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肥皂泡》教案+学习评价设计+教学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20《肥皂泡》教案+学习评价设计+教学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6 14:2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 本
信 息
课 题
《肥皂泡》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教师
教学班级
本课时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
学 习
内 容
解 析
《肥皂泡》里的情节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除了要感受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美,还应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学 习
目 标
设 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
重 点
难 点
预 设
教学重点
安排学生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理清“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吹肥皂泡的乐趣”这一行文顺序。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寄寓在简单游戏中的情感。
本课时教学结构设计
教 学
结 构
流 程
本课时学习评价设计
【主要内容】
1. 朗读课文,纠正语调。
2. 并边读边画理解字词。
3. 参考资料搜集肥皂泡的资料。
4. 带着核心问题读课文,梳理层次理解内容。
【评价反馈】
1.学生能做到熟练字词
2.梳理层次内容有难度,但基础较好学生能做到
【主要内容】
1. 熟练朗读3-5自然段
2.写一写吹泡泡的场景
【评价反馈】
1.较多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有感情地熟练朗读课文,但少数学生无法做到。
2.学生能通过课堂内容写出小短文,但不能做到充分利用好词好句,和写作手法。
【主要内容】
1. 课时练习册
【评价反馈】
1.基础部分可以做到正确
2.拓展部分学生难以充分理解

本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同学们,美丽的肥皂泡虽然转瞬即逝,但是当我们闭上眼睛,用双手触摸,似乎还能摸到这带着梦想与希望的轻轻脆丽的薄球,五色的浮光似乎还在我们眼前闪现,那么美的肥皂泡你想知道它是怎么制作的吗?自由朗读课文在文章中勾画出制作肥皂泡方法的句子。?
【设计意图】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图片导入,把学生带入吹肥皂泡的情境当中,增强导课的趣味性。

【梳理长句,理清文脉?】
师:你们玩得肥皂泡是买的还是做的??
(买的,做的.....)?
师:冰心奶奶呀也是一个非常爱动手的孩子,她玩的肥皂泡也是自己做的。?
板书:做?
师:做的方法你找到了吗??
幻灯片出示句子: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
师:请你来读一读?
师:和弄和弄还可以说成......?
(搅拌搅拌,搅合搅合)?
师:这个词语说得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师:肥皂泡就这样做好了,我们一起去玩吧!?
幻灯片出示: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师:肥皂泡最重要的是......(做吹的动作)?
(吹)?板书--吹?
师:吹得时候要注意什么??
慢慢地)?
师:这样就吹成了......提示朗读---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
师:吹完之后还要做什么??
幻灯片出示: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轻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轻轻一提)?(提)?板书--提?
师:这样一来,(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轻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师:强调软悠悠,跟老师读(悠悠)?师:放回句子中,男生读、女生读。?
【设计意图】
长句子的梳理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本环节的设置采取随文提炼的方式,解决课文中难读难认的生字、新词,能有效地梳通课文中的长句子,并为后面长句子的品读奠定基础。
【聚焦重点,品味语言】
师:吹肥皂泡有意思吗?众生兴奋的回答“有”?
难怪冰心奶奶说——?
幻灯片出示:“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
众生齐读课文?
师:冰心奶奶,把制作肥皂泡和吹肥皂泡的过程写得非常详细,那今天老师也要来当一次创作小能手,请女生帮老师读第一段,男生来帮老师读第二段?(众生朗读)?
师:那有没有那个小朋友发现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缺少了哪些词语??(......)?
师:这些词是表示动作的词,有了这些词会有怎样的好处??(过程更加详细)?
师:非常好,去掉了这些表示连贯动作的词就会使文章变得.....(不生动,形象,句子也变得不通顺了).?
这是今天老师要教给大家的第一个写作小妙招?
---巧用表示连贯动作的词,你学会了吗?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肥皂泡由“做”到“吹”再到“提”,(幻灯片出示这三个句子),这三个句子是怎样连成一句话的呢?来看看接头处,标点符号处。?
师:由“做”到“吹”用了一个什么词??(然后)?
师:由“吹”到“提”??(再)?
师:非常好,这两个词就叫做连接词?你还能想到哪些像这样的词语??
(先,忽然?突然)?
师:用连接词可以把句子有顺序地连接在一起,我们也来试一试。?
幻灯片出示:选词填空?
再???然后???先???最后?
植树时,我(??)挖了一个坑,(???)把小树苗放进坑里,(???)埋上土,(???)浇上水,一棵小树就种好了。??
师:老师又要来给大家支招啦,写作小妙招第二招——善用连接词,你学会了吗??
师:咱们的冰心奶奶呀,通过总写对吹肥皂泡游戏的喜爱,再通过分写制肥皂水,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从字里行间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吹肥皂泡的喜爱。读(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
四、课堂小练笔?
学完这篇文章,你想动笔写一写你喜欢的一项活动吗?接下来是我们的小试牛刀环节,用我们学到的小妙招,写一写你喜欢的一项活动。运动我们所学的两个小招,注意要求,开始动笔吧!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学会采用“巧用表示连贯动作的词”、“ 善用连接词”等方法进行日常写作;并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多种形式的朗读品读出肥皂泡各种“美”的特点,
【总?结?升?华?】
师:看,这些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浮光百转的肥皂泡,四散纷飞,就像淘气的孩子在捉迷藏,多开心,多快乐呀!让我们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继续说说你还喜欢哪些句子?把这些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2.生读句子,教师相机出示: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选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巅.....]
3.指导朗读。
①请大家带着这种想象,自由读一读。
②指名读。谁来想象着读读。其他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去听、去想,走进梦幻般的泡泡世界。
4.假如你就是肥皂泡,你会带着希望和梦想飞到哪儿?谁愿意说说你美好的想象,让我们也来分享你的快乐。
课件出示想象填空: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
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
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4美丽。
这美丽的肥皂泡,轻轻地飞起,
我希望肥皂泡永远不破裂,
飞到( )
飞到( )
飞到( )
【设计意图】
结合课文中的句子,使学生们对难懂的句子有了直观的认识。既让学生感受作者用词之妙,也分享自己观察后联想到的词语及句子,使观察的感受更加丰富生动。
本课时教学评价与反思
【优点与特色】
1、以读为主,深刻体会作者情感和态度。借助读加深词句理解,借助读升华情感,借助读体会意境,通过让学生反复读,以读进入梦幻般的泡泡世界,也把听者带到意境中去。
2、拓展想像,培养学生丰富想像力。肥皂泡给孩子们带来梦幻般的感觉,教学中不仅要留意作者的美好想像,还要挖掘省略号可能隐含的内容,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想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心情。
3、亲身实践,切实感受语言文字的精美。课中,和孩子们一起回忆吹肥皂泡的实践活动,既让学生对吹的动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又为理解下文描写肥皂泡的美丽作了铺垫,让学生把语言文字和感性体验结合起来,减缓了理解的坡度,以更好地体会作者文笔的细腻与精美。
4、抓住精确的词语从而体会作者当时写作的心情。从 “慢慢”、“轻轻”等词语,明确没有这几个词,按照冰心奶奶传授的方法和窍门,是不能吹出那美丽的肥皂泡的。从而感知这小小词语的重要性,他们使文章表达更准确。我在此渗透了作文教学,并直接声明:“希望在他们的作文中见到这种形容性词语的用法,让他们的文章也更加准确。”用以鼓励孩子们对这类词语使用的积极性,并帮他们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5、学练结合,促使阅读教学综合高效。课后布置学生再玩吹肥皂泡,把自己所看、所想记录下来,以通过小练笔使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互相交融,更好掌握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以切实提高学生读写结合的运用能力。
【问题与建议】
1、这一课有不足,在课堂上,我没有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去说、去读。学生灵活性、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理解还不到位。个别同学没有进到情境中去,发言不够积极。在课堂上,上课的痕迹很突出。教师与文本、学生不能真正融为一体。
2、不能真正关注到所有的孩子们。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身为人师,应该拥有一个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真正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牵挂他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举止,一句言辞,都激励着同学们奋发进取。
我想以后再讲这节课时,我会提前让孩子们进行练笔,写出自己吹肥皂泡的过程以及肥皂泡的样子。将他们自己的作文与冰心的作品进行两次比较,一次放在第一课时之前,起到激趣作用。另一次则放在学习文章之后,再一次将自己文章与冰心的文章进行比较,感受冰心语言的语言魅力,使孩子们对冰心产生敬佩之情,对冰心其人、其作,产生浓厚兴趣,并能在阅读中主动学习她的写作方法,积累更多好词好句。这样就可以做到“授之以渔”了吧,相信这样他们会更爱学语文,同时也做到了真正学语文。
【优点与特色】
1.理解词语的最好方法,是给学生相应的感性体验。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课前让孩子们回忆自己吹泡泡的瞬间,创设一个快乐自由的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奠定较好基础。
2. 拓展想像,培养学生丰富想像力。肥皂泡给孩子们带来梦幻般的感觉,教学中不仅要留意作者的美好想像,还要挖掘省略号可能隐含的内容,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想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心情。 以读为主,深刻体会作者情感和态度。借助读加深词句理解,借助读升华情感,借助读体会意境,通过让学生反复读,以读进入梦幻般的泡泡世界,也把听者带到意境中去。
【问题与建议】
1. 课堂中不能照顾全体学生;学生感悟的少,老师讲的多;学生的美感不足,指导朗读不充分。
2.提前让孩子们进行练笔,写出自己吹肥皂泡的过程以及肥皂泡的样子。将他们自己的作文与冰心的作品进行两次比较,一次放在第一课时之前,起激趣作用。另一次则放在学习文章之后,再一次将自己文章与冰心的文章进行比较,感受冰心语言的语言魅力,使孩子们对冰心产生敬佩之情,对冰心其人、其作,产生浓厚兴趣,并能在阅读中主动学习她的写作方法,积累更多好词好句。这样就可以做到“授之以渔”,相信这样他们会更爱学语文,做到真正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