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阅读方法。
2.学会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活动。
3.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4.通过指导书写,规范写字格式。
5.积累唐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感受诗歌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抓住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阅读方法。
突破方法 进行比较阅读,归纳方法,体会阅读方法的特点与好处。
难点 学会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活动。
突破方法 举例法、实践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 比较法、举例法。
学法 借鉴法、读写结合法、实践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抓住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阅读方法。
2.学会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活动。
3.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一、交流平台
(一)回顾《军神》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2.讨论交流。
(1)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沃克医生怎样的心情?
(2)课文中像这样着力刻画沃克医生神态变化的句子还有很多,我们是否思考过,为什么要着力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
(二)归纳方法
阅读时,抓住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延伸、交流
你还从学过的或读过的文章中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学生交流,师适时点拨)
二、词句段运用
(一)朗读语句,发现特点
1.这些句子是如何将人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的?
?句1:“愣”这个动作和“闪出的惊疑”这里的神态描写突出了沃克医生的吃惊。
?句2:“一整天没说一句话”“一支接着一支”,写出了毛主席内心的悲痛。
?句3:“怀疑而又惊异”“望了几遍”“同声命令”,写出了兵士内心的不可思议和失望。
2.总结特点: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仿写练习,举一反三
1.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
2.交流评价。
(三)句子中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句。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2.发现特点:写出了同一个人前后的不同表现,形成鲜明对比,表达效果更强烈。
3.介绍对比手法及其作用: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4.随堂练习,举一反三。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1.交流平台
2.词句段的运用
(1)动作、语言、神态 体现 内心想法
(2)对比手法 增强 表达效果
课时作业
读课外名篇片段,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1.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吴敬梓《儒林外史》
2. 那野人喝了酒,又听见自己已经获救,不觉精神为之一振,居然马上坐了起来。不料,星期五一听见他说话,把他的脸一看,立刻又是吻他,又是拥抱他,又是大哭大笑,又是大喊大叫;又是扭自己的两手,打自己的脸和头,继而又是高声大唱,又是乱跳狂舞,活像个疯子。他那样子,任何人看了都要感动得流泪。—— [英]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指导书写,规范写字格式。
2.积累唐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感受诗歌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感。
一、书写提示
(一)自读诗歌,观察发现,基本指导
1.一看,整体感知版面布局。
(1)书写端正灵动。
(2)版面布局美观。
2.二看,版面结构特点。
(1)标题和作者写在醒目的位置:各占一行,位于每行最中间。
(2)段落分明:段首另起一行,并空两格。
(3)点号不顶格书写。
3.三看,汉字的书写“小窍门”。
横平竖直,写出的汉字,可以说是非常的工整,但缺少一些变化、灵动的韵味,原因何在?就在这些书写的“小窍门”上。如,以“横”为起笔的笔画,像“横钩、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等,其中的横部分要写得向上斜一些,再如,有“折”的笔画,像“横折、横折钩、竖折折钩”等,在折的部分要写得向左斜一些。
(二)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提醒:一是笔画要写规范、正确、整洁;二是字的大小要适中。
(三)优秀作业,投影展示
师生评议: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教师小结
书写中有很多具体的操作细节,这些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在长期的练习中始终贯穿、不断感悟。汉字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它是由不同的笔画,不同的间架结构组合成的,在相互的穿插挪让中蕴含着一种和谐、有生命力的美,规范书写,规范书写格式,更能展现汉字之美。
二、日积月累
(一)回顾学法
背诵《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复习学习古诗词的五步法:读诗句、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
(二)运用学法
运用五步法,自主学习诗歌,有问题可以请教同学。
(三)品读诗歌《凉州词》
学生反馈,教师点拨。
1.解诗题。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知作者。
指名分享与本诗有关的诗人信息。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其人讲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3.读诗句。
指名读诗,相机正音,指导朗读节奏,不把词语读破。
齐读。
4.明诗意。
分小组读诗句,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的画面,老师相机点拨。
(1)释疑:
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玉门关:
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2)译文参考: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5.悟诗情。
你从诗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引导结合《从军行》中“孤城”一词,体悟诗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西北边疆壮美的风光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诗人的真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的生活,对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等。符合诗境即可)
融入感情,齐读全诗。
(四)品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比较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在异同比较中,体会送别诗的情感基调。
(1)引导理解:两首诗中的“故人”的区别;“之”与“使”的不同;看地图理解“西辞”与“西去”的区别。
(2)在理解诗大意的基础上,想象诗境,感受两首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2.背诵古诗。
三、拓展阅读
运用课堂所学方法,课后读读其他边塞诗和送别诗。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凉州词》????????边塞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诗
课时作业
一、背诵并默写《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李白。(√)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作者王昌龄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的生活,对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
资料链接
边塞诗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送别诗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先回顾了古诗的学法,然后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找到的资料自学自悟,在品读与交流中感受古诗中的情感,把教师从单纯的知识点讲解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古典诗歌的香醇与芳美,在自学的成就感中喜爱上古典诗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16张PPT)
语文园地 四
语文 统编版 五年级下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阅读方法。(重点)
2.学会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活动。(难点)
3.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重点)
4.通过指导书写,规范写字格式。(重点)
5.积累唐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感受诗歌的情境及诗人的情感。(难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抓住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阅读方法。
2.学会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活动。
3.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交流平台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1)从沃克医生的神态描写中,我们能体会到沃克医生怎样的内心世界?
(2)课文中像这样着力刻画沃克医生神态变化的句子还有很多,我们是否思考过,为什么要着力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
方法归纳:
阅读时,抓住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交流平台
1.这些句子是如何将人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的?
句1:“愣”这个动作和“闪出的惊疑”这里的神态描写突出了沃克医生吃惊。
句2:“一整天没说一句话”“一支接着一支”,写出了毛主席内心的悲痛。
句3:“怀疑而又惊异”“望了几遍”“同声命令”,写出了士兵内心的不可思议和失望。
方法归纳: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可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
词句段运用
举一反三 练笔运用
(1)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焦急地等人 期待落空 久别重逢
(2)交流评议。
重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心理活动。
词句段运用
2.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②“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词句段运用
发现特点:
写出了同一个人前后的不同表现,形成鲜明对比,表达效果更强烈。
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举一反三,随堂练笔。
词句段运用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1.交流平台
2.词句段的运用
(1)动作、语言、神态 内心想法
(2)对比表现手法 表达效果
体现
增强
课时作业
一、读课外名篇片段,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吴敬梓《儒林外史》
2.那野人喝了酒,又听见自己已经获救,不觉精神为之一振,居然马上坐了起来。不料,星期五一听见他说话,把他的脸一看,立刻又是吻他,又是拥抱他,又是大哭大笑,又是大喊大叫;又是扭自己的两手,打自己的脸和头,继而又是高声大唱,又是乱跳狂舞,活像个疯子。他那样子,任何人看了都要感动得流泪。——[英]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课时作业
二、练笔:
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用动作、语言或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并运用对比手法。
焦急地等人 期待落空 久别重逢
课时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共23张PPT)
语文园地 四
语文 统编版 五年级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指导书写,规范写字格式。
2.积累唐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感受诗歌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感。
书写提示
自读诗歌,观察书写
一看,整体感知版面布局。
1.书写端正灵动。
2.版面布局美观。
二看,版面结构特点
1.标题和作者写在醒目的位置:各占一行,位于每行最中间。
2.段落分明:段首另起一行,并空两格。
3.点号不顶格书写。
书写提示
自读诗歌,观察书写
三看,汉字的书写“小窍门”。
以“横”为起笔的笔画,像“横钩”“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等,其中的横部分要写得向上斜一些,整个字就会好看得多;有“折”的笔画,像“横折”“横折钩”“竖折折钩”等,在折的部分要写得向左斜一些,整个字就会好看得多。
提示
一是笔画要写规范、正确、整洁。
二是字的大小要适中。
书写提示
汉字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它是由不同的笔画,不同的间架结构组合成的,在相互的穿插挪让中蕴含着一种和谐、有生命力的美,规范书写,规范书写格式,更能展现汉字之美。
课堂小结
回顾学法
古诗词学习五步法:读诗句、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
运用学法
自主学习《凉州词》《送孟浩然之广陵》。
日积月累
品读《凉州词》
1.读诗句。
2.解诗题。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品读古诗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其人讲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品读古诗
品读《凉州词》
结合《从军行》,理解诗句,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的画面。
品读古诗
品读《凉州词》
(1)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2)古诗大意: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品读古诗
你从诗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结合《从军行》中“孤城”一词,体悟诗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西北边疆壮美的风光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诗人的真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的生活,对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等。符合诗境即可。)
品读古诗
品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读诗题,从哪里能看出是送别诗?
(“送”: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
2.读古诗,知大意。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3.体会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厚友谊。
(“碧空尽”“天际流”,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4.背诵古诗。
品读古诗
运用课堂所学方法,读读其他边塞诗和送别诗。
拓展阅读
边塞诗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拓展阅读
送别诗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拓展阅读
送别诗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拓展阅读
语文园地
《凉州词》 边塞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别诗
板书设计
一、背诵并默写《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判断对错,对的划“√”,错的划“×”。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李白。 ( )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作者王昌龄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的生活,对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 )
课时作业
一、背诵并默写《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判断对错,对的划“√”,错的划“×”。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李白。 ( √ )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作者王昌龄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的生活,对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 × )
课时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