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课件(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6 22:1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习作4RJ·三年级下册 亲自动手做实验是一项刺激有趣的活动。你最近做过什么小实验吗?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回忆一下自己做小实验的情景,把做实验的过程告诉大家。
习作内容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审题指导 本次习作内容是“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要求学生先回忆自己做过什么小实验,再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要把实验名称、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写清楚。 思路指导 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实验和命名写作题目呢? 我认为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实验来写,题目可以以实验名称命名。 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介绍实验的这篇写作呢? 我认为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如: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技法点拨1.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实验来写,题目可以以实验名称命名。
2.要把实验的名称准备、过程、结果写清楚。
3.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这样的句式,把过程写清楚。4.还可以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注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5.完成习作后,要多读几遍,找出语句不通顺的地方,或是内容有误的地方进行修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批阅范例 火烧手绢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做一个“火烧手绢”的小实验,并写一篇作文。“火烧手绢”结果会是什么呢?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始认真动手做实验。 文章以实验名称命名,醒目,符合要求 开头点出实验名称,做实验的原因 第二步:准备工作。
这个实验需要以下工具:两个水杯,半杯水,半杯酒精,一根长铁丝,一个手绢,一根火柴。我东拼西凑,总算准备齐全了。 作者交代清楚了做实验需要的工具 第二步:开始实验。
我先将手绢放入水中浸湿,接着再泡入盛有酒精的杯中,然后把沾有水和酒精的手绢挂在铁丝的一端,用手握住铁丝的另一端,最后点着火。惊险的一幕上演了,只见红红的火苗在手绢上呼呼地燃烧着,大概两分钟左右,火苗熄灭了。这时,用手拿起手绢,热乎乎的,打开一看,竟然完好无损。真是神了! 作者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详细描述了实验的过程。“惊险、竟然、神了”写出了作者的心情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水在里面,酒精在外面,用火柴点着,水没着,酒精着了,水在里面起了保护作用,所以手绢不会烧着。写出了实验的发现 这个实验真有趣!有兴趣的小朋友你也可以来试试! 结尾再次点题,并发出诚挚的邀约。总体评价:小作者详细描写了实验的准备、过程以及当时的心情,实验的结果也清楚明白。习作条理清楚,充满童真,趣味盎然,引人入胜,是一篇佳作。优秀范文? 鸡蛋浮出水面
一天,我实在没事干,就找来一包盐、一个鸡蛋和一只盆,开始做实验。
说干就干,我马上放了一盆水,又把鸡蛋放进去,再找了一把勺子,把盐倒进碗里,一勺一勺地放进水里。
当我放完第一勺盐时,鸡蛋没有什么变化,我想:老兄,你咋没反应呢?太不给力了!算了,再放一勺吧……于是,我又放了第二勺盐,可鸡蛋还是没变化,我想:用手搅和搅和也许鸡蛋就有反应了吧。于是我开始用手在水中搅动起来。5分钟过后,我手都酸了,可鸡蛋还是一动不动。于是我开始放第三勺盐,这回我心想:这下你该有变化了吧?可鸡蛋老兄还是一动不动。“鸡蛋老兄,你不给力就不给力呗,但你总得给个面子吧。罢了罢了,一会儿再放一勺盐吧。”我无奈的说道。我又放了一勺,边放边说:“最后一勺了,最后一勺了……这位兄弟你再不动,我还不伺候你了呢,再加盐就要发动第五次世界大战了,我可要遭受千斤顶压力了。当第五勺盐放完时,我闭上眼睛,双手合起,内心暗暗祈祷:“菩萨,显灵吧,让鸡蛋浮上来吧。”过了一会儿,我慢慢睁开眼睛,发现这回鸡蛋真的如我所愿浮起来了,我忍不住大声说道:“鸡蛋老兄,你可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啊。” 实验成功了,可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呢?于是,我又上网查找原因:原来加盐后盐水的密度变大,加到盐水的密度大于生鸡蛋密度的时候,鸡蛋会漂浮在盐水中。
通过这次试验,我明白了,科学就在身边,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动手去做,就会发现许多奥秘。好词:实验 莫名其妙 疑惑
故弄玄虚 搅和 祈祷
浮力 密度 科学 发现素材积累好开头:在院子里,姐姐立刻去端了一盆子清水,再拿了一包食盐,最后,姐姐又去厨房拿了一个鸡蛋,小朋友,你们知道我的姐姐要干什么吗?说实话,其实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她要用食盐、水和鸡蛋做一个小小的实验。你们想知道事情的经过吗?那就随我一起来看吧。好结尾:
啊!原来,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科学,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我想,这样大家都会发现身边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