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7 11:1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描述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建构概念:抗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在泡泡里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对有些人来说,这是指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得州小男孩大卫威特,就真的住在一个塑料泡泡里。1971年出生的他患有重症综合性免疫缺陷(SCID),不得不生活在一个特别制作的无菌塑料泡泡里,从刚出生一直生活到12岁去世。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病原体,就说我们的手吧,看着很干净,但是你知道么?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80万个细菌,我们时刻都和病原体“紧密接触”,为什么大多数人还能够保持健康的状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免疫和计划免疫》,来揭开人体免疫的秘密。
【设计意图】从实际出发,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引发思考——人体是怎样抵抗病原体入侵的?自然导入本课内容的学习。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导航。
模块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一)我来展示
学生依据动画和图片,上台展示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基础知识预习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预习展示并结合播放动态图,使学生认识复杂且微观的生理现象:当病原体入侵人体后,体液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病毒失活;吞噬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细菌、衰老的细胞等,将其消化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很容易认识到“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二)探究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有关的日常生活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观察和资料分析,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依据自己的观察、思考和生活中的经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第三道防线
现场采访得过水痘的同学,提出问题:得了水痘基本不需要吃药打针就能康复,这是为什么呢?
抗体结合抗原
学生观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动画以及人体对抗病毒的视频,并描述出病毒被消灭的过程,自己构建知识图解。
学生描述并理解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总结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设计意图】学生大部分得过水痘,感受深刻,通过课堂调查知道水痘不需要治疗就能治愈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借助动画、录像,使学生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不仅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养成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⑵抗体存留在体内
质疑:为什么人体一般只得一次水痘,而不容易得第二次?依靠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
(3)抗体的针对性
情境设疑:采访得过水痘又得过腮腺炎的同学。问:得过水痘后,体内产生了抗体,怎么还会得腮腺炎?
模拟表演体验,加深对人体第三道防线及特异性免疫的理解。
几位同学分别饰演水痘病毒、水痘抗体、腮腺炎病毒、吞噬细胞,水痘抗体捉住水痘病毒,吞噬细胞将水痘病毒消灭,腮腺炎病毒却平安无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继而在模拟表演中把问题形象化,学生相互探讨后最终明确第三道防线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特点。
(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环节的铺垫,学生很容易总结出人体前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其特点是“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钟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很轻松的总结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利用表格在几个关键点上加以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认识。
模块二:免疫的功能
分析资料,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描述免疫的三个功能。
【设计意图】借助现代免疫实验的成果,让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资料分析和思维能力,而且资料和卡通图片的展示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免疫的辩证认识
(1)对尿毒症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肾脏移植,但临床上移植后却很难成活,从免疫的角度分析,这是什么原因?
(2)有人会对一些花粉、食物、药物产生过敏反应,这是什么原因呢?
讨论思考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对一个问题要辩证看待的思想。
我来总结
绘制完善思维导图,构建本课知识网络
2、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使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有一个总结回顾,构建本课知识网络,培养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
如何提高免疫力并结束本课
学生谈提高免疫力的做法,伴随音乐阅读提高免疫力的资料,增强对自己免疫的自觉性。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免疫系统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形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通过谈话和资料介绍,给学生以切实的指导,增强学生提高自身免疫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