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10.2.1中和反应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Zn+2HCl===ZnCl2+H2↑
B.AgNO3+HCl===AgCl↓+HNO3
C.Mg(OH)2+2HCl===MgCl2+2H2O
D.2NaOH+SO3===Na2SO4+H2O
2.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Fe B.Ba(NO3)2
C.Na2CO3 D.NaOH
3.人被蚊子、昆虫叮咬之后,皮肤红肿疼痛,这是因为被注入了一种叫做蚁酸的物质。此时可以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水 B.肥皂水
C.橘子汁 D.米醋
4.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
A.CO2、NaOH、FeCl3
B.HNO3、K2SO4、Ba(OH)2
C.HCl、NH3·H2O、CaCO3
D.H2O、KOH、(NH4)2SO4
5.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
A.烧碱(NaOH) B.小苏打(NaHCO3)
C.石灰石(CaCO3) D.熟石灰[Ca(OH)2]
6.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需要加入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A.Fe和CuSO4溶液 B.Zn和稀H2SO4
C.NaOH溶液和稀盐酸 D.澄清石灰水和CO2
7.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碱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熟石灰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C.食盐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稀盐酸溶液用于清除铁锈
8. 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X+碱→盐+水 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
A.HCl B.CO
C.NaOH D.CaO
9.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盐酸有挥发性
B.HCl分子在运动
C.Y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Y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
10.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肥皂水来消除蚊虫的叮咬的痛痒
C.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D.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11.下列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B.新制的松花皮蛋往往因碱性过重而略带涩味,食用时可加适量的食醋
C.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可减轻痛痒
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12. 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会立即产生沉淀
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氧化铜,无明显现象,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镁
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有蓝色沉淀,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两种溶质
D.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2NaOH===2NaCl+Mg(OH)2↓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3. 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
(3)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能与KOH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应,应是_______(填序号)。
①HNO3 ②CuSO4 ③CaCl2
14.请选择适当的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
(1)2KOH+H2SO4====_________+2H2O
(2)2NH3·H2O+H2SO4====_________+2H2O
(3) NaOH +____________====NaNO3+H2O
(4)____________+ 2HCl ====CaCl2+2H2O
15. 某同学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Zn片,产生气泡
16.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终溶液变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农业生产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改良酸性土壤。
(2)工业上常用熟石灰来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医疗上:①常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片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用牙膏、肥皂水等________性物质中和蚊虫叮咬后留在皮肤中的蚁酸。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8.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反应是否发生,丽丽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玻璃棒在实验中的作用及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观察到烧杯中溶液颜色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4)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华同学设计中和反应实验操作:向氢氧化钠溶液中直接滴加稀盐酸。为确定氢氧化钠是否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倒入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1)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取少量滴有酚酞的反应后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来证明盐酸过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Zn片,产生气泡
(3)请你设计另外一个实验探究稀盐酸和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四、计算题(6分)
20. 某实验小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8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当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稀硫酸62 g。请你计算:
(1)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CDBCDC 7-12 AADDDB
二、填空题
13. (1)OH- Na+
(2)HCl+NaOH===NaCl+H2O
(3)①
14. (1)K2SO4 (2)(NH4)2SO4 (3) HNO3 (4)Ca(OH)2
15.(1)HCl+NaOH===NaCl+H2O (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BD
16. (1)氢氧化钠(或NaOH) (合理即可)
(2)NaOH+HCl===NaCl+H2O(合理即可)
(3)不能 酚酞溶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呈无色
17. (1)熟石灰
(2) Ca(OH)2+H2SO4===CaSO4+2H2O
(3)Al(OH)3+3HCl===AlCl3+3H2O 碱
三、实验探究题
18. (1)滴瓶 烧杯
(2)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
(3)由红色变成无色
(4)NaOH+HCl===NaCl+H2O
19. (1)稀盐酸过量
(2)B、D
(3)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或CuO等) 无气泡产生(或固体不溶解)
四、计算题
20. 解:(1) 8
(2)设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142
8 g x
= x=14.2 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0%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