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军神
第一课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导入课题 一、激趣导入 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 交流:昔日关羽不用麻药刮骨去毒,令世人惊叹,而此诗中胜似关羽的“军神”是谁? 二、读题思考 “人”怎么会变成“神”呢?参考答案: 因为刘伯承的意志十分坚强,以致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一、诵读小诗,导入课文 1.诵读小诗《赞军神》,感受“军神”形象。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有感情地读题。 二、读题质疑,引发思考 师:看到课题时,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预设:1.“军神”指谁?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吗?(板书:刘伯承) 2.“军神”是什么意思? 3.刘伯承是一位军人,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其实,问题的答案都藏在书中,藏在同学们的心中。只要我们用心去朗读课文,用心去想,就一定会有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激发阅读兴趣,检测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也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作铺垫。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其阅读兴趣,顺势导入研读。
独立学习 三、随堂练习 1.我会认。 肥沃?土匪?绷带?由衷?堪称2.我会写。 肥沃?绷带?审视?施行?崭新?由衷?慈祥?荣幸肃然起敬?一针见血?一声不吭 参考答案: 1.略。 2.略。 三、疏通字词,读通课文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以查工具书或者请教同学。 2.教师指名教读生字词,指导难词书写,学生自主完成生字学习。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识字、写字能力,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节约上课时间。
合作探究 四、默读,感知全文 1.教师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 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浏览课文,画出能表现“军神”一词的句子。 4.读读画出的句子。 四、提炼故事主题 1.“军神”,好响亮、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麻醉剂) 2.讲述“军神”的故事背景。 3.带着崇敬的态度,再读课题。 4.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能表现“军神”一词的句子。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5.读读画出的句子,思考:课文哪个地方体现了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呢? 培养快速默读、浏览课文的能力,围绕“军神”整体感知课文;借助背景故事,体会人物品质。
实践应用 五、感悟“军神”的品质 课后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刘伯承元帅》,讨论: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五、拓展延伸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刘伯承元帅》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刘伯承。 借助影视作品,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人物品质。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六、课堂小结 1.总结收获。 2.提出问题。 一堂课的结束也许是另一课学习的开始。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是学习的延续。
第二课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 一、复习旧知 读一读能体现“军神”一词的句子。参考答案: 略。 一、直奔中心,突破全文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军神》。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2.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句话。(齐读) 温故而知新。
独立学习 二、探究思考 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参考答案: 因为他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力。 读了这个句子,此刻你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沃克医生为什么惊呆了?为什么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堪称“军神”?) 3.请把课文中最能体现“男子汉”“钢板”“军神”这些词语的句子画出来,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和体会。 该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带着问题读课文、品词句、谈感受。
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 1.把你对课文的精彩感悟与小组同学交流。 2.班级交流,体会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3.了解十大元帅,重点了解刘伯承生平经历,多角度理解“军神”。 二、细读内化,领悟情感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下面的文字: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1)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刘伯承是个怎样的人?(意志坚强) (2)你从哪些词语中能感受到刘伯承的坚强?(重点理解:“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3)你能通过朗读把刘伯承的坚强体现出来吗?(评读、指名读、齐读) 多么令人钦佩的刘伯承啊!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影视片段(做手术的场景)。 (1)交流观影体会:你看见了什么?你听见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2)沃克医生心情怎么样?(非常紧张) 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沃克医生此时非常紧张?他为什么这么紧张? 沃克医生没做过手术吗?(做过,但从来没做过这么严重而又不使用麻醉剂的手术) 刘伯承在做什么?(在忍受痛苦,在数刀数) (3)唤醒生活经验,感同身受。 同学们,你有过受伤的经历吗? 摘除眼球比我们摔破皮肤要疼几百倍、几千倍。在这种剧痛下,一般人会怎么样啊?你觉得刘伯承是如何忍受住的? (4)引读:难怪沃克医生会惊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教师板书男子汉!钢板!军神!) 三、扩展延伸,升华情感 1.再读《赞军神》,你是否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2.出示十大元帅图,结合元帅们的生平经历,感受他们的风采。 3.教师总结,升华情感。 从文中挖掘语言特色,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升华文章情感。 课外知识的补充,使人物形象更立体,也丰富了课堂内容。
实践应用 四、课后练习 1.课后阅读有关刘伯承或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感受他们坚定的意志力。 2. 排演课本剧,现塑“军神”。 四、课后实践,知行合一 请同学们从下面的几个话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去实践。 1.搜集有关刘伯承的事迹或像刘伯承一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或家长呼。 2. 同学之间自由组合,排演课本剧《军神》。 延伸阅读,关注类似的资料,以一篇带多篇。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五、课堂小结 1.总结收获。 2.提出问题。 总结写法,指向写作。
资料链接
赞军神
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
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
《军神》的故事背景
1916年,24岁的刘伯承参加了蔡锷发起的“讨袁护国运动”。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炮火、子弹疯狂地轰射过来,为了救一位战士,刘伯承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从他的颅顶穿过,又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苏醒之后,他前往重庆秘密治疗,一位德国医生给他做手术时,刘伯承为了保护大脑,拒绝用麻醉药物。
教学反思
因刘伯承元帅的事迹距现在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些距离,为了让“军神”形象更饱满,在教学中我多处借助刘伯承元帅的课外资料及影视片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人,从而感受人物品质。同时,我采用谈话法,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去研读,去畅想,去说感悟。这样,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能得到及时反馈,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18张PPT)
11 军神
语文 统编版 五年级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重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 (重点)
3.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感悟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立志做一个坚强的人。 (难点)
4.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难点)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
3.多层次地朗读课文,通过感受沃克医生的态度变化,对刘伯承产生敬佩之情。
课时目标
补充资料
导入新课
1916年,24岁的刘伯承参加了蔡锷“讨袁护国运动”,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炮火、子弹疯狂地轰射过来,为了救一位战士,刘伯承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从颅顶穿过,又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
谁是“军神”?谁称呼谁为“军神”?
导入新课
朗读要求:
读书姿势要正确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
自主学习
庆
字词检测
匪
审
沃
绷
诊
qìng zhěn wò líng
fěi bēng shěn
龄
剂
jì
施
字词检测
衷
祥
荣
慈
吭
shī kēng zhǎn
zhōng cí xiáng
崭
róng
肥沃 土匪 绷带 由衷 晕倒 堪称 诊所
施行 年龄 审视 崭新 慈祥 荣幸 麻醉剂
一针见血 从容镇定 一声不吭 肃然起敬
字词检测
多音字辨析:
[ yūn ]晕倒、晕头转向
[ yùn ]红晕、日晕、晕船
字词检测
默读思考:
沃克医生的态度随着事情的发展在不断变化,有哪些变化呢?
(沃克医生态度变化:冷冷—惊疑—柔和—教训—愣住—失声—慈祥)
自读课文
再读课文
1.把沃克先生态度的转变过程读出来;
2.划出刘伯承的情绪变化的句子;
3.对比沃克先生和刘伯承的情绪,质疑。
自读课文
资料交流
你搜集了关于刘伯承的哪些信息?
(刘伯承一生中有70多年从事军事工作,指挥了很多著名的战役,为我们国家的解放和后来的国防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很多人的尊敬、爱戴,连他的敌人都对于他敬佩不已)
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
课后思考:
沃克医生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为什么会称刘伯承为军神?
一、读一读,写一写。
sù rán qǐ jìng cí xiáng shěn shì yóu zhōng
( 肃 然 起 敬) ( 慈 祥) ( 审 视 ) ( 由衷 )
yī shēng bù kēng zhěn suǒ zhǎnxīn róng xìng
(一 声 不 吭 ) (诊 所) (崭 新) (荣 幸)
二、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课时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共18张PPT)
11 军神
语文 统编版 五年级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组织学生探究课文,在探究中获得自己的感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理解沃克医生的一番话,体会“军神”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3.学习课文独特的写作方法。
复习导入
沃克先生的态度随着事情的发展在不断变化,有哪些变化呢?
(沃克医生的态度变化:冷冷—惊疑—柔和—教训—愣住—失声—慈祥)
复习导入
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人怎么会是神呢?请大家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将有关词句勾画出来。
精读理解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1)读读这段话,用心感受。
(2)抓住关键词语,试着想象当时的情景。
精读理解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自己读一读,然后联系上文想一想,沃克医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出这番话的?
(2)一般人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一般的军人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
(神)
解疑释惑
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他从刘伯承身上看到了坚忍的钢铁般的意志。刘伯承身受重伤还如此镇定,要求手术时不用麻醉剂,手术中一声不吭,术后能说笑自如。这些表现无一不让沃克医生深深敬佩,所以,他称刘伯承为“军神”)
如果你当时在军神的旁边,亲眼目睹这一过程,你会是怎样的状态?
想什么?
说什么?
有什么样的神态变化?
……
精读理解
分角色朗读,体味人物品质。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试把沃克医生这种由冷到敬的态度变化和刘伯承这种坚定刚强的意志读出来。
(2)思考交流:为何文章用大量笔墨写沃克医生的态度变化?
( 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更能突出刘伯承的钢铁意志)
解疑释惑
你们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有着坚强意志的人?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阅读链接
自学《丰碑》,思考:
1.军长在发现冻僵的老战士后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体会军长的心理变化过程。
(军长的心理变化:发愣—激动—愤怒—震惊—内疚—敬仰)
2.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了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成了一座绽放着光芒的、永不磨灭的丰碑)
阅读链接
课堂小结
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课堂小结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拓展延伸
从下面的几个话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去实践。
1.搜集有关刘伯承的事迹或像刘伯承一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2.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注意把第三人称换成第一人称“我”。
课时作业
一、形近字组词。
龄(年龄) 吭(吭声) 崭(崭新) 拖(拖把 )
领(领导) 坑(土坑) 斩(斩断) 施(施肥 )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慈祥)的神情 (清醒 )的大脑 (苍白 )的脸色
(真正 )的男子汉 ( 崭新)的白垫单 (惊疑 )的目光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