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共48张PPT)+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共48张PPT)+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9 12:43: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 3 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二)学习目标
1、了解西欧的庄园制、封君封臣制、农奴制,认识西欧封建制的特点
2、了解11世纪西欧城市的自治及王权加强,认识欧洲社会的发展
3、了解基督教在西欧的地位和影响,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俄罗斯的兴起及发展历程,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
二、知识梳理
(一)西欧封建庄园
1、形成背景
建立在 罗马帝国 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之上。
2、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封君封臣 制度、 庄园 与 农奴 制度
(1)封君封臣制度
①背景:社会动荡和 自然经济 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 封土 联系在一起。
②内容: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 授予土地者 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 服兵役 。由于土地被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实际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 司法 、 行政 和 经济 等各种权力。
③影响:
国王和皇帝 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形成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 独立行使权力 ,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分裂割据局面。
(2)庄园与农奴
地位:中古西欧基本的 农业经济组织
概况:
土地 类型 经营管理者 权利及义务
领主自营地 领主 ①提供 农民土地 ②直接经营领主自营地 ③主持 庄园法庭 ,审理庄园案件,维护庄园秩序
农民份地 自由农 份地 自耕农 ①交纳地租, 服劳役 ②法律上自由
农奴 份地 农奴 ①耕种领主自营地,收入归领主②法律上 非自由人 ,被固着于土地上③自备工具为领主服劳役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1、中古西欧的王权
(1)王权的地位: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 王权 的衰弱,也孕育着 统一 的力量。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国王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法理上拥有 高于一般封臣 的权力。
(2)王权的强大
①法国:从 11世纪 开始,法国国王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击败各地封建主,基本完成了 法兰西 的统一
②英国:自11世纪中后期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
③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形成
2、中古西欧的教会
①地位: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举足轻重
②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并向教徒征收 十一税
③政治: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 等级制度
④思想:控制着人们的 精神生活 。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他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要接受教会的指导
3、中古西欧的城市
(1)原因:随着欧洲社会走向 稳定 ;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
(2)特点: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 手工业者 和 商人 ,以工商业作为谋生手段
(3)城市自治斗争:
手段: 金钱赎买 或 武装暴动
影响: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 大学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 王权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 统一事业 。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1、拜占庭帝国
(1)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罗马帝国东部 逐渐演变为拜占庭帝国
(2)鼎盛:6世纪, 查士丁尼在位 时,拜占庭一度 扩张 ,先后占领 北非 和 意大利 等地。他在位期间编订的《 查士丁尼法典 》,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 罗马民法大权 》。
(3)灭亡:1453 年,拜占庭首都 君士坦丁堡 被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攻陷,帝国灭亡。
2、俄罗斯帝国
(1)9世纪:发端于 基辅罗斯 ,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一度成为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2)13世纪:被 蒙古 征服,成为 金帐汗国 的臣属。
(3)16世纪初:建立起以 莫斯科 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4)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 沙皇
①对内:颁布 新法典 ,改组 中央机关 ,镇压 大贵族 ,巩固和强化了 中央集权
②对外继续扩张。
(5)17世纪末:俄罗斯已经将疆界推进到 太平洋 ,成为地跨 欧亚 两洲的庞大帝国。
三、课堂小结

四、随堂练习
1、公元476年,日尔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一系列王国,西欧( )
A.开始大规模对外扩张 B.与中国同时封君封臣
C.开始以基督教为国教 D.逐渐走上封建化道路
【答案】D
【解析】这一时期,西欧开始建国,进行内部调整,通过封君封臣封土建立庄园,实行农奴制,逐渐走上封建化道路,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476年,中国是南北朝时期,B项错误;4世纪罗马帝国开始以基督教为国教,C项错误
2、对罗马天主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B.教皇必须服从国王领导
C.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D.是欧洲最大的封建领主
【答案】B
【解析】天主教在西欧有显赫的地位,政治上不仅控制西欧各地教会,还控制各地世俗王权,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思想上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放A、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放选B项。
3、“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 )
①是西欧封建经济发展的产物 ②会为争取城市自治而斗争
③由原来的政治中心发展而来 ④是打破西欧封建制的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西欧这些城市是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并非由原来的政治中心发展而来,③错误;①②④均与史实相符,故选C项。
4、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453:君于坦丁堡的陷落》一书,在大量西方同类专著中,结构清晰,考据严谨,文笔典雅,篇幅适中,已成为此领域备受推崇的权威著作之一。下列对君士坦丁堡陷落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B.连年战争导致国力衰弱安当
C.内部政权导致混乱 D.奥斯曼土耳其策略得当
【答案】A
【解析】A项是结果,不是原因,放选A项。B、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5、在伊凡四世加冕的时候,他被总主教称为上帝挑选的在地上替天行道的神圣沙皇。他还被抬到了“宇宙的统治者,神权的庇护者,备受尊崇和膜拜的上帝”的地位。这说明( )
A.教权高于王权一 B.君主专制政权建立
C.伊凡四世残暴 D.俄国统治了全欧洲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神圣沙皇”是“宇宙的统治者,神权的庇护者,备受尊亲和膜拜的上帝”可知,A项错误,B项正确。C项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回北部的毛仿中心狼成是建在大主戈德里领地内的新兴城市。12世纪初,该城的居民先向国王和大主教交纳了巨额赎金,获得了自治证书;但几年之后,大主教企图得到更多的赎金,宣布取消城市自治权,被激怒的市民愤而举行武装起义,杀死了大主教。琅城市民通过起义最终争取到“自由城市”的地位,这在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的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中具有典型性。
材料二 随着中世纪欧洲城市经济社会的线展,各个管理机构、服务机构日益增多,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并专业化,城市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投身城市发展,大学满足了城市的发展需要,培养了大量各类人才如医生、律师、文员等。此外,中世纪大学作为相对民主公平的教育机构,为市民开辟了跻身上流社会的通道。市民阶级的出身主要是农民和农奴,城市赋予他们全新自由的身份,当他们不再为衣食担忧时,就开始思考追求更高的政治地位,大学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改变命运提升社会地位的渠道。
材料三 法国北部瓦西安城市民和的规定:凡往来瓦朗西安集市的商人及其货物,均不得受到侵犯……凡违此条者(包括骑士在内),经两名瓦朗西安市民指证,应对受害商人作出赔偿,另缴纳60先令罚金……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请回答:
(1)概括西欧中世纪城市取得自治权途径。
缴纳赎金和武装起义
(2)概述欧洲中世纪城市与大学的关系。
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大学教育应运而生。大学的民主公平及专业教育,提升了市民的政治文化素养,又推动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3)史料三反映了中古城市发展的哪些影响?
推动城市商业法律的发展,提升了商人的社会地位;瓦解了封建制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48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统编版教材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
2、认识这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中古时期
476年
西罗马
帝国灭亡
文艺复兴
(14-17C)
“中古时期”
欧洲封建社会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
东欧

封建制特征
封建制发展

封君封臣
庄园农奴

背景
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在任何中世纪语言中都没有与封建主义这一现代术语对应的词语,但是有一个中世纪拉丁词语 feudum ,意思是封土( fief) ,由它这里派生出现代术语"封建主义"。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 《西欧中世纪史》

“一块封土典型意义上就是从领主处持有的地产,作为一种特别服役、尤其是军事服役的回报。”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 《西欧中世纪史》
“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
东欧

封建制特征
封建制发展

封君封臣
庄园农奴

背景
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内容
封君
封臣
授予土地者
领取土地者

土地
司法
行政
经济

效忠
兵役
封土

统治阶级

权力独立
分裂割据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
东欧

封建制特征
封建制发展

封君封臣
庄园农奴

背景
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内容
影响
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封建制的异同
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土地 类型 经营管理者 权利及义务



西欧封建庄园经济的内容
领主
自营地
领主
①提供农民土地
②直接经营领主自营地
③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案件,维护庄园秩序
土地 类型 经营管理者 权利及义务



西欧封建庄园经济的内容
领主
自营地
领主
①提供农民土地
②直接经营领主自营地
③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案件,维护庄园秩序
农民份地
自由农份地
农奴份地
自由农
农奴
①交纳地租,服劳役
②法律上自由
①耕种领主自营地,收入归领主
②法律上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
③自备工具为领主服劳役
农奴与奴隶的区别
奴隶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生产者。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被奴隶主当作“会说话的工具”和私有财产。任意买卖、屠杀。
农奴是封建农奴制下深受剥削和压迫的农业生产者。占有少量劳动工具,隶属于农奴主。可以连同土地被买卖,抵押或转让。世世代代被束缚于农奴主的土地强制劳动。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
东欧

封建制特征
封建制发展

封君封臣
庄园农奴
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十一世纪的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使得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
形成王权、教会、城市三元结构
布罗代尔说:“11、12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它
的青春期”。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
东欧

封建制特征
封建制发展

王权
基督教会
城市

趋势
衰落

强大
表现
法国
15世纪,基本完成法兰西统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
东欧

封建制特征
封建制发展

王权
基督教会
城市

趋势
衰落

强大
表现
法国
15世纪,基本完成法兰西统一
英国
诺曼征服后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
西班牙、葡萄牙形成

形成强大的王权,孕育统一力量,逐步走向统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
东欧

封建制特征
封建制发展

王权
基督教会
城市

趋势
衰落

强大
表现
法国
15世纪,基本完成法兰西统一
英国
诺曼征服后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
西班牙、葡萄牙形成


经济上
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的土地,并向信徒征收十一税
政治上
形成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思想上
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中古时期西欧基督教徒一生与基督教会的关系
出生后首先在神父的主持下接受洗礼
结婚时在教堂由神父主持婚礼
临终,为了灵魂升天堂,请神父主持涂香油仪式,死后的葬礼也在教堂举行,葬礼结束后,死者直接埋入教堂附属的墓地
中古西欧封建社会是二元社会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与以基督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互相依存,共同维护封建秩序。王权与教权既依存又斗争。
公元800年,罗马教皇为
查理举行皇帝加冕礼。
497年
洛维接受洗礼
教权与王权—既勾结又抗争
政教
合作
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而这位教皇出身于皮鞋手工制作之家,这就是"卡诺莎之辱"。此后,"卡诺莎之辱"在西方世界成为屈辱投降的代名词。
卡诺莎之辱
政教冲突
教权与王权—既勾结又抗争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
东欧

封建制特征
封建制发展

王权
基督教会
城市

趋势
衰落

强大
表现
法国
15世纪,基本完成法兰西统一
英国
诺曼征服后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
西班牙、葡萄牙形成


经济上
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的土地,并向信徒征收十一税
政治上
形成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思想上
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城市兴起
城市自治

时间
10—11世纪
起因
封建经济的发展
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


方式
金钱赎买和武装暴动
影响

①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
②兴办大学,培养人才
③促进国王的统一事业
中世纪城市中的交易
中世纪西欧城市
中世纪西欧的大学
封建沙海中的绿洲
——中世纪的城市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曾使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恰恰因为它们再从头开始,而且处于政治上支离破碎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的结构中,所以自治市的自由民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它任何地区所没有的”。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
东欧

拜占庭
俄罗斯

建立
西罗马帝国灭亡 君士坦丁堡
鼎盛
6世纪,查士丁尼法典与罗马法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
东欧

拜占庭
俄罗斯

建立
西罗马帝国灭亡 君士坦丁堡
鼎盛
6世纪,查士丁尼法典与罗马法
5—7世纪拜占庭帝国版图的变化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
东欧

拜占庭
俄罗斯

建立
西罗马帝国灭亡 君士坦丁堡
鼎盛
6世纪,查士丁尼法典与罗马法
灭亡
1453年 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
1444年的拜占庭帝国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
东欧

拜占庭
俄罗斯

建立
西罗马帝国灭亡 君士坦丁堡
鼎盛
6世纪,查士丁尼法典与罗马法
灭亡
1453年 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

发端
基辅罗斯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
东欧

拜占庭
俄罗斯

建立
西罗马帝国灭亡 君士坦丁堡
鼎盛
6世纪,查士丁尼法典与罗马法
灭亡
1453年 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

发端
基辅罗斯
被蒙古攻陷
1240年
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
东欧

拜占庭
俄罗斯

建立
西罗马帝国灭亡 君士坦丁堡
鼎盛
6世纪,查士丁尼法典与罗马法
灭亡
1453年 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

发端
基辅罗斯
被蒙古攻陷
1240年
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沙皇俄国的诞生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称帝,进行改革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
东欧

拜占庭
俄罗斯

建立
西罗马帝国灭亡 君士坦丁堡
鼎盛
6世纪,查士丁尼法典与罗马法
灭亡
1453年 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

发端
基辅罗斯
被蒙古攻陷
1240年
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沙皇俄国的诞生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称帝,进行改革
对外扩张
17世纪末,俄罗斯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 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