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 学 设 计
课时内容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的第2课,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观察岩石和怎样识别它们。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地球科学来建构的。本课是在初步了解岩石的基础上安排的,旨在带领学生认识到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的相关知识。
本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有:(1)感受岩石的特征;(2)确定观察岩石的方法;(3)实验探究;(4)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并深入探究;(5)鉴别名称。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岩石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岩石是一种大家经常能见到的东西,说陌生是因为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学生来学,还处于表面的认知状态,只是一些零碎、杂乱、单一的片断,对于岩石的特性,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本课将引导学生认识这几种常见岩石的特性,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这也为今后理解岩石的特性和成因之间的关系奠定一定的基础。
课时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初步认识砾岩、石灰岩、花岗岩、板岩、页岩等常见岩石的关键特征。
2、过程与方法:观察几种常见岩石,描述它们的层理、颜色、颗粒、软硬、滴酸反应等;会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初步鉴别岩石。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各种观察、比较的方法对研究岩石的重要性;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与评价,增强学习合作、探究、质疑、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描述、记录、表达5种岩石的显著特征。
教学难点:
归纳同种岩石的共同关键特征,并据此鉴别岩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岩石特征观察记录单”汇总单,岩石盒,岩石卡片,大量清水;
学生分组实验准备(8套):
材料盒,砾岩、石灰岩、花岗岩、板岩、页岩各一块依次标上编号1-5,稀盐酸(装入小烧杯中,配有胶头滴管),放大镜,回形针,小刀。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请一位同学向到场的家长、老师们介绍自己的一位好朋友,要求描述出来,请大家猜。
引出本节课的探究内容。
一生描述,其他学生与大家一起通过观察猜出他(她)描述的好朋友是谁。
认识到应该怎样抓住人(以及物体)的特点进行描述。
二、
师
生
互
动
合
作
交
流
(1)游戏感受岩石特征
出示5种岩石的图片。请一位同学上台,面对同学们看一个岩石(用盒子遮住),对大家描述,请大家猜一猜他(她)看到的是几号岩石。
在仔细听台上同学描述的同时,认真观察图片上岩石的特点,进行推理。
思考与讨论:要在描述时抓住岩石的什么特征呢?
得出:可以描述岩石的形状、颜色、颗粒粗细等。在老师的提示下知道还可以滴酸鉴别。
(2)确定观察岩石的方法
出示图片带领学生了解什么是岩石的层理,怎样鉴别岩石的软硬程度。
问:我们在观察岩石的特征时要按照什么先后顺序吗?为什么?
提示注意事项。
知道层理、软硬特征也可以描述岩石。
先看、摸,再刻,最后滴酸,给出原因。
注意滴酸、小刀与回形针使用的安全操作,(1)滴酸的安全:稀盐酸具腐蚀性,谨慎实验,胶头滴管不可直接放在桌子上,若不慎将稀盐酸弄到皮肤或眼睛里,需用大量清水冲洗(教室里备有)并告知老师;(2)小刀、回形针的安全:小心使用,轻拿轻放轻收,实验完成立即收起。但也不去惧怕它们。
(3)实验探究
出示“岩石特征观察记录单”,简述填写要求。并提出:找出每一个岩石最明显的特征,上台在汇总单上贴出来。
全班巡视、指导实验。
知道怎样填写记录单。
每组队长上台领取实验材料,分组实验。填写记录单,组内达成一致,找出每一个岩石最明显的特征,组长上台在汇总表上张贴。
(4)讨论结果深入探究
指导学生看大的“岩石特征观察记录单”,问:为什么将圆片贴在了这些格子里?如果给你一张大圆片,要能代表大家的意见,你会贴在哪里?说说你的想法。
述:我忘了告诉大家,这5块岩石中有两块是同一类的。你为什么认为这两块是同一类?
看汇总单,观察圆片贴的位置,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出认为是同一类的两块岩石编号,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请学生上台看卡片,说岩石的特征,大家猜。
再次猜岩石,这次可以快速由特征得出结果。
问:我们能根据岩石的特征去鉴别它们的名称吗?
阅读“岩石分类”,鉴别出1-5号岩石的名称。
三、
课下阅读
谈谈收获
请学生课下阅读单元资料库《岩石的成因和分类》。
课下阅读,了解在地球运动变化中不同类别岩石的形成原因。
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从知识、方法等方面谈谈感受与收获。
附一:岩石特征观察记录单
队 姓名: 年 月 日
岩石特征观察记录单
岩石编号
有形状
层理
颜色
(自己填写)
颗粒粗细
软硬
滴酸
冒气泡
备注
有层理
无层理
粗粒
中等
细粒
较硬
较软
1
2
3
4
5
Note:在符合的格子里画“√”。
附二:岩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