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7课,本单元人文主题为: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语文要素为:1.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2.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3.学习写作品梗概。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导学案
一、作家作品介绍
马克·吐温 美国作家。其作品以方言和民间口语写活生生的现实,开辟了新的现实主义道路。 代表作品: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理解词语。
解释词语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本文是说人们希望两个失踪的孩子能平安回来。
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课文中是说汤姆觉得再到洞里去自己并不在意。
2. 近义词
满不在乎 –漫不经心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节选片段,说说片段主要写了什么?
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文中有很多精彩的描写,默读课文,说说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
(1)、萨契尔太太和波莉阿姨的绝望
萨契尔太太病得很厉害,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神智昏迷地乱说。人家都说听见她呼喊她的孩子,看见她抬起头来,侧耳倾听一分钟之久,然后疲惫地呻吟一声,垂下头去,那情形实在令人伤心。(动作描写,表明撒切尔太太身体极度虚弱,悲痛绝望的心情。)
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无言的深愁,她那灰色的头发几乎都变白了。(对波莉姨妈的细节描写,突出了其悲痛绝望的心情。)
说说这个情节中,你感觉表达精彩的地方是什么。
细节描写非常传神。萨契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绝望状态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
(2).小镇上人们的表现
欣喜若狂、衣衫不整
成群结队地迎接,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小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排着队搂着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使劲握着萨契尔太太的手,泪水如雨,掉了满地
说说这个情节中,你感觉表达精彩的地方是什么?
语言诙谐幽默,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喜悦的心情。
什么是动作描写?运用动作描写又有哪些好处呢?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好处: ①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 ②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 ③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
(3).汤姆讲述自己的历险经过
汤姆躺在一张沙发椅上,身边坐着许多热心的听众。他叙述着这次稀奇的历险经过,同时还添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大肆渲染一番。
他描述了他怎样离开贝奇,独自去进行探险;怎样顺着两条通道……怎样再往第三条通道走……他又叙述了他怎样回去找贝奇……他描述他怎样对她下了一番工夫,才使她相信了……又怎样欢喜得要死;他又怎样先钻出那个小洞……他们怎样坐在那里……有几个人怎样划着一只小艇……汤姆又怎样招呼他们……那几个人起先怎样……后来……
从汤姆“怎样……怎样……”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什么?
描写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如何,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
再读课文,感知人物
1.汤姆和贝奇在山洞里是怎么一步步脱离险境的?请你仔细读读第4自然段。找出脱险过程的相关词语,一边浏览一边说一说脱险的过程。
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说服贝奇——爬出洞口——进行呼救——安全脱险
2.你认为汤姆和贝奇是靠什么走出绝境的?
自信 聪明 勇于挑战
3.你认为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
A.是个乐观勇敢的孩子。当山洞中迷路,贝奇绝望时,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
B.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
C. 是个顽皮的孩子。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
D. 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
E. 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
4. 在汤姆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是身边伙伴的影子吗?你(他)们有哪些相似之处?快来说一说。(略)
五、拓展延伸
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