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练2.6透镜和视觉 第三课时 (考点解读+例题引领+考点过关+课后提升)

文档属性

名称 课课练2.6透镜和视觉 第三课时 (考点解读+例题引领+考点过关+课后提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06 17:32:28

文档简介

放大镜、照相机及眼睛
1.放大镜是一种焦距较小的_____透镜。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它是利用将景物放在离_____透镜2倍焦距之外时,能在影像传感器上形成一个清晰、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的原理制成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在__________上形成像,经视神经传入_____,形成视觉。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地方,也是视网膜上唯一没有任何__________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做_____。若像成在这个位置,我们是看不到的。2·1·c·n·j·y
4.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__________,使物像模糊不清(戴__________矫正)。远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____________________(戴__________矫正)。2-1-c-n-j-y
5.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称为__________。
知识点1、眼睛
1、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    视网膜 B.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
C.视网膜    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    视网膜1教育网
知识点2、人类视觉上的限制
2、(2019?诸暨市校级模拟)在盲点上引不起视觉的原因是(  )
A.没有视神经 B.没有感光细胞
C.感光细胞过于集中 D.感光细胞分布过少m
知识点3、视力缺陷和矫正
3、(2019?杭州)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21cnjy.com
1.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2.如图所示,是人的眼睛视物原理的光路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凹透镜
B.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虚像
C.甲图是观察远处景物的光路图
D.人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会变薄
3.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以下光学仪器中与人眼的成像情况相同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显微镜
4.眼睛中的眼球在观察某一事物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觉到最高的物体是(  )
A.20m远的1.7m高的人 B.40m远的1.7m高的竹竿
C.20m远的1.7m高的栏杆 D.18m远的1.7m高的小树
5.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的眼球成像情况,下列关于该同学“视力及矫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矫正应配戴凸透镜镜片
B.远视,矫正应配戴凹透镜镜片
C.近视,矫正应配戴凸透镜镜片
D.近视,矫正应配戴凹透镜镜片
6.下列给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孙爷爷佩戴的远视眼镜一定对光有发散作用
B.城市中的光污染一定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C.当物体与它的像大小相同时,光一定是通过折射或反射形成的
D.当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其像距一定是大于物距的
7.当下,一款生存类游戏风靡网络,网友戏称为“吃鸡”。如图甲是狙击手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到的画面。关于望远镜(如图乙),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
B.它的目镜能用来矫正近视眼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
D.夜晚用望远镜观察星空,能看到天体(行星)被放大的像
8.如图所示,眼睛和照相机都可以成像,但它们的调节方式不相同。如照相机要拍摄远处景物时,必须   (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使像成在胶片上;而正常人的眼睛看远处物体时,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使之   (填“变薄”或“变厚”),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小明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他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他是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如果小明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明的视网膜上,他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   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10、小冬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的调节情况,通过推拉注射器,调节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即“曲率”),可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若物体较远时,恰好能使像成在光屏上;则当物体较近时,应   (选填“推”或“拉”)注射器,使水透镜的焦距变   (选填“长”或“短”),若注射器被卡住,无法改变水透镜的焦距,则给水透镜“戴上”适当度数的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进行矫正,同样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21·cn·jy·com
1.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像
C.看清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较薄
D.患近视眼,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2.据专家介绍,12至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1)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或者休息。(2)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3.调查发现,近年来需要进行视力矫正的人数逐年增多,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保护视力,刻不容缓。根据如图可以判断:图中小女孩配戴眼镜的镜片是(  )
A.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
B.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C.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
D.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4.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透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需佩戴   透镜矫正视力。
5.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是水滴的相当于一个   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放大镜、照相机及眼睛
1.放大镜是一种焦距较小的__凸__透镜。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凸__透镜,它是利用将景物放在离__凸__透镜2倍焦距之外时,能在影像传感器上形成一个清晰、__倒立__、__缩小__的__实__像的原理制成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在__视网膜__上形成像,经视神经传入__大脑__,形成视觉。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地方,也是视网膜上唯一没有任何__感光细胞__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做__盲点__。若像成在这个位置,我们是看不到的。2·1·c·n·j·y
4.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__视网膜前__,使物像模糊不清(戴__凹透镜__矫正)。远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__视网膜的后面__(戴__凸透镜__矫正)。2-1-c-n-j-y
5.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称为__色盲__。
知识点1、眼睛
1、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    视网膜 B.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
C.视网膜    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    视网膜
【解答】解:视觉的形成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 故选:C。 21教育网
知识点2、人类视觉上的限制
2、(2019?诸暨市校级模拟)在盲点上引不起视觉的原因是(  )
A.没有视神经 B.没有感光细胞
C.感光细胞过于集中 D.感光细胞分布过少
【解答】解:视网膜的视轴正对终点为黄斑中心凹,即视网膜连接视神经的部位。黄斑区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特殊区域,直径约1-3mm,其中央为一小凹,即中心凹。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淡红色区,为视盘,亦称视乳头,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向视觉中枢传递的出眼球部位,无感光细胞,故视野上呈现为固有的暗区,称生理盲点。 故选:B。 21*cnjy*com
知识点3、视力缺陷和矫正
3、(2019?杭州)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解答】解:图甲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近视眼用丁凹透镜矫正;图乙光线在视网膜后方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远视眼用丙凸透镜进行矫正。所以近视眼示意图以及可以佩戴的矫正眼镜正确的是甲。 故选:A。 21cnjy.com
1.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解答】解: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形成图象的部位是视网膜,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故选:C。
2.如图所示,是人的眼睛视物原理的光路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凹透镜
B.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虚像
C.甲图是观察远处景物的光路图
D.人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会变薄
【解答】解:A、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故A错误;
B、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凸透镜,眼球的晶状体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的,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则甲图是观察远处景物的光路图,故C正确;
D、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故D错误。【来源:21cnj*y.co*m】
故选:C。
3.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以下光学仪器中与人眼的成像情况相同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显微镜
【解答】解:人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所以照相机与人眼球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故选:C。
4.眼睛中的眼球在观察某一事物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觉到最高的物体是(  )
A.20m远的1.7m高的人 B.40m远的1.7m高的竹竿
C.20m远的1.7m高的栏杆 D.18m远的1.7m高的小树
【解答】解:因为距离物体越近,视角越大,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就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所以4个选项中,距离D选项最近,故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就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
故选:D。
5.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的眼球成像情况,下列关于该同学“视力及矫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矫正应配戴凸透镜镜片
B.远视,矫正应配戴凹透镜镜片
C.近视,矫正应配戴凸透镜镜片
D.近视,矫正应配戴凹透镜镜片
【解答】解:图中像成在视网膜前,这是因为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属于近视眼,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故D正确、ABC错。
故选:D。
6.下列给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孙爷爷佩戴的远视眼镜一定对光有发散作用
B.城市中的光污染一定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C.当物体与它的像大小相同时,光一定是通过折射或反射形成的
D.当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其像距一定是大于物距的
【解答】解:
A、孙爷爷佩戴的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故B错误。
C、当物体与它的像大小相同时,可以是通过光的折射形成的,例如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也可以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例如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也可以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例如小孔成像可以成等大的实像;故C错误;
D、当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不管是成实像还是成虚像,其像距一定是大于物距的,故D正确。
故选:D。
7.当下,一款生存类游戏风靡网络,网友戏称为“吃鸡”。如图甲是狙击手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到的画面。关于望远镜(如图乙),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
B.它的目镜能用来矫正近视眼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
D.夜晚用望远镜观察星空,能看到天体(行星)被放大的像
【解答】解:
A、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其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时凸透镜,相当于放大镜,把像放大,故A错误;
B、近视眼应该用凹透镜来矫正,故B错误;
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故C正确;
D、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C。
8.如图所示,眼睛和照相机都可以成像,但它们的调节方式不相同。如照相机要拍摄远处景物时,必须   (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使像成在胶片上;而正常人的眼睛看远处物体时,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使之   (填“变薄”或“变厚”),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用照相机拍摄远处景物时,物距要增大,像距要减小,所以镜头向后缩,使镜头靠近胶片,减小凸透镜到胶片的距离。【出处:21教育名师】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人眼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厚薄,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凸度),来实现看清不同远近的物体,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故答案为:减小;变薄。
9.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小明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他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他是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如果小明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明的视网膜上,他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   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解答】解:近视眼的晶状体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但远处的物体则看不清。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把光线的会聚点移到视网膜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近视;凹透镜。
10、小冬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的调节情况,通过推拉注射器,调节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即“曲率”),可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若物体较远时,恰好能使像成在光屏上;则当物体较近时,应   (选填“推”或“拉”)注射器,使水透镜的焦距变   (选填“长”或“短”),若注射器被卡住,无法改变水透镜的焦距,则给水透镜“戴上”适当度数的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进行矫正,同样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21·cn·jy·com
【解答】解:如图所示。若物体较远时,恰好能使像成在光屏上;则当物体较近时,若任然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应该让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所以应该推注射器,使得凸透镜的焦距变短;
若注射器被卡住,无法改变水透镜的焦距,即为了增加水透镜的会聚能力,即给水透镜“戴上”适当度数的凸透镜,即远视镜进行矫正,同样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推;短;远视。
1.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像
C.看清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较薄
D.患近视眼,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解答】解:
AB、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即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故AB错误;
C、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故C正确,
D、近视眼是品状体太厚或眼轴变长造成的,需要用凹透镜矫正,故D错误。
故选:C。
2.据专家介绍,12至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1)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或者休息。(2)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解答】解:
由图知,甲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甲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丁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
所以,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的是甲、丁。
故选:B。
3.调查发现,近年来需要进行视力矫正的人数逐年增多,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保护视力,刻不容缓。根据如图可以判断:图中小女孩配戴眼镜的镜片是(  )
A.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
B.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C.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
D.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解答】解:由图可知,视力矫正的人数逐年增多,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而小孩都会出现近距离看物体看不清,因此小女孩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故选:B。
4.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透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需佩戴   透镜矫正视力。
【解答】解: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故答案为:凸;倒立;凹。
5.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是水滴的相当于一个   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解答】解:
(1)因为小水滴中间比边缘厚,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小水滴就相当于凸透镜。
(2)小水滴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镜相对于显微镜的目镜,它们的共同作用相对于显微镜,所以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
故答案为:凸透;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