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6 20:1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当人们有闲情逸致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时,一种无限舒适和遐意便会油然而生,苏东坡也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竹,以其神姿仙态,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之美,令人心驰神往,又以虚而有节,疏疏淡淡,不慕容华,不争艳丽的品格,与古代贤哲“非淡泊无从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情操相契合,故古人有“君子比德与竹”的名言
王维
走进诗人——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外号“诗佛”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该诗作于王维隐居辋川别墅时。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在辋川别墅,与友人常泛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创作背景
重点字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交流讨论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幽篁

深林

明月
幽静的竹林
古朴的琴
深远的林声
避世隐居的人
明亮如水的月光
幽静的竹林
古朴的琴
深远的林声
避世隐居的人
明亮如水的月光
译文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里。
我弹着琴还不时地吹着口哨。
竹林很深,没有人知道,
只有那天晚上的月亮将我相照


山、河、泉、溪、桥、
樵夫、渔翁、山客、隐者、
松、竹林、树林、草、各种山中植物、
明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花草香、鸟鸣、猿啼等
山水诗的典型意象
小话山水田园诗
景物、人物、植物、其他自然现象
田园诗的典型形象
景物、人物、农具、植物、动物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
3、农具:耒耜、锸、锄头、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粟、桑、麻、菊、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
1.视觉角度:开阔、优美?
2.听觉角度:宁静?
3.整体感觉:恬淡、闲适、富有生
机或农村气息??
宁静、静谧、纯朴、自然、美好、平和、和谐、恬静、幽雅、空灵、安逸、安详、
清幽、明净、飘逸、清新、清淡、旷远、雄奇、迷离、孤寂、凄凉、凄清、萧瑟
1.山水自然的喜爱。
2.祖国河山的热爱。
3.田园生活的向往。
4.官场仕途的厌倦。
5.现实生活的不满。
6.出仕入仕的矛盾。
7.哲理禅意的寄托。
8.劳动人民的歌颂。
一、四结合: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相结合,点面(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相结合,动静结合。
二、表现手法:渲染、烘托、衬托、反衬、对比、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白描
三、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 、层次来写:远近高低俯仰平 时间、空间
四、感观的角度——诸觉结合或通感: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
五、色彩:注重色彩的明暗、多样与谐调。
六、情景关系: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景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炼字炼句(赏析)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第一句的“独”是“孤独”的意思吗?
描写作者隐居生活。
炼字炼句(赏析)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该诗的后两句。
描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天上的于明月当做心心相印的知己,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悠然自得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
诗歌鉴赏
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诗人在竹里馆与竹林、明月相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悠然自得的心境。

请齐读课文感悟诗意。
艺术特色
动静结合
视听兼有
情景交融
诗中有画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全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课堂检测
1、诗中表现作者安闲自得生活的诗句是:
2、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3、王维《竹里馆》中写月夜
竹林的幽静,以“ ”
来反衬。
弹琴复长啸
4、全是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
境?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
词语有哪些?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悠然自得、自在和愉悦的心境。“独坐”、
“弹琴”、“长啸”。
观动画,复习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