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 《第一节 免疫》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 《第一节 免疫》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6 17:5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六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
第一节 免疫
【三维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3、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技能型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培养收集信息以及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提高自我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从理性到感性认识的创新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提高资料分析、图形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性目标
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并提高学习关注社会生活的主人翁意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及其作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师:教师以关键词“医学上肾移植”的发展史,让学生观看并找出与本课有关的信息。
提出问题:在你的生活常识中,你理解什么是免疫?为什么移植的肾脏不能长期生存在人体内?
设疑问: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大量病原体的环境里,可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安然无恙呢?
生:讨论:以上的各种现象哪些与人体免疫有关?
学生提出对免疫概念的假设。
师:教师指导学生以关键词“皮肤的功能”搜索,找出与本课有关的信息,思考问题:皮肤的什么功能与免疫有关?
展示: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动画、视频及相关课件。
小结:皮肤和粘膜筑成了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能够阻挡各种病原体侵入人体。
生:
1、讨论: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病菌会很快死亡?
2、学生观看,描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际分析、体会皮肤的免疫作用。
根据老师讲述小结,认识人体第一道防线。
设疑问:通过资料分析内容,我们知道皮肤虽然具有免疫能力,但还是不能杀死所有的病原体,当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又是什么在与病原体战斗呢?
师:1、 教师指导学生以关键词“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搜索,找出与本课有关的信息。
2、展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动的动画。根据课本P100图6-1白细胞吞噬细胞,播放吞噬细胞作用相关视频及课件,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和讲解身体中吞噬细胞的分布。
3、展示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4、根据人体第一道、第二道免疫防线特点,总结什么是人体的非特异免疫。
生:1、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能够杀死病原体。
2、学生描述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作用。并解释皮肤破坏后的红肿、化脓现象。
3、了解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4、人体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小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某些细胞如白细胞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主力军,它们能将病原体溶解、吞噬和消灭。它们的作用是针对多种病原体的,因此,也是非特异性的。 
师:请同学们分析人体的第一、第二道免疫防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师讲:人体抵御疾病的第一、第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不是针对某一类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为非特异性免疫,也叫先天性免疫。 
师:当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数量增多、毒性很强时,一部分病原体就可能突破第一、第二道防线进入血液,在全身扩散,使人生病,这时人体就需要依靠免疫器官产生免疫细胞来消灭病原体,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是人体抵御疾病的第三道防线。 
师:同学们经过预习后知道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有那些吗? 
生: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淋巴结等,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师: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
教师指导学生以关键词“抗原、抗体”搜索,找出与本课有关的信息。
学生总结:第三道免疫防线的构成和功能 
师:乙型肝炎和狂犬病的病原体都是病毒,为什么给人体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只能预防乙型肝炎,而不能预防狂犬病呢? 
生:接种了乙型肝炎疫苗后,体内产生了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但不能产生抵抗狂犬病的抗体,因此不能预防狂犬病。 
师:从小到大,你们都接种了哪些疫苗? 
讲述: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年龄,将有关的疫苗接种到易感者体内,使其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师:计划免疫的概念(略) 
归纳总结: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疑问呢?
师生提前准备的模拟活动,由学生们角色扮演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模拟细菌,病毒和癌症细胞等对人体的入侵,以及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作出什么反应。通过这些模拟表演来检测和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免疫
一、非特异性免疫
1、第一道防线
2、第二道防线
二、特异性免疫
3、第三道防线
【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亲身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形成了对三道防线、免疫类型等的感性认识,然后根据师生提前准备的角色扮演,巩固和检测学生对本节课三道防线的功能的掌握情况。这种小组活动,锻炼了学生们的互助合作能力,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有效的实现了重难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