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08 09:0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
质量守恒
鲁教版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复习回顾
什么是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什么?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
提出问题
木炭燃烧成为灰烬
质量如何变化?
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质量如何变化?
反应物的质量减少 生成物的质量增加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是否会变化?存在怎样的关系?
你同意那一位的观点?
【活动天地5-1】推测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的物质的质量关系
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与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具有什么关系呢?
哪个图示是正确的?
猜想与假设
等于
、质量均不变
猜想与假设
等于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5-1】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确定一个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
确定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5-1】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和结论
称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和结论
称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使反应发生
称量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比较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关系
反思与评价
1、对比师生实验,大家思考并讨论一下,可采取哪些措施能使实验更准确、快捷地完成?
(1)为保证实验准确,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2)为保证实验快捷,在称量完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后,不必将砝码放回、游码归零,只需比较反应前后指针是否偏转即可。
2、白磷燃烧以及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中,玻璃管上为何系一个气球?



白磷燃烧放出热量,锥形瓶内气体膨胀,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CO2,也会导致瓶内压强增大,如不系一小气球,有可能使锥形瓶的瓶塞弹出从而造成实验失败。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获得的结论:
以白磷燃烧为例分析质量关系:

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 = 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表达与交流
获得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特别提醒:
注意正确认识“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0g糖溶于90g水形成100g糖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水的体积。

(3)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4)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称其质量发现比镁条重,此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
×
学以致用
×
课堂小结
1.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__________的_________的__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_______的___________。
2.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的_________的过程。即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没有变化,原子的______没有增减,原子_______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___必然相等。
拓展归纳
3、为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准确理解和把握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将化学反应过程归纳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微观 宏观
六个不变


两个一定变
两个可能变
1、在A+B=C+D反应中,4gA和5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3gC,则生成D的质量为________。
6g
2、加热1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后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9.52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0.48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3、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
水 + 二氧化碳 有机物 + 氧气,

推断有机物中一定含有 _元素,
可能含有 元素。
H2O CO2 ? O2
4、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

碳、氢

XY3
2个X 6个Y
2∶1∶2
典型例题
6、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求反应后X的数值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1
化合
=1
典型例题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2 3 2
反应后质量/g X 2 2.6 5.4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决化学反应
的相关问题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化学变化
内 容
应 用
适 用
原 因
盘点收获
教师寄语
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