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1.了解“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和青蒿素;认识科学技术重要作用,分析建国后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2.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
3.了解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突出事迹。
学习目标国防科技之“两弹一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1.什么是“两弹一星”?2.“两弹一星”成就有哪些?“两弹一星”现在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核弹,另一弹专指导弹。“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世界第五阅读材料,合作探究3.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材料一:1945年,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的原子弹,加快了世界大战结束的步伐,也拉开了核竞赛的序幕;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从战争废墟上刚刚站立起来,战火又烧到了鸭绿江边,麦克阿瑟甚至扬言要在中朝边境建立“核辐射带”……
中国需要和平,但和平需要盾牌。 材料二:中国要是没有原子弹这个东西,人家就要欺负我们。
——毛泽东 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加强中国的国防力量,保卫国家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国防科技之“两弹一星”阅读材料,合作探究4.原子弹成功的意义?我国的核政策:
我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国防科技之“两弹一星”5.“两弹一星”代表科学家? 邓稼先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读理论物理,不到两年便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谢绝恩师的挽留,毅然回国。
1958年开始主持核弹研究。在飞沙走石的戈壁,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美国海军部次长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 终于回到祖国。之后,在他的带领下,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卫星先后实验成功。钱学森国防科技之“两弹一星”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思考:研制两弹一星,我国科学家付出了及其艰辛的努力,你从邓稼先和钱学森身上看到了什么?国防科技之“两弹一星”你知道什么是导弹吗? 导弹,是一种会自动寻找目标的飞行武器。发射后会根据目标位置的变化,及时转弯、爬高或俯冲去追踪目标。
按发射点与目标点的不同,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地、舰对舰、舰对空等导弹。
按照作战使用的目的不同,又分为战略、战术导弹。
按照射程分近程、中程导弹、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此外还有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之分。知识超链接国防科技之“两弹一星” 1986年,根据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建议下,我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并且因为四位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而得名“863计划”。“863计划”相 关 史 事术技物生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术技化动自能源技术新材料海洋技术激光技术“973计划” 1997年我国制订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与重要科学前沿等领域展开研究。相 关 史 事
从“东方红”
——漫步太空“神舟1号”飞船发射升空 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我国第一艘航天试验飞船“神舟1号”在酒泉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向茫茫太空的一次历史性跨越。国防科技之“两弹一星”1.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 )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航天员(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让我们记住国防科技之“两弹一星” 民生科技之杂交水稻 袁隆平 3.他被誉为
“ 之父”杂交水稻1.右图人物是谁?2.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阅读教材,自主学习1973年10月,
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民生科技之杂交水稻 科普小园地水稻品种分为籼型、粳型和糯型三种,
加工成籼米、粳米和糯米。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优点是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广,亩产增产20%--30%,被称为“东方魔稻”1979年5月,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成尔其访华时,我方送给他1.5千克杂交稻种。这些种子被带回美国试种后,表现出明显优势,比美国当地水稻良种增产33%~93%。这引起了威尔其极大兴趣。
1980年,威尔其来华与中方正式签订了中国杂交水稻的技术转让合同。这是我国农业第一个对外技术转让合同。袁隆平等人也应邀赴美国进行技术指导。民生科技之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面积的50%,累计推广60多亿亩,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多万人。 如果将常规稻全部换种杂交稻,全世界水稻总产量可翻一番,能多养活10亿人口。杂交水稻的推广民生科技之杂交水稻 4.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袁隆平培育成功的籼型杂交水稻有什么意义?1.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
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袁隆平2.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赞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意义: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右)民生科技之杂交水稻 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屠呦呦与青蒿素“青蒿素 ——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为人类生命健 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民生科技之青蒿素屠呦呦与青蒿素诺贝尔医学奖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 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民生科技之青蒿素1.“双百”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文学领域出现繁荣景象文化事业的发展2、成果《东方红》《茶馆》《红岩》、《青春之歌》《林则徐》、《英雄儿女》文化事业的发展
红岩青春之歌茶馆东方红文化事业的发展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反映了改革时代的风貌。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3、改革开放后 (2)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文化事业的发展请大家结合生活,说一说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文化事业的发展两弹一星漫步太空杂交水稻青蒿素文化成就课堂小结文 化 自 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
国
防
科
技
民
生
科
技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首先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科技成果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实现爆炸
C.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D.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洲际导弹核武器A2、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因为这一天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日子,它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在( )
A.1960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 D3、“两弹一星”工程中,为国家的国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代表有( )
A.邓稼先 钱学森
B.杨利伟 钱学森
C.翟志刚 杨利伟
D.邓稼先 袁隆平A4、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他是( )
A邓稼先 B焦裕禄 C袁隆平 D汪道涵C5、下列各项成就属于20世纪60年代的有( )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④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C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