 ,西侧的地形区为 黄土高原 。
(3)图中山脉⑤为 秦岭 ,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超过 800 毫米。
(4)图中山脉⑥为 昆仑山 ,⑦为 天山 。
(5)盆地A为 塔里木盆地 ,D为 四川盆地 。
(6)图中C为 青藏 高原,我国最大的岛屿④是 台湾岛 。
(7)山脉③是 巫山 ,地处第 二、三级 阶梯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8)我国东部地区海域分别是:E 渤海 F 黄海 G 东海 H 南海 。
【答案】:(1)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2)太行山;华北平原;黄土高原;(3)秦岭;800;(4)昆仑山;天山;(5)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6)青藏;台湾岛;(7)巫山;二、三级;(8)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8.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央政府制定了重要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根据如图信息,完成以下各题。
(1)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黑龙江省、A 吉林 省和辽宁省。
(2)图中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著名的 重 (重、轻)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南临黄海和我国最大的内海B 渤 海,地处 中 (低、中、高)纬度地区,作物熟制是 一年一熟 。
(3)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优越,海上运输发达,铁路网密集,资源丰富。C城市 沈阳 是本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城市,其优势能源是 煤 。
(4)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但多年的发展也使本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图中所示,辽中南地区大部分生态情况属 极危急 区。请举例说明该区域生态恶化的原因 煤是该地区主要能源,煤炭的大量燃烧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重工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海洋污染,矿产的大量开采,破坏了地表环境等 。
(5)对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B 。
A.靠海地区可发展造船业
B.大力开采矿产资源,为后续发展储备充足的资金
C.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
【答案】:(1)吉林;(2)重;渤;中;一年一熟;(3)沈阳 煤 (4)极危急;煤是该地区主要能源,煤炭的大量燃烧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重工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海洋污染,矿产的大量开采,破坏了地表环境等;(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