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4章 第2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知识巩固】
1、排泄:(1)概念:将人体内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2)途径:①皮肤(由汗腺排出):汗液(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尿素);
②呼吸系统:气体(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③泌尿系统:尿液(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最主要的排泄方式
其中,排便(即排出食物残渣)不属于排泄;
2、泌尿系统的组成:
形成尿液—— (1对)
输送尿液——输尿管 (1对)
贮存尿液—— (1个)
排出尿液——尿 道 (1个)
(1)肾脏:①位置: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旁,左右侧各有一个;
②内部结构:由周围颜色较深的 和里面颜色较浅的髓质构成;
③肾脏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即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
(2)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
①数量:每个肾脏约由120万个肾单位组成;
②结构组成:
肾小体(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右图为肾单位的结构图,其中:
①入球小动脉 ②肾小囊 ③肾小球 ④肾小管
肾小球内流的是血液;肾小囊内流的是原尿;
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其两端血管分别为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均流 血。
3、尿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
①肾小球的 作用:
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被滤过,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 作用:
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毛细血管的血液里;
剩下:部分水、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
结论:流出肾脏的血液和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变化是: 、 、 的含量减少;
4、如果尿中葡萄糖含量超标,有可能是 病(可能肾小管病变);
如果是蛋白质超标,可能是患 (肾小球病变)等。
5、(1)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因为: 的贮尿作用。
(2)人体每天形成原尿的量是150升,而形成尿液的量只有1.5升,是因为: 的重吸收;
【拓展练习】
1.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肾脏 B.肾小球 C.膀胱 D.尿道
2.肾小球是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而成的血管球,其中:
A.入球为小动脉、出球为小静脉 B.入球为小静脉、出球为小动脉
C.入球、出球均为小动脉 D.入球、出球均为小静脉
3.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是间断的 B.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是间断的
C.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 D.肾小球有贮尿作用
4.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囊
5.下表为尿液、原尿、血浆三种液体的成分(g/ml),请回答问题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水
甲 0.0 0.1 0.03 0.9 0.002
乙 8.0 0.1 0.03 0.9 0.002
丙 0.0 0.0 2.0 1.2 0.05
甲、乙、丙分别为哪种液体:
A.尿液、原尿、血浆 B.原尿、血浆、 尿液
C.原尿、尿液、血浆 D.血浆、原尿、尿液
6.尿液形成及排出的顺序依次是:
A.膀胱→尿道→输尿管→肾脏 B.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
C.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 D.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7.李先生在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他体内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囊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膀胱
8.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L,而排出的尿只有1.5 L左右,是因为右图中:
A.1的滤过作用 B.2的滤过作用 C.1的重吸收作用 D.2的重吸收作用
9.肾单位由下列那些结构组成:
A.肾小体和肾小管 B.肾小球和肾小管
C.肾小球、肾小体和肾小管 D.肾小球和肾小囊
10.肾小球、肾小囊、肾盂内的液体依次是:
A.血液、原尿、尿液 B.原尿、血液、尿液
C.原尿、尿液、尿液 D.血液、尿液、原尿
11.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水 B.尿素 C.无机盐 D.血细胞
12.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成分的特点是:
A.葡萄糖的含量大大增加 B.二氧化碳含量大量减少
C.氧气含量增加 D.尿素的含量大大减少
(第8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