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2、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点知识梳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特征 时间 背景原因 主要表现 主要影响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自然经济逐渐瓦解。(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中国产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
初步发 展 19世纪末(甲午战后) (1)西方列强对华加紧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民间出现办厂热潮;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领导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短暂春 天 1912—1919(一战期间) (1)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4)“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实业团体涌现、实业家爱国精神)(5)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部条件、根本原因) (1)面粉业和纺织业等轻工业发展较快(2)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发展。 (3)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如张謇、周学熙)(4)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中国共产党诞生提供物质和阶级基础
较快发 展 1927-1936(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1)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国家基本统一 (1)棉纺织业、面粉业继续发展(2)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3)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工商业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但没有成为中国近代化的主导;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残酷打 击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2)沦陷区:日本的破坏、吞并 (3)国统区: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官僚资本压榨民族企业 ( 同前(2)(3)
陷入绝 境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1)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取得在华政治、经济特权。(2)官僚资本主义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3)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急剧膨胀。(4)内战的破坏 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走向新生 过渡时期(1949--1956) 合理调整工商业政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经济基本消失 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动动手】1、根据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绘制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图
2、根据以下示意图,推测出近代中国的五种经济形态
①自然经济 ②洋务经济 ③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⑤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总结归纳】1、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哪些特征?
(1)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薄弱);后天畸形(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分布结构——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3)从发展历程看:曲折发展
2、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阻碍因素:
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薄弱,行业、地域分布不平衡。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
③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2)推动因素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者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②政府的支持。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力量源泉。
⑤国际环境.如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⑥政治运动的推动。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如何?
地位:代表新的进步的经济因素,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曲折发展,始终未占主导地位,难以独立发展
作用总括:瓦解封建经济,推动工业化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侵略;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奠定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动摇封建正统思想,解放思想;但始终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史料解读】
材料一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 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 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材料二 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历史必修二教材(人教版)
(1)依据材料一,从经济结构的角度说明1895~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的三类企业发展情况并指出其原因。(11分)
(2)依据材料二,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
(1)情况:民族资本主义(商办)企业发展较快,所占比重上升;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在中国近代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严重下降;外企一直占据主导。(3分)
原因:商办企业: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减少了发展阻力,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实业救国的推动。(4分)
官办、官督商办企业:洋务运动的破产,官办企业的高潮逐渐褪去。(2分)
外企:《马关条约》给予列强在华开办工厂的特权。(或:列强对华资本输出)(2分)
(2)因素: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的掠夺);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3分)
材料三 近代的新式工业,是以机制品为主的。自非旧式的手工业所能与之竞争。经营新式工业,既需人才,又需资本,中外初通时的工商家,自不足以语此,自非赖官方提倡不可。然管家的提倡,亦殊不得法。同治初年,制造局、造船厂等的设立,全是为军事起见,不足以语于实业。光绪以后所创办的开平煤矿、湖北铁厂、纱厂等,亦因办理不得其法,成效甚少。外货既滔滔输入,外人又欲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利用我低廉的劳动力,且省去运输之费。自咸丰戊午(1858年)、庚申(1860年)两约定后,各国次第与我订约,多提出此项要求。中国始终坚持未许。到光绪甲午,和日本战败,订立《马关条约》,才不得已而许之。我国工业所受的压迫,遂更深一层,想挣扎更难了。然中国的民智,却于甲午之后渐开,经营的能力,自亦随之而俱进。近数十年来,新兴的工业,亦非少数,惜乎兴起之初,未有通盘计划,而任企业之家,人自为我,大多数都偏于沿江沿海。(民国)二十六,战事起后,被破坏的,竟达百分之七十。这亦是一个很大的创伤。 ——吕思勉《中国通史》
(3)材料三反映出“官家提倡”的新式工业的经营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何内容?(6分)
(4)甲午战后,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这与材料本身“我国工业所受的压迫,遂更深一层,思想挣扎更难了”的判断是否矛盾?(2分)请说明理由。(8分)
(5)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4分)依据材料,试分析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6分)
(3)阶段:两个阶段。(2分 )
内容:前期主要为近代军事工业;(2分)后期主要为近代民用工业。(2分)
(4)判断:不矛盾。(2分)
理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争相在中国投资办厂,加紧资本输出,(2分。或答“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或“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便利了列强的商品倾销”均可得分。)严重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2分)同时期列强侵略客观上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2分)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使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2分)
(5)特点:曲折发展;发展不平衡。(4分)
因素:缺乏资金和人才,先天条件不足;封建势力的阻碍;列强的侵略;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战争的破坏;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实业救国思潮等等。(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其他答案属材料范围内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选做题】1、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B )
A.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洋务企业产生
C.工业革命——鸦片战争????????????????????????D.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2、1902年荣德生说:“民以食为天。机制面粉质细色白,必定会代替土粉。……外国人以‘洋人食用’为借口……朝廷对面粉是不抽税的,开粉厂有利可图。”他还忘不了在香港码头上看到轮船上装的多是面粉,那面粉是从英国、美国运来的。下列不能反映荣氏兄弟准备投资办厂的原因是( C )
A.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外商企业获利的刺激
3、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 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岛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竞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以上材料从实质上反映了 ( B )
A.张謇创办的企业带有官办性质????????????B.封建势力阻碍了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C.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日趋激烈D.实业家利用政府权力提高商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