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材料
今天我所授的内容是《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幻灯片2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设想。
一、说教材( 幻灯片3 )
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这一课。本课有三部分组成:一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二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三是产生了什么气体。这三部分的内容安排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不断的进行新的探究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幻灯片4 )
认知目标: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如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2.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幻灯片5)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教学重点】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验证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具有什么特性。
四、说学情:( 幻灯片6 )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后的一节探究性实验课。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采用魔术的方式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剧烈反应过程,阐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的变化,分析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变化后产生的物质,经历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体会化学变化的奇妙和有趣。
五、说教法和学法( 幻灯片7)
说教法 本课教学我采用激趣导入、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总结归纳和拓展延伸来完成本课教学。
说学法
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来学习本课。
????六.说教学过程( 幻灯片8 )
?1.魔术导入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的气体吹鼓气球,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前的观察( 幻灯片9 )
学生们在观察活动中,让他们运用各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的方法,例如:看.闻.摸.尝等。重点强调了扇闻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全方位地对小苏打和醋进行观察,了解它们各自的一些特征,同时为后续的对比观察活动提供更多的内容,也更能理解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怎样? ( 幻灯片10 )
小苏打和白醋作为厨房用品,对于学生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可能有学生无意中进行过这样的混合活动,并观察到产生气泡的特殊现象。通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在活动中观察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以后产生的现象.
????4.小苏打和醋混合后产生气体性质的实验活动( 幻灯片11)
?对比活动的内容应该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对产生的气体进行说明,并与空气进行对比,主要通过实验:火柴的燃烧,认识到新生成的气体所具有的显著特点:不支持燃烧。二是像倒水一样,把玻璃瓶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说明这种气体比空气重,并借助教材说明这种气体实际是二氧化碳。三是将混合结果和前一课的混合结果进行对照,认识到小苏打和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的物质。
??5.知识的运用二氧化碳的用途( 幻灯片12 )
???人们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生产出了二氧化碳灭火器,蒸馒头为什么要放小苏打?等。
6.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 幻灯片13)
白醋和小苏打发生的反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此之外,留下的液体,既不是白醋,也不是小苏打,是一种叫醋酸钠的新物质。
7. 请学生揭秘魔术
学生运用本堂课所学知识解释魔术现象
8.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
学生自由发表言论
说板书设计( 幻灯片14)
化学反应
小苏打 + 白醋 二氧化碳 + 新物质
板书设计运用等式的形式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概括。简单清楚,一目了然,方便于学生的记忆。( 幻灯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