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三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修三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共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6 13:2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人教版 选修三 新授课
一个充满干货的公众号
转入人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
胰岛素
亲,您订购的胰岛素正在努力生产中,请耐心等待呦!
章前:科技探索之路—生物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
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1978年, Goeddel等,人胰岛素的发酵生产成功
1982年, 重组DNA技术生产的药物-人胰岛素进入商品化生产。
章前:科技探索之路—生物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
1、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在 和
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主要内容:
农业生产上
医药
2、生物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 ,也可能
在 给人类带来潜在危害。
3、科学家除了要对自己的 负责,还应该
对 负责,即向公众传播正确的 ,以引导公众理性地,负责任地参加讨论。
使用不当时
造福人类
科学知识
科学研究行为
社会
章前:科技探索之路—生物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
【复习提问】
1、什么是转基因?什么是转基因生物?
通俗的说,就是一种生物体内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或同种生物的不同品种中的过程称为转基因;转基因生物就是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生物。
2、转基因技术所用的遗传学原理是什么?
DNA重组技术
3、你知道的转基因生物有哪些?
转基因猪、转基因鸡、转基因牛、转基因金大米、转基因棉花、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等
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一)、微生物方面
微生物方面:可清理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
(一)、微生物方面
①转基因啤酒酵母,减少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
啤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自身代谢可产生双乙酰。
双乙酰是酿酒行业的工艺术语,当其在啤酒中的含量超过一定浓度(0.15mg/L)时,啤酒就会出现一种馊饭味。
在啤酒发酵的前期,双乙酰含量很高,发酵后期,酵母重新吸收后,将其还原成丁二醇
(一)、微生物方面
②构建基因工程菌生产氨基酸
(一)、微生物方面
③用基因工程菌生产药物
使用重组DNA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生化药物
(一)、微生物方面
③用基因工程菌生产药物
基因工程制药几乎涉及各种类型疾病的治疗。例如:
人胰岛素、
人生长激素、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
乙肝疫苗、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GM-集落刺激因子(GM-CSF)、
组织溶纤酶原激活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一)、微生物方面
思考:为什么对微生物的基因改造是基因工程中研究最早、最广泛和取得实际应用成果最多的领域?
四个优点:
①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
②生长繁殖快
③对环境因素敏感
④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
(二)、转基因动物方面
①将生长激素基因、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等转入动物体内
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猪
转入外源生长激素基因的“超级小鼠”
(二)、转基因动物方面
②将某种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培育抵抗相应病毒的新品种
英国科学家正在培育抗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转基因鸡。

科学家们已经通过添加遗传物质片段的方法,使鸡细胞具备了抵抗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能力。

这项技术如果经实验证明成功,还可以用来培育抗其他类型禽流感病毒的转基因鸡。
(二)、转基因动物方面
③建立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二)、转基因动物方面
③建立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是采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模拟人类疾病的病因,使动物罹患人类疾病,在实验室内再现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的研究工具。

在新型冠状病毒科技攻关中,动物模型是阐明感染与发病机制、传播途径、疫苗和药物评价的基础。
(二)、转基因动物方面
③建立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APP/PS1小鼠(AD)双转基因的小鼠可表达突变的人类早老素(DeltaE9)和人鼠淀粉样前蛋白(APPswe)融合体
(二)、转基因动物方面
③建立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APP/PS1 小鼠应用领域
?1) 老年痴呆症的人/鼠基因同系物研究
?2) 老年痴呆症和神经退行性变化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三)、转基因植物研究成果
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奈储藏等新性状的作物.
转基因水稻
转基因棉花
转基因金大米
(含胡罗卜素)
抗癌抗衰老的紫色西红柿
(三)、转基因植物研究成果
转基因大豆可以抵抗杀草剂——草甘膦(毒滴混剂)。同时出油率比普通大豆高3~5%。
(三)、转基因植物研究成果
彩色土豆(中)与紫色土豆(左)、普通土豆对比
彩色土豆的营养价值更加丰富,含有花青素。
花青素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可增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弹性,可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预防癌症、心脏病、过早衰老和关节炎等。
(三)、转基因植物研究成果
1997年耐贮存番茄
利用转基因技术显著抑制番茄中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量。
原理是什么?
(三)、转基因植物研究成果
(三)、转基因植物研究成果
我国市场上有哪些转基因农产品?
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发放7种转基因植物的农业转基因生产安全证书。
(三)、转基因植物研究成果
截至2017年,获准商业化种植农作物:棉花和番木瓜
1997年耐贮存番茄
抗虫棉花
(三)、转基因植物研究成果
7种获得生产安全证书的农业转基因植物。
1999年矮牵牛
抗病辣椒
(三)、转基因植物研究成果
7种获得生产安全证书的农业转基因植物。
2006年的转基因抗病番木瓜
(三)、转基因植物研究成果
7种获得生产安全证书的农业转基因植物。
2009年的抗虫水稻
转植酸酶玉米
(三)、转基因植物研究成果
7种获得生产安全证书的农业转基因植物。
那么,进口转基因农产品有哪些品种呢?
转基因棉花
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油菜、甜菜
进口安全证书
(仅限于加工原料)
(三)、转基因植物研究成果
基本是转基因棉花的纤维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法律规定,进口用做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不得改变用途,即不得在国内种植。我国至今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种植。
(三)、转基因植物研究成果
转基因生物安全吗?
食用后会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性伤害?
重组DNA会不会侵入环境中的微生物体内,而使之变成新的致病菌?
转基因生物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二、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转基因生物为什么会引起人民激烈的争论?
※ 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基因
的调空机制都了解的相当有限;
※ 转移的基因虽然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但不
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 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往往是随机的.
当人们面对原本是自然造就的生命形式被人为改造后具有了全新的现实时,出现激烈的争论是难免的。
a.不吃(反方)
b.可以吃(正方)
a.有威胁(反方)
b.不威胁(正方)
a. 破坏环境(反方):
b.不破坏环境(正方):
P88 小资料 修改后添加内容
科学家如何防止基因污染的?

其中一种方法:我国科学家将来自玉米的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中,由于α-淀粉酶基因可以阻断淀粉储藏使花粉失去活性,因而可以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
你如何看待转基因生物呢?
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如何理性看待呢?
①需要建立再完备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即清晰的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
②应该看到人们的观点受到许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③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
社会舆论导向正确了,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促进科学的发展;相反,可能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2、我国的方针政策是什么呢?
①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
②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
③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督
社会舆论导向正确了,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促进科学的发展;相反,可能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3、我国在监管转基因技术方面都有哪些措施呢
①制定相应的法规,既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②成立了专门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为促进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3、我国在监管转基因技术方面都有哪些措施呢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标识管理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2.完善相应的法令法规,利用法制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3.增强科学家的法制意识,提高科学家的研究道德水平。
修改前教材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