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认识到很多动物都要产卵,且卵有相似的基本构造。
2、知道卵在合适的条件下会发育成动物。
3、知道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一次对动物的卵进行观察和探究的过程。
2、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推测,并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查阅资料寻找证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行。
教学重点:
1、认识到很多动物都要产卵,且卵有相似的基本构造。
2、知道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一次对动物的卵进行观察和探究的过程。
课前准备
生鸡蛋? 熟鸡蛋 培养皿 放大镜 镊子 抹布 碗?
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鸡蛋)板贴:鸡蛋图
知道鸡蛋从哪里来的吗?(母鸡生出来的)那么母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学生说到鸡蛋里出来的,老师就说鸡蛋刚出来就是一只大母鸡了?出来的是小鸡!慢慢长大变成的,是不是这样呢?
2、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小鸡和鸡蛋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小鸡就是从这鸡蛋里出来的!
3、谈话:(师手上拿着一个鸡蛋)既然鸡蛋能孵化出小鸡,那么鸡蛋里面一定孕育着一个新生命,我们把像鸡蛋这一类能发育成新生命的物体称为动物的卵(板贴课题)。在我们生活中,除了鸡蛋你们还认识哪些卵呢?(学生举例)
4、谈话: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动物的卵和大家分享一下(不同种类动物的卵),思考:这些卵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再看一组图片(同种类的卵),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5、谈话:这些卵是怎么孵化出来的?它们有哪些生命特征呢?今天我们就以鸡蛋为例通过寻找鸡蛋的生命特征来了解这些奥秘。(课件出示问题:寻找鸡蛋的生命特征)
(二)引导学生从鸡蛋的外部寻找鸡蛋的生命特征
1、谈话:像这样的鸡蛋(手拿鸡蛋)你们觉得可以从哪些地方寻找它的生命特征?根据学生回答板(贴:外部 内部)
下面我们先试着从鸡蛋的外部来寻找生命特征!(课件出示:鸡蛋的外部寻找生命特征)用什么方法来寻找?(师手上拿着一个鸡蛋)简单交流(眼睛看。就肉眼看吗?还可以借助工具(放大镜)来观察!是一种好的观察方法!耳朵听!鼻子闻,手摸!)在寻找过程中,把你们的发现用文字或简图的方式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比一比,哪一小组发现的最多、最有价值!开始寻找吧!
2、学生观察鸡蛋的外部特征。教师巡视,提醒学生用多种观察的方法来研究。记录员及时记录你们的发现!
3、学生汇报:找到鸡蛋的生命特征了吗?你们用什么方法?发现了什么?
A眼睛观察的方法:用放大镜通过我们的眼睛来观察,发现有一些小斑点,小孔,是吗?(其它小组都观察到了吗?观察到的小组举手!(没有观察到的小组再看看!)你们观察到的这些小孔是什么形状的?(凹进去的、凹凸不平的、圆形的……)科学课上我们把这些小孔称为气孔(板贴:气孔),在蛋壳上有很多的气孔(课件出示放大镜下的气孔和高倍显微镜下的气孔图)蛋壳上为什么要有这些气孔?和鸡蛋的生命特征有什么关系呢?(同意他的说法吗?你真棒!蛋壳上的气孔与外界交换气体就是鸡蛋的生命特征之一!)
B手摸手握的方法: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握不碎?】请一学生上来握鸡蛋(握不碎)为什么使劲用力也握不碎这个鸡蛋?【你从哪里知道的,说说你的理由】哦,这和鸡蛋的结构有关!我们看一下,(手拿鸡蛋)鸡蛋(一头大、一头小),类似于椭圆形。(板贴:椭圆形)。这是鸡蛋的一种自我保护,当我们握住鸡蛋的时候,椭圆形的外壳会分散受到的力,所以鸡蛋不容易碎!里面的小鸡就不会受到伤害,鸡蛋壳的保护作用也是鸡蛋的生命特征之一。
C当学生说到用鼻子闻有味道。什么味道?(腥味)其它小组闻到腥味了吗?闻到腥味的小组举手!(如果有小组没有举手,让这一小组闻闻)都闻到了?教师试着闻一闻,说:确实有微微的腥臭味。
D当学生说到手摇晃鸡蛋能听到里面有响声:为什么手摇鸡蛋里面有响声?什么在响呢?(学生答)哦,你觉得里面可能有蛋黄和蛋清是吗?你怎么知道的?(板贴:蛋黄 蛋清 ?是不是这样呢?等会我们打开看看!)
(三)引导学生从鸡蛋的内部寻找鸡蛋的生命特征
1.引导学生从鸡蛋的内部认识鸡蛋的结构
(1) 谈话:刚才我们从鸡蛋的外部寻找了鸡蛋的生命特征,那么鸡蛋内部有哪些生命特征呢?下面我们就从鸡蛋的内部来寻找。(课件出示:鸡蛋的内部寻找生命特征)
(2)在寻找过程中思考【课件出示问题】:
①鸡蛋内部有几部分组成?(简图或者文字)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②推测各部分在小鸡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讲述:要从内部寻找,首先我们要打开鸡蛋。鸡蛋会打开吗?教师演示打鸡蛋。(这是一个培养皿。一只碗!一个同学扶住碗,组长在碗边上敲击鸡蛋的中间部位,敲开一条缝,对准培养皿放低一点,在逢的两边用力一掰,蛋壳放入碗中,如果不小心弄脏桌子和手,用抹布擦一下)生鸡蛋打开了,为了更好地研究,老师还准备了熟鸡蛋,你们可以对比着从内部来寻找鸡蛋的生命特征。熟鸡蛋在你们的课桌里面。动手试试看!
学生观察生、熟鸡蛋,教师巡视指导【快速巡视一圈,重点指导一组,以备汇报】提醒学生及时记录好自己的发现(重点提醒学生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来表示)!
(4)谈话:找到鸡蛋的生命特征了吗?哪一组愿意上来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机动:1个或2个小组)小组汇报(实物投影上展示实验记录单,带好生熟鸡蛋)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贴:蛋黄、蛋清、胚、鸡蛋膜、气室(学生讲到蛋黄和蛋清就说你们也观察到了这些,刚才哪一小组猜测里面有的?你们小组现在看到了吗?其它小组都看到蛋黄和蛋清了吗?你们凭实际生活经验作出的判断是正确的!擦除问号。)
有没有补充的地方?这些结构分别在哪里?指给大家看看!下面同学注意观察(学生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①(学生实物投影展示胚):蛋黄上有一个小的亮点,你们刚才观察到了吗?观察到的小组举手!这个小亮点,我们称它为胚(板贴)
②(学生实物投影展示气室实物)在蛋白和蛋壳中间有个空隙,空洞,你们刚才观察到了吗?观察到的小组举手!(如果有小组没有举手,让这一小组观察!)我们把它叫做鸡蛋的气室!(板贴)
③鸡蛋膜在哪里呀?看看刚才你们打碎的鸡蛋壳,看到膜了吗?用镊子撕下下看看!撕下来的小组举起来给大家看看!我们来看看这就是鸡蛋的鸡蛋膜!(用镊子撕下鸡蛋膜实物投影)
④其它小组有没有不同的发现?(学生补充说明)
(5)小结:你们真棒,观察到了这么多鸡蛋的结构。
2.引导学生讨论推测鸡蛋的结构和小鸡孵化的生命特征关系
(1)提问:鸡蛋的这些结构在小鸡孵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小组讨论推测一下。
学生讨论后回答,你觉得它们起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把说出来的作用板贴在黑板上)说说你的理由?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2)究竟是鸡蛋的哪一部分发育成了小鸡?你们这些猜测是不是正确?科学家已经拍摄、放大了小鸡孵化过程的图片,我们来看一下【课件播放小鸡孵化过程图片】边看边讲述:
这是鸡蛋孵化的第1天(课件出示图片),大家可以看到在它的中间,这边有白白的一个点,这是胚。注意观察胚和蛋黄的变化!
第4天(课件出示图片),哪里发生了变化?第七天(课件出示图片),哦,胚已经变了,是吧?蛋黄上面布满了什么?(血管)这些血管在干什么?(吸收营养)吸收谁的营养?(蛋黄)血管吸收了营养了给谁?(胚)
第11天(课件出示图片)蛋黄越来越小了,血管变得越来越粗,看这根血管通向胚,吸收的营养都给了胚。
第15天蛋黄的颜色怎样了?(变浅了)为什么会变浅?里面的营养被胚吸收的差不多了。蛋白也减少了!
第18天小鸡快成形了,蛋黄也慢慢消失了!
第21天的时候小鸡出来了!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鸡蛋的结构和小鸡孵化的生命特征关系
(1)(课件出示变化流程图)根据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你们觉得刚才的推测中,哪一部分发育成了小鸡?(胚)蛋黄呢?(提供营养)蛋白呢?蛋白里面有什么成分?看看你们碗里的蛋清!(提供营养和水份 ) 鸡蛋膜呢?想象下我们冰箱里用的保鲜膜?(保护和使营养物质不流失)
(2)谈话:老师这里还准备了一些鸭蛋、鹌鹑蛋、鸽子蛋的卵,请大家比较一下,和鸡蛋有什么相同不同之处?(板书:卵 相似的结构)它们的孵化需要什么条件呢?(板书:时间、条件)
(3)你看,小鸡的孵化需要整整21天,多么不容易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鸡新生命诞生的全过程。(课件播放小鸡孵化录像)。多么可爱的小鸡呀,一个可爱的小生命诞生了!
(4)谈话:象小鸡这样孵化的动物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吧!(视频),
(5)小结:我们把象青蛙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卵生。
(四)拓展延伸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从鸡蛋的外部和内部寻找了鸡蛋的生命特征, 你对鸡蛋有了哪些了解呢?
2.你有动物的卵还有哪些疑问?我们下次有时间再研究。或者课后你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
3.学生整理桌面
板书设计
动物的卵
卵 →动物(卵生)
↓
相似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