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 课后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 课后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08 10:1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春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 课后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能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碳酸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氧化铜 D.锌粒
2.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 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3.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2NaOH+SO3=Na2SO4+H2O B.CO2+2KOH=K2CO3+H2O
C.NaOH+HCl=NaCl+H2O D.NaHCO3+HCl=NaCl+H2O+CO2↑
4.向盛有酚酞和烧碱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溶液 B.锌粒
C.紫色石蕊溶液 D.碳酸钠溶液
5.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7.一定温度下,向含有适量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点时溶液呈无色 B.N点时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N点时溶液的pH最大 D.P点时,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8.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9.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都用到了盐酸。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 产生。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 (填序号)。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2)用盐酸按照下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Cu片,产生气泡
10.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一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了探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科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图甲中,需要插入__________(填器材),通过测量__________来判断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2)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评判标准是:_____。
(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乙所示,由此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是_____(选 填“吸热”或“放热”)
(4)实验过程中,测得某时溶液的温度是 32℃,则 a、b 两点的溶液中,相同的成分是_____(不包 括酚酞)。
12.某同学在参加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考察了一家化工厂的污水处理情况。该同学在考察过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资料:
(1)该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主要成分是盐酸,提取未经处理的污水水样,测得pH=3;
(2)处理污水步骤之一是:污水进入中和池进行中和处理,所用的原料是较经济的石灰水;
(3)提取经过处理后可排放的水样,测得pH在7.0左右。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该同学的这种考察属于_________(直接/间接)调查
(2)要测出污水的酸碱度,可选用下列_________方法测。
A 酚酞指示剂检验 B pH试纸 C 紫色石蕊试液检验
(3)已知污水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0.00365%。假设中和池中有污水,如果污水中其他物质均不与反应,至少需要_________千克才能将污水中的盐酸完全中和?
(4)根据以前的学习及通过完成该题,请你写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3.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反应是否发生,丽丽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玻璃棒在实验中的作用及目的_____。
(3)当观察到烧杯中溶液颜色_____时,说明酸碱恰好中和反应。
(4)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力程式_____。
(5)仿照填写下用圆圈内的空白,其反应的实质是_____。

(6)若将50g质量分数7.3%的稀盐酸与50g质量分数8%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后,反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
(7)酸、碱,盐水溶液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水中溶解时能产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个过程叫做电离。试着写出氢氧化钠的电离方程式_____。
(8)下列关于该实验方案中,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序号是_____。
A 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测得溶液的pH逐渐减小,最终小于7
B 用温度计测量氢氧化钠溶液在滴加稀盐酸前与后的温度,发现其明显上升
C 蒸发反应后所得的无色溶液得到白色的固体
D 向一定量NaOH溶液被中滴加稀盐酸、再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答案
1.B 2.A 3.C 4.A 5.B 6.C 7.B 8.D
9.(1)白雾 A(2)HCl+NaOH=NaCl+H2O 溶液红色褪去 B
10.NaOH(或氢氧化钠) NaOH +HCl=NaCl+H2O 不能 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均显无色
11.温度计 温度变化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放热 氯化钠
12.直接 B 37 和结合生成水
13.滴瓶 烧杯 搅拌,加速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使反应更充分 刚好变为无色 H+与OH-结合生成H2O的过程 5.85% NaOH=Na++OH- AB