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6 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及条件,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必然性
2、利用图文材料,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及相关航线的开辟,增进历史时空观念
3、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体会全球海路大通的意义
4、了解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探险经历,感受新航路探索过程中的人文精神
二、知识梳理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动因
(1)经济因素:15世纪以来,随着庄园制度解体,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对新市场的开拓意愿日益迫切。
(2)社会因素:《马可·波罗行纪》中有关中国的描述,促使西欧掀起寻金热潮。
(3)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的建立后,东西贸易的通道受其控制,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4)宗教因素: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2、条件
(1)经验总结: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相信大地是球状,有关季风和洋流等地理知识日益丰富,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远航
(2)技术条件:航海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
(3)政治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 航海家 支持国 到达地 意义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绕过亚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 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绕道非洲到达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
1519—1522年 麦哲伦 西班牙 绕过南美洲,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后被杀;其同伴们回到西班牙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1、航路
区域 时间 国籍 航海家 成果
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 1497年 英国 卡伯特父子 发现了纽芬兰岛
16世纪 法国 卡蒂埃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荷兰 巴伦支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
17世纪初 英国 哈德逊 探索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俄罗斯 在北大西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路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南半球 1578年 英国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段的合恩角
1642—1643年 荷兰 塔斯曼 环航澳大利亚是,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2、意义
这些航海探险,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三、课堂小结
四、随堂练习
1、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葡两国王室的大力支持是西、葡两国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的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西葡两国也就成为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A项符合题意:“地理位置优越”和“金银需求量大”都不是西、葡两国的独特条件,排除B、D两项;在15世纪,西、葡两国的商业资本不如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发达,排除C项。
2、1992年,许多国家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纷纷举行500周年纪念活动,但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标语:“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与该纪念活动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 B.迪亚土到达好望角
C.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D.麦哲伦环球航行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信息,再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航行到美洲,他以为这里就是印度,于是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意思是印度居民,故C项符合题意;郑和、迪亚士均未到达美洲,排除A、B两项:1519年,麦晢伦开始环球航行,与材料中的信息“1992年,许多国家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纷纷举行500周年纪念活动”不相符,排除D项。
3、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答案】B
【解析】材料“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反映了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故选B项;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宗教只是新航路开辟的借口,故A页错误;C、D两项表述错误,排除
4、1494年6月7日,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里斯本郊外的一个小镇签署条约:在地球上画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为二。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与“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有关有航海家是( )
A.麦哲伦 B.迪亚士 C.达?伽马 D.哥伦布
【答案】D
【解析】“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指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开辟了从欧洲向西到达美洲的新航路,故D项正确;在西班牙支持下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在葡萄牙支持下迪亚土开辟了从欧洲到非洲南端好望角的新航路,在葡萄牙支持下达?伽马开辟了从欧洲经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路,A、B、C三项与“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无关,排除。
5、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16世纪,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这些海上探险( )
A.拓展了欧洲人对地球的认知 B.形成了大西洋“三角贸易”商业圈
C.最早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D.推动了股份合资企业的广泛建立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所述的这些航海探险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很に故A项正确,材料中所述内容与“三角贸易”无直接联系,故排除B项;最早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的是达?伽马,故C项错误:股份合资企业的广泛建立与材料中所述内容无直接联系,故排除D项。
6、阅读下列材料:
史 料一 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带着3艘帆船,80余名船员和西班牙国王送给中国皇帝与印度君主的国书出发了。哥伦布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一直向西航行一定能到达东方。
——江乐兴《一本让你爱不释手的欧洲简史》
史料二 15世纪,欧洲人已经能够制造造于在大海里航行的多桅快速的大型帆船,从中国传来的罗盘针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航海事业。而且,当时葡萄牙制造的帆船,船帆多,吃水浅,可连续航行几千里,在礁石间仍能穿梭行驶,逆风也能航行。
——杨风霞《新航路开辟成因浅析》
史料三 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
——[意]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
请回答:
(1) 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哥伦布远航的条件及其目的地
条件:西班牙王室的支持、地圆学说的流行。
目的地:东方(亚洲)。
(2) 根据史料二,概括欧洲航海业发展情况,指出其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发展情况:出现能适应复杂航海条件的船只;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影响: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
(3) 根据史料三,概括哥伦布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传播天主教;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发展商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7张PPT)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
2、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全球航路的开辟
动因和条件
过程
其他航路的开辟
动因
条件
材料一 中世纪(约5世纪一约15世纪)的骑士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二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金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标志,金银成为普遍的交换的手段。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大增”。“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恩格斯
????????????????????????????????????????????????
15世纪,西欧庄园经济解体
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对黄金等贵金属需求量增大
《马克 ·波罗行纪》的描绘,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掀起海上探险的热潮
15世纪中叶奥斯曼王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小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周世良、吴于廑《世界通史·中古部分》
当时东西方的贸易主要经过三条传统的商路……但是这主条商路均以东地中海为出发点,经过意大利商人和阿拉伯等东方商人的多次转手,而且途中次经关卡征税并百般刁难,东方商品运抵西欧时价格上深数倍。——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传统的东西方商路被奥斯曼帝国阻断,西欧各国迫切徐亚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全球航路的开辟
动因和条件
过程
其他航路的开辟
动因
条件
经济根源
15世纪,西欧庄园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对黄金等贵金属的需求量增大
社会根源
《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掀起一股到东方的寻金热
直接原因
传统东西方商路受阻,不得不开辟新的航线
新航路开辟的宗教因素
——传播基督教
全球航路的开辟
动因和条件
过程
其他航路的开辟
动因
条件
经济根源
15世纪,西欧庄园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对黄金等贵金属的需求量增大
社会根源
《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掀起一股到东方的寻金热
直接原因
传统东西方商路受阻,不得不开辟新的航线
宗教原因
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全球航路的开辟
动因和条件
过程
其他航路的开辟
动因
条件
经济根源
15世纪,西欧庄园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对黄金等贵金属的需求量增大
社会根源
《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掀起一股到东方的寻金热
直接原因
传统东西方商路受阻,不得不开辟新的航线
宗教原因
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经验积累
大地是球状的
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航行
材料:古代希腊地理学家早已提出地圆学说。早在公元前3世纪,埃拉斯托塞尼斯就认为地球是圆的,公元2世纪的天文学家托勒密也提出地圆说。他们都推算过地球的周长。1410年左右,托勒密的《地理学》被译成拉丁文,地圆说因此流传更广。……但是在许多人想来,地球还是有边缘,有尽头的。
全球航路的开辟
动因和条件
过程
其他航路的开辟
动因
条件
经济根源
15世纪,西欧庄园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对黄金等贵金属的需求量增大
社会根源
《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掀起一股到东方的寻金热
直接原因
传统东西方商路受阻,不得不开辟新的航线
宗教原因
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经验积累
大地是球状的
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航行
技术提高
航海造船技术:指南针和星盘的运用
在伊比利亚半岛,历时8个世纪之久的再征服运动到5世纪逐渐结束。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完成了政治统一进程,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具有相当雄厚的物质力量和必要的组织能力。封建国家为了扩大贸易,增加财源,进而发动海外掠夺,对开辟新航路子以必要的支持,提供了重要条件。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全球航路的开辟
动因和条件
过程
其他航路的开辟
动因
条件
经济根源
15世纪,西欧庄园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对黄金等贵金属的需求量增大
社会根源
《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掀起一股到东方的寻金热
直接原因
传统东西方商路受阻,不得不开辟新的航线
宗教原因
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经验积累
大地是球状的
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航行
技术提高
航海造船技术:指南针和星盘的运用
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政治条件
全球航路的开辟
动因和条件
过程
其他航路的开辟
1492-1493年
1487-1488年
1498年
1519-1522年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好望角
南美洲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一个中心
两个方向
两条
航线
四个人物
欧洲
东
西
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
西欧—美洲—亚洲—西欧
哥伦布、麦哲伦
迪亚士、达·伽马
全球航路的开辟
动因和条件
过程
其他航路的开辟
时间 支持国 航海家 航海活动
1497年 英国 卡伯特
父子 “发现”了纽芬兰岛
16世纪 法国 卡蒂埃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16世纪 荷兰 巴伦支 航行至北冰洋地区
17世纪初 荷兰 哈得逊 经北冰洋通向亚洲航路
17世纪初 俄罗斯 / 北太平洋到北冰洋航线
(1)北线:北冰洋
其他航线
时间 支持国 航海家 航海活动
1578年 英国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合恩角
1642-
1643 荷兰 塔斯曼 到达新西兰和
塔斯马尼亚岛
18世纪 英国 库克 “发现”南大西洋、南
太平洋岛屿
(2)南线:南太平洋
材料 库克的航行完全出于兴趣,既不是为了贸易,也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满足对科学的好奇心。而且,这些旅行相当具有地理学方面的意义。
——约瑟夫·雅各布斯《地理大发现的故事》
全球航路的开辟
动因和条件
过程
其他航路的开辟
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
在主要航线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
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比较项 郑和下西洋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不同点 目的
性质
影响 经济
政治
相同点
扬国威于海外,以朝贡贸易推动中外交流
海外寻金;打破商路封锁;传播宗教
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
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
海外殖民
七次远航使国力不堪重负,被迫中止,后续航海业发展衰落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市场也初现雏形;航海业后续发展蒸蒸日上
促进了东南亚的繁荣与稳定,增高了明朝的影响力
掀起了殖民热潮,对亚非美地区人民造成严重伤害
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