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6 15:1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传染病及其预防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组号:_________




1.传染病的病因是什么?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3.如何预防传染病?



学习指导一
阅读教材P72-73,回答:
1.什么是传染病?什么是病原体?



2.教材图8-1中这几种病原体能引起什么疾病?


学习指导二
阅读教材P73-74,回答:
1.传染病流行有哪几个基本环节?


2.什么是传染源,什么是易感人群?



3.传染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学习指导三
阅读教材P75-76,回答:
1.列举出日常生活中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






学习任务一
阅读教材P73-74“资料分析”,讨论
(1)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2)资料2中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认识。


(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要经过哪些环节?



(请大胆写出你的疑问,我们共同探讨吧!)



基础自测(A)
1.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乙肝病毒的携带者 B.艾滋病病毒
C.患手足口病的儿童 D.流感患者
2.对患有人禽流感会怀疑携带人禽流感病毒的家禽进行焚毁处理,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者 D.清除病原体
3.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 B.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
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D.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
4.被“疯狗”咬了会的狂犬病,“疯狗”是(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媒介 D.传播途径
5.坚持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多种传染病。这项措施属于( )
A.杀死病原体 B.保护易感人群 C.控制传染源 D.切断传播途径

拓展延伸(B)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疾病,从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病人到2012年底,全球已有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400万人,每天有15000人以上被感染,每分钟都有人死于艾滋病。截至2012年10月底,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92191例,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383285例。其中部分感染者并不知晓自己已经被感染。
(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传染源是_____________,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易感人群是_____________。
(2)下列行为容易感染艾滋病的是( )
A.与艾滋病患者交谈和一起用餐 B.与艾滋病患者握手
C.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D.与艾滋病患者一起开会和学习
(3)为了进一步减少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国外一切血制品,这是采取_____________的预防措施。
(4)如果你周围的某人的了艾滋病,你会如何对待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自主学习】
学习指导一
1.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2.结核杆菌引起肺结核,蛔虫卵引起蛔虫病,艾滋病病毒引起艾滋病。
学习指导二
1.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2.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为传染源;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3.水传播、空气传播、饮食传播、虫媒传播、接触传播等等。
学习指导三
1.戴口罩以及消毒来阻止传染源传播,增强体质来增加免疫力。
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流行性感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这条途径传播。老人和小孩免疫力弱,属于易感人群。
(2)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这样的方式。
(3)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基础自测(A)
1.B 2.B 3.C 4.B 5.D
拓展延伸(B)
(1)人体免疫缺陷病毒;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老人或小孩及免疫力差的人
(2)C
(3)控制传染源
(4)友好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