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7 09:2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根据对课标的分析和教材的分析,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通过蒸腾作用的意义进一步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 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和“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培养学生分析以及探究实验的能力;
2)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解析,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森林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内容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二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的内容,本节安排了“植物的叶散失水分”的内容,这样就完整地呈现出水在绿色植物体内流动的整个过程 蒸腾作用部分的内容,不仅说明了绿色植物怎样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同时对“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原因也进一步补充完善。因为没有水,植物就无法进行蒸腾作用,也就无法促进无机盐的运输,也就无法降低叶表面的温度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蒸腾作用的过程和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水循环的作用,教学难点是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以及通过蒸腾作用的意义进一步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本节课首先设计的是一个“测定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什么是蒸腾作用,同时引出蒸腾作用是在叶片上完成的,再出示了“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蒸腾作用产生的气体是从叶片上的气孔结构出去的,初步形成了一个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这样学生对蒸腾作用就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最后再通过一副图片展示出植物通过根部的吸水和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从理性上认识蒸腾作用的意义和保护森林及其他植被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和意识,认识绿色植物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陌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如,蒸腾作用的现象,知识学生对于这一概念没有具体、详细的认识,因此这节课就需要把学生零散的知识综合起来,让学生对于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因此本节课很有调理的讲述可以让学生跟着蒸腾作用的主线,先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以及意义,进而了解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参与到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描述气孔 的组成及开闭的原理;
2、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通过实验现象了解蒸腾作用主要结构是气孔,并且解析气孔开闭的原理,与蒸腾作用的关系,然后再利用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体会蒸腾作用的意义,从而突破整节课的重点。
4、解释气孔开闭的原理。
气孔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是一个微观世界的事物,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将微观的气孔真实的再现在学生的面前,将其具体化,真实化,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依据《纲要》、课标的四性、新理念、新教法等理论具体说明将在课堂设计中运用那些方法。教师引导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多媒体展示与阅读课本相结合,真正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引路人。
六、学习方法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节课要让学生达到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七、教学流程图
十一、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课(图片引课)
请大家观看黑板上的图片“习近平同志十九大讲话内容”
生物圈中只要有了水,才能表现出它的栩栩生机,而水要想循环起来就必须依靠绿色植物,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就是《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观看图片,聆听教师讲解,理解十九大“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第一张ppt
利用习总书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引出为什么要研究绿色植物
第二张ppt
本节课的课题
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要参与到水循环中就必须通过自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蒸腾作用、
为了测定蒸腾作用老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请你从这张图片来这个对照试验的变量是什么?
在太阳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请你来看出现了什么现象?
袋子里水珠是哪里来的?
瓶子中的水去了哪里?
水分又是以什么形式散失出去的呢?
植物体将水分以气得形式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就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
变量:叶片
同学发现:袋子上有水珠;
瓶子里的液面下降。
瓶子里的水不可能蒸发(因为水面有油)唯一的途径就是水进入了植物体内,然后通过植物体散失到植物体外;
水蒸气的形式
通过展示“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前后实验的照片,得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器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观察植物叶片上的结构气孔
引导学生观看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实验视屏:
(回顾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指导学生对应图片认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下表皮的实验现象
设计两个对照试验,
1、探究新鲜叶片和萎焉叶片与气孔张闭的关系
2、上下叶片气孔数量的关系
不规则形状—叶表皮实验
两个半月形的结构---保卫细胞
保卫细胞中间的孔---气孔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完善答案
实验视屏播放,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思维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追求真知的精神
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蒸腾作用产生的气体是从叶片上的气孔结构出去的,初步形成了一个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气孔开闭的原理
观看气孔开闭的过程,请你总结在什么时候气孔处于打开状态,什么时候气孔处于关闭状态?
(内壁厚于外壁,内壁的弯曲程度要小于外壁)
保卫细胞吸水的时候气孔打开
保卫细胞失水的时候气孔关闭
气孔开闭过程图片展示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蒸腾作用的过程
蒸腾作用的水分是如何在植物体内由土壤中到达空气中,请你通过flash动画来观察:
水分—根毛—导管—叶肉—气孔
通过蒸腾作用动画的演示,使蒸腾作用抽象的过程形象化,使微观世界变得宏观起来了。
蒸腾作用对于植物自身的意义
了解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后我们来看一下一株植物在它的一生这么多水分都被散失了,蒸腾作用是不是一种浪费呢?
蒸腾作用对于植物自身有什么作用呢?
炎炎夏日植物为什么不会被晒伤?(酒精涂在手上的感觉)
水所以水分向上的这个动力就只我们的植物的蒸腾作用来提供,同时水分在上升的过程中又会携带一些无机盐供各个部分使用。
蒸腾作用;不是一种浪费
(凉凉的感觉)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
学生思考“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与“蒸腾作用为什么能使水往高处流”的矛盾?
ppt展示玉米的一生中所需要的水分,以及水分的去向,以问题引领内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实例和“夏天,泼水在身上后,凉快的原因”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的温度
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除此之外,植物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请你根据flash动画来总结水是如何在自然界中循环:
水如何在海洋中循环的?
陆地上的水循环?
3、植物吸收的水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大气中?又通过什么方式返回地面?
因此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参与了水循环而且促进了水的循环
利用“测定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的选择来考察学生
是否理解蒸腾与蒸发的区别
每一个植物就相当于一个小水库,我们人类砍伐一颗树木,就是破坏一个水库,长期这样破坏下去,我们的生物圈必定收到很大的破坏,回报我们的也将是无尽的灾难,所以大家从现在就开就应该保护每一棵树,节约用水,为我们的自然界作出我们最大的贡献。(贯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海洋上的水循环:
降雨-----水分蒸发
陆地上的水循环:
降雨----土地-----植物的蒸腾----空气中
蒸腾作用;
降雨的形式。
增加环境的湿度,降低环境的温度。
学生迅速思考后回答问题。
有误,其他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补充。
学生欣赏图片
水循环形象图片展示
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蒸腾与蒸发的区别
资料ppt展示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伟大贡献,激发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怀。
老花农的问题
请你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知识来解决老花农的问题:
春天有很多植物要分盆移栽,有一些移栽后不久就萎蔫死亡了。怎么才能提高成活率呢?
2、前些天政府来我们这儿征集树苗,要治理沙漠。我选什么样的树种好呢!
3、谢谢大家的好主意,让我来找个凉快的地方休息一下。找哪里好呢?为什么?
小组讨论,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小组适时补充
1、修剪部分枝叶,
降低蒸腾作用
2、选择不易散失水分的、
蒸腾作用弱的树种
3、大树下面好乘凉,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而且增加了温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同时帮学生从小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课后小练
1.蒸腾作用发生的主要部位是 A. 根、茎、叶 B. 叶C. 所有器官 D. 花、果实、种子
2.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是( )
A.气孔B.叶片 C.保卫细胞D.根毛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
(2)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3)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
学生集体回答
B
C



检测本节学生的掌握情况。
让已经掌握的同学带动还没有完全理解与掌握的同学。
课堂小结

教师展示概念图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带有问题的概念图,回顾本节知识
利用概念图,使学生脑海中的知识系统化。
十二、教学反思
在讲解本节课时存在着一些优秀的地方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下面就将这一节课作一反思:
蒸腾作用为主线:本节课一直是围绕蒸腾作用来完成的,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蒸腾作用,再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了解蒸腾作用它的存在对于植物自身的重要作用,然后根据图示的形式让学生体会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的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很有调理,让学生一看就可以将整堂课连贯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有助于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图片和flash动画的形式,贯穿三位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时多媒体课件少而精,充分为教学和学生服务。利用视频展示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本节课本人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构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解决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如,为何大树底下好乘凉?选择何种树种用于治理沙漠?如何更有效的分栽植物?使学习的知识很快的学以致用。很好地将本节课的内容掌握。
情景教学的深入:本节课多处采用了情景教学的方式,如:在讲解蒸腾作用对于自身的意义时,让学生真实的体会水涂抹在手臂上的感觉,,以及最后解决老花农的问题,度采用了创设情景,真实体验的方法,让学生真实的体会,设身处地的思考,非常有助于问题的理解以及问题的解决。
演示实验图片的利用:本节课在讲解蒸腾作用的时候,利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展示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中来观察蒸腾作用,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同时加深了他们的记忆。
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有些小的问题设置不当,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不是很精确;探究实验可以更开放,科学原理的概括要精炼、准确。学生的评价上要多元化。
本节课测不足之处还在于没有很好地利用电子白板,没有发挥它最大的用处。没有以纸质的形式反馈本节课的学生掌握情况,只有一些多媒体的展示出一些问题,但没有涉及到每个学生,不能够了解所有学生的掌握情况。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乳山市畅园学校
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