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守株待兔一课一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守株待兔一课一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6 21:4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测试题-第5课 守株待兔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借助zhù shì(    )读懂课文,是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之一。
2.幻想不劳而获的人,最终是shǒu zhū dài tù(      ),一无所获。
二、读句子,判断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三、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释。

1.田中有株。(  )
A.树桩  B.量词
2.因释其耒而守株。(  )
A.因为  B.于是
3.而身为宋国笑。(  )
A.身体  B.自己
四、理解句意,选择正确的答案。
1.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天,一只正在走路的兔子碰到了一棵树,折断了脖子,死掉了。
B.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掉了。
C.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到了一棵树,折断了脖子,死掉了。
2.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理解正确的是(  )
A.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他的身体也成为了宋国的笑话。
B.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他的生命成为了宋国的笑话。
C.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他自己也被宋国人笑话。


五、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这则寓言选自(  )
A.《孟子》  B.《韩非子》  C.《战国策》  D.《论语》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填序号)
______(起因)   ______(经过)   ______(结果)
A.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B.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C.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是(    )。(多选)
A.幻想兔子撞死在树桩上的事情能经常发生。
B.对于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
C.把偶然发生的事当必然来看待。
D.幻想不劳而获,结果一无所获。
4.我想对农夫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截竿入城

鲁有执①长竿入城门者,初②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③有老父④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⑤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执:握,持,拿着。 ②初:开始时,文中表示第一次。
③俄:一会儿,不久。④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⑤以:用,使用。
1.文章写的是一个鲁国人握着竹竿进城,由于竹竿太长,他________________,后来一个________帮助他想出了办法。
2.老人想出的是什么办法?用“____”画出来。
3.选出句子的意思。
(1)计无所出。(  )
A.他不能计算出竹竿的长度了。
B.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
(2)遂依而截之。(  )
A.于是就按照老人的方法截断竹竿。
B.于是就依靠着竹竿进了城门。
4.你认为老人的办法好吗?你认为怎样进城更方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注释 2.守株待兔
二、1.× 2.√ 3.× 4.√
三、1.A 2.B 3.B
四、1.B 2.C
五、1.B 2.B C A 3.ABCD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要心存侥幸,幻想不劳而获。
六、1.没有办法进去 老人 2.以锯中截而入 3.(1)B (2)A
4.我认为老人的办法不好,我认为把竿子的一头放在地上,手握竹竿的另一头,拖竹竿进城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