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陶罐和铁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陶罐和铁罐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6 21:0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一、课题:《陶罐和铁罐》?
二、教学目的:
1、会认“陶”“懦”“辨”“恼”“耻”“逝”“殿”“掘”“朴”“素”10个生字,会写“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14个生字,积累词语表中“骄傲”等13个词语;?
2、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再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在读中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积累语言;?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陶罐的谦虚有礼与宽容友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懂得和睦相处的道理。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第二课时?
五、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有礼而不软弱。?
六、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所阐述的道理。?
七、教学过程:
课前: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先和大家玩一个小游戏,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表情,能用一个词儿把它描述出来吗?用“我看到---几号表情,我想到---。”这样的句式来回答老师。?(1-微笑、2-吃惊、3-伤心、4-怒发冲冠、5-咬牙切齿、6-泪流满面)?
师: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还会运用,看来平时看了不少的课外书,积累了不少的词语吧!那你们再看李老师脸上的表情,你又想到了哪个词儿?(开心、眉开眼笑)?
师:真会观察,那你们说说,陈老师为什么这么开心??
那是因为咱XX班的孩子会动情的朗读、会积极地思考、会仔细的聆听、敢于大胆的举手回答问题。给这样优秀的孩子们上课,陈老师当然开心啦!我们要上课了,孩子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课中:?
师:上课!?
生:坐端起立,老师您好!?
师:孩子们好,请坐!?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07页,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27课这篇童话故事——陶罐和铁罐。(师板书课题)来,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写陶字时注意里面是个缶字,罐字也是一个缶字边,并且最后一横要稍长,来,一起读读课题。(齐读课题)?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咱们已经学习了本课的生字以及一些词语,那你们还认识这些词语宝宝吗?(出示课件3)和它们打打招呼,哪个孩子愿意来给大家读读?(生读)?
师:你声音不仅洪亮,而且读得很准确,看来这真的难不住孩子们。那你们能将上面的词儿准确无误的填入下面这段话当中吗?谁来试一试?(抽生进行填空)?
师:孩子们也发现了,最后一个空没有词儿供大家选择,所以需要我们小创作家们自己进行补充,你们会想到哪个词儿?(无影无踪)?
师:孩子们真会概括,来,一起读读这句话。(生读)?
师:孩子们,这段话概括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读了这段话,我们知道了,骄傲的铁罐常常奚落陶罐,(生画陶罐、铁罐简笔画)知道什么叫做奚落吗?(嘲笑、看不起、讥笑;如答不出来,则师用近义词的方法进行引导理解。)?
师:没错!那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因为铁罐自认为自己非常的坚固,而陶罐易碎。)(师板书:坚固、易碎)?
师: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坚固是铁罐的长处,而易碎则是陶罐致命的短处。那铁罐是怎样一步一步来奚落陶罐的?孩子们请看自读提示(出示课件4),现在请你们自由的朗读课文第2——9自然段,用“——”画出铁罐说的话,用“~~~~”画出陶罐说的话,开始!(生读并进行勾画)?
师:画好的同学请举手示意老师。谁把你找到的铁罐说的话大声的读出来。其他孩子认真认真倾听,如果她找完了,就请把掌声送给她,没找完的,请举手示意进行补充。(生读)
?师:谁又来读读你找到的陶罐说的话?(生读)?
师:孩子们,现在请你们再快速地读读它们的对话,说说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陶罐:谦虚;铁罐:傲慢。师板书:谦虚、傲慢)?
师:孩子们,我们刚刚从语言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陶罐的谦虚。(师板书:语言)接下来,请孩子们再读这几段文字,?说说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铁罐的傲慢?(傲慢、轻蔑、恼怒)
?师:你抓住了表示铁罐神态的词儿(师板书:神态),你可真会读书!(师用笔在课件上进行词语勾画)孩子们,抓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语气,不光可以帮助我们把人物说的话读好,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人物的心情、性格,帮助我们更好的阅读、理解。?
师:现在请三个孩子分别来读读这傲慢的、轻蔑的、恼怒的铁罐,谁来试一试?(生读)?
师:当你们恼怒时,你的神态、语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给你们一分钟时间酝酿感情,一分钟后,咱们再来读。(生酝酿感情)谁再来试一试?(生读)?
师:读得有感觉了,咱们像XX一样,一起来读读这个恼怒的铁罐。(生读)?
师: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孩子们,那你们再看看这三个词儿,你感受到了铁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铁罐的态度越来越傲慢无礼,越来越咄咄逼人。)?
师: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一起夸夸他!孩子们,在前三句写铁罐的句子的提示语当中,我们都找到了描写铁罐神态的词儿,那孩子们请看第四句话,提示语中有写神态的词儿吗?(没有)那如果我们给它加一个词儿,你会想到那个词儿?(勃然大怒、恼羞成怒、怒不可遏)?(师:那将你的勃然大怒送进句子中去,读读这句话;那将你的恼羞成怒送进句子中去,读读这句话;那将你的怒不可遏送进句子中去,读读这句话;)?
师:我们刚刚从铁罐的语言、神态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孩子们,睁大你们的眼睛,仔细的瞧瞧,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理?(标点符号,铁罐的句子大多都是用的感叹号。)(师板书:标点)?
师:太会读书了!掌声送给他!孩子们,我们知道感叹号的作用是什么?(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情感)?
师:那你们赶紧数数,在这几个句子中,有多少个感叹号?(6个)短短几句话,居然既有六个感叹号!其实,每一个感叹号都暗示着铁罐的傲慢无理。孩子们,你们瞧,标点符号也有它的秘密呢!以后读书时,我们不仅要学会文字背后的意义,还要细细品味标点符号背后的情感。老师现在请一个四人小组来给我们读读这几个句子。(生读)?
师:非常棒!接下来,请孩子们看写陶罐和铁罐对话的句子,同样都是对陶罐和铁罐语言神态的描写,看看有什么不一样?(有很多描写铁罐神态的词儿,描写陶罐的却只有一个——谦虚。)?
师:观察得很仔细,那为什么作者只用了谦虚一个词儿来写陶罐?(因为铁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恶劣、一次比一次傲慢无理,而陶罐从头到尾都很谦虚。)?
师: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孩子越来越多的人爱思考啦!掌声送给他!当铁罐傲慢时,陶罐谦虚地说(生读);当铁罐带着轻蔑的神气时,陶罐还是谦虚地说(生读);当铁罐恼怒时,陶罐依然那么谦虚地说(生读)。你们喜欢这个谦虚的陶罐吗?(喜欢)那谁来读读这个让你们喜欢的陶罐?看来咱们班的孩子都特别的喜欢这谦虚的陶罐,那咱们男女分组读,如果对方读得好,请把你们的掌声送给他们,如果你们觉得还有改进的地方,那请你们再来挑战,听懂了吗?(男女比赛读)?师: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就可以听出来,你们确实非常喜欢这只谦虚的陶罐!那孩子们再看看,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标点符号)?
师:不错!会读书的孩子!那谁来说说这个省略号又是什么意思?(话没说完就被打断。)?
师:被谁打断了?(铁罐)从一个标点符号我们依然可以看出铁罐的傲慢无礼。(生如果提出陶罐说“有什么可吵的呢!”一句也有感叹号时,师:孩子们,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一个句子其实是一个反问句,谁来给它换一个说法,但保持原义不变?(没有什么可吵的。)是的,不错,这就像咱们二年级学的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当中,种葫芦的人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换一种说法就是有几个虫子不用怕。强调我们要和睦相处,没有什么可吵的。)?
师:除了这两处地方不一样,课文中还有吗?仔细地瞧瞧。(称呼。陶罐称铁罐为铁罐兄弟,而铁罐却称陶罐为陶罐子、懦弱的东西!)?
师:一起夸夸他!小小的一个称呼也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孩子们,咱们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称呼甚至标点符号的对比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的谦虚有礼。?
都说咱5班的孩子都特别的爱表演,接下来,我请一个孩子来扮演这傲慢无礼的铁罐,其他孩子,你们都是谦虚的陶罐。(生读)
师:面对铁罐的嚣张傲慢,陶罐谦虚;面对铁罐的自以为是,陶罐谦虚;面对铁罐的咄咄逼人,陶罐依然谦虚。终于到了最后,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许多年过去了,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有趣儿的事呢?请听!(师范读10-11自然段)
现在请孩子们默读课文第12-17自然段,在课文中用“——”画出描写陶罐的词语,用“~~~~”画出描写铁罐的句子,开始!(生默读并进行勾画)?
师:谁来说一说?(陶罐:光洁、朴素、美观;铁罐:连影子也没看到。)这个句子让你想到了哪个词儿?(无影无踪)(师板书)?
师:当看到光洁、朴素、美观的陶罐时,人们都说了什么?我请一个孩子来说。(“哟!这里有一个罐子!”“真的!一个陶罐。”)孩子们再看这两个句子,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来读?(惊讶、高兴)
?师:那谁来动情地读一读?(生读)?
师:读得有感觉了,那奖励你再把下一个句子给大家读读?(“多美的陶罐!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
师:老师很认同你前面的读法,后面的句子可以再读得小心点儿,轻点儿吗?这可是宝贝呀!(生读)?
师:真聪明!一点就会,掌声送给她!受到人们称赞的陶罐开心极了!可是它没有忘记曾经的伙伴铁罐,看看文中的陶罐又是怎么说的?(“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师:那如果你们就是此时此刻的陶罐,你们又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关心、着急)
?师:那你来试试?(生读)?
师:透过这句话,我们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陶罐?(善良、有爱心等)
?师:多么善良的陶罐啊!最后人们找到铁罐了吗?(没有)?
师:来,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生读)那铁罐究竟去哪儿了?小组讨论2分钟。(小组进行讨论)?
师:哪个小组代表来发言?(生反馈:铁罐生锈不见了;躲起来了……)?
师:掌声送给XX,不愧是咱们班的科学小达人!其实,那是因为铁罐是铁制作的,非常容易被氧化,许多年过去了,铁罐层层氧化,直到最后化成了粉末,消失的无影无踪。(出示课件9)孩子们,请看黑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坚固的铁罐经常拿自己的长处去奚落易碎的陶罐,面对铁罐一次比一次傲慢无礼的奚落,陶罐依然谦虚平和。多年以后,陶罐依然还是那么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却消失的无影无踪。孩子们,学了这篇童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有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生反馈)?
师:不错,孩子们谈得真棒!看来今天你们都能从陶罐和铁罐的故事中有所感悟。孩子们,咱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我们每个人都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因此,我们无须为“短”而自卑,更不可因“长”而骄傲。老师希望你们以后都能有一颗谦虚的心去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就像咱们班的班级口号一样不懈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作业处理:
?抄写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动作、神态的词语;
续写这童话故事。
?九、板书设计:?
6、陶罐和铁罐???????????????
陶罐画??????????铁罐画?
易碎?????????????????坚固????????????
语言谦虚平和???????????傲慢无礼??????????
神态???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
?标点?
十、教具:多媒体课件、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